我刚才在底下听主持人介绍我的时候,心中略有点儿发笑,因为你们所听到、所看到的作家这个形象,很有可能是在传播意义上或者是说在出版意义上的。其实在公共场合所出现的作家,我个人觉得只是作家写作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作家百分之八十的时间会处在两种焦虑状态:一个焦虑状态是因为没有找到好的灵感或者是好的写作素材,觉得自己很无能,一无用处;还有另外一个焦虑是好不容易老天爷开眼,有了灵感降临,开始写作了,可是整个写作过程中叉被这种寻找词语、寻找段落、寻找风格、寻找结构这种寻而不得,或者是说即便得到了,其实现度和完成度又非常的乏善可陈,他不得不对自己的才华感到失望和愤怒。所以我觉得作家起码有百分之八十的时间是这样的,其中一半即百分之四十处于没有灵感的焦虑,另一半百分之四十是属于有灵感、但对于灵感没有处理好的焦虑。还有百分之二十、甚至要再少一些,这才是你们所看到的,出现在公共场合或者是说签名售书,演讲,阐述自己的写作,回答公众认为作家应该回答的問题。他们有的时候会问作家,你怎么看待网红?怎么看待碎片化阅读?怎么看待这个社会的啃老族?怎么看待某某新闻事件——好像作家可以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
其实,作家哪儿有那么能干呢。我所认识的大部分作家,我觉得都不是一个可以解答全部疑问的“全科医生”那样的人,实际上,作家本身就是一个自己怀有问题,得不到解决而以写作来迂解的人。我以前看过一部电影《逃离德黑兰》,里面有个间谍,在谈他这个职业时,他给自己打了一个比方:你知道我是干什么的?我就像矿工,我在矿下劳作时,满手都是黑的,但到了地面上的时候,即使我以为我把手洗干净了,但是我知道我的手指缝里面还有黑的煤残留着。我永远洗不干净自己。我觉得作家也是这样的,写作这件事,是他指甲缝里永远洗不去的胎记式的伴随。
作家似乎过着雷同的时光,休息和工作是没有什么区分的。星期一到星期五,像你们要跑教室、写作业,作家在星期一到星期五可能待在书房里对着电脑,看着窗外发一会儿呆,在浏览网站,泡一杯茶,或者翻两本小说,看一部短剧,很像人们的休闲时光,他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方式在工作。然后到了假期、周末这样的休息时间,大家都在喝茶喝酒、看风景、发呆,作家也是在做上述所有的事情,但他实际上真的获得了休息吗?在这样的时刻,在他的心里,总还是有一个很警惕的小人儿在站岗,甚至有可能是很鄙视地站在不远处在瞧着这一切,在怀疑这是否就是生活的真实,又或者在质疑自己,到底有没有资格和大家一起吃喝玩乐?看看,这就是写作者,他貌似休息,可他可能比工作的时候还要不安和软弱,永远是处于一种精神的备战状态。
所以,我在想作家可能是一个自带悲剧因子的生物,因为他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最起码我个人是这种感受——是受灵感所奴役,决定生存感与愉悦度的是灵感,而不是别的。
有的时候作家们开笔会私下里聊天,听上去像病友交流,谈的是你最近头发全白了,有的是我没白,但我掉得差不多了;或者谈你最近失眠怎么样,大家互相交换吃什么样的安眠药见效快,德国的好还是日本的好,最快的最少几步倒、恨不得能在浴缸里就睡着。有的是处方药,得托人开,有的一次只能开七粒等等。大家彼此记下药名,以备不时之需。也有的时候像很小的商人在交谈,比方说你的书有没有加印,看你做了很多的活动嘛。其实关于新书宣发做活动这件事,我个人从内心深处还是有些迷惑的。我和我的同行们,总像面包师一样站在台上,拿出我们刚刚烤出来的面包,给大家解释我用了多少的面粉、添加剂和糖烤了这么一个面包,所有人都听到了我做了一个面包,哦知道,然后可能随手翻翻掉头就走了,他们并不真的阅读这本新书、并不进入文本。我们比面包师惨多了,人们最终总还是会把他的面包买回去给吃了。我最近就是在各个城市与大学里做些活动,但说实话我心里总在想,比如说沈从文或者说里尔克,他们会不会做新书分享?他们做一个实心馒头,或捏一个菜包子,要不要跟人讲我是如何做了一个实心馒头或是如何捏了一个包子?
不过我现在已说服自己接受了这个过程,并把这部分内容作为一个作家的职业本分所在,因为我相信在所有等待阅读的作家和寻找作家的阅读者,其实彼此都处在迷雾之中,互相看不见对方,需要有人主动出来发出一声叫喊。作家必须打破他所谓的内向与矜持,要克服心理上的古老障碍,去往一些场合发出声音,也许会穿透迷雾,能找到那个正在想看这本书的人。我觉得写作者有这个义务,或者说是我们这个职业在这个时代里需要做一些调整。
考虑到下面可能会有对文学感兴趣或者是说对写作有一些幻想的同学,你们可能会想我将来要不要从事写作,或者是说把写作当成人生中很重要一个构成?所以我想探讨的第一个方面是:为什么非写不可?也就是说,某一个个体,和文学之间的必要程度到底是有多高?
我一般拿自己的经历做例子,虽然一个人总讲自己蛮可耻的,但分享自己确实是比较方便的事情。
起初,我和写作一点关系没有。我一开始学的是通信管理,我在江苏的乡下长大,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获得城市户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小时候成绩很好,这样讲我一点儿不脸红,我所在那个地级市是盐城,我中考成绩是全市第四名,但家里人出于各种实际的考虑,我原来填的志愿是高中,当时我爸爸连夜去帮我把志愿改成了中专,邮电学校,因为这件事我特别记恨,我是天蝎座,同样记恨家人,我认为这导致我这一辈子没有上成高中,更没有上成大学。我后来去了邮电学校,我第一件事就是查字典,我想看看我将来能不能做一个知识分子。当时《新华字典》上给的定义是:小中专以上的知识程度可以叫作知识分子。于是我知道,我只是一个小中专生,很勉强地算一个小知识分子,所以我上邮电学校的四年,一直在自学各种各样的课程,借我同学的高中教材过来看,有一种对课本知识的病态追求。然后我们同学之间互相写信,凡是同学寄来的信,尤其到了我上中专三年级,很多同学考上大学了,哪怕是一个很不怎么样的大学,但是只要看到“大学”那两个字,我都羡慕得眼睛都要出血了,他们能上大学,我居然是中专。一年之后我开始拿到工资了,第一个月工资八十四块钱,那八十四块钱拿在手上觉得非常羞耻,别人在课堂里学习,可是我居然在挣钱。我妈妈让我五十块钱存起来,剩下的零花,可我一分钱都不要,我觉得和金钱打交道特别可耻。当然是我最终还是按部就班、像所有和生活妥协的人一样开始工作,在邮局做营业员,卖邮票,拍电报,订报纸,我做大替班,所有柜台的业务我都会,确实也挺简单的。
1992年左右,我在邮局卖邮票的时候,经常会在柜台下面的抽屉里藏一本书偷偷看,讲实话,对前来办业务的人,并不是那么热情地在“为人民服务”。那天有个人跑到柜台边,轻轻地说,我想要买一张古人对弈图,我一听,不就是寄个信嘛,讲究啥,还古人对弈图。抬头一看,是苏童,我立刻认出了他。当时苏老师的一个作品《妻妾成群》已改成了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国际上特别火。南京城所有的电影院都有大海报。而且我当时也已看了苏童老师很多作品。但见到并认出他的那一刻,我心情很复杂,我没有表现出我对他的认识,只是很普通的、或者说态度比一般的时候还要冷淡地把邮票卖给他。因为我突然感到一种巨大的悲哀,我这么喜欢文学,可我这一辈子跟文学最近的距离,难道就是坐在邮局柜台下面卖一张邮票给苏童?2010年左右吧,当时出版商到南京来帮我做一本新书《此情无法投递》的发布,当时请了好几位作家帮我站台,我记得来了叶兆言、黄蓓佳老师等,苏童老师也来了。在那天的新书发布会上,我說苏童老师我好多年前就见过你。他当然完全不知情,发出了苏童式的天真无辜的笑。
老实讲,这个小故事我在多个场合讲过,因为经常被人问起,我发现人们好像挺喜欢这样的故事,听上去有点儿不知是励志还是什么——事实上我自己并不喜欢。那个阶段,我很不安于生活本身,很不快乐,没有方向感,那代表了我最早期的一个状态。
但不管怎么说,在邮局工作的那些年,确实有一些小事情,让我认真地考虑起来,也许我真的可能比较适合写作。
有一次,我做国际长话柜台,当时打国际长途电话,是老远的一个一个格子间,离柜台比较远的地方,无法监控到对方打多长时间,还是打哪里,所以得先交押金,五十块钱或者是一百块钱。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有人给我五十块钱押金,可最后我给了他一百块的回执,并最终依此来退钱给他,到晚上结账发现不对。1990年代初期五十块钱是很大的,大半个月的工资。后来带班师傅说我带着你去找他家。那时候人都很老实,按照业务单上留下地址居然还能找上门去。记得当时已经是烧晚饭的时间了,一开门就闻到了饭菜、酱咸菜的味道,还有不知道什么烧过头了的味道。那家里到处放着衬衣、鞋子、包什么,是一种被外人突然闯入、来不及收拾的场景。我记得我站在门口、踏半只脚进去,有种被这一场景所击打的强烈感觉,我只管由着我师傅跟对方交涉,心里非常无谓地想着,那五十块钱算什么啊,找不找得回来随他了。我只要有这一幕场景就好了。这里头,不知有什么东西,让我觉得很动人,很真实,但是又很悲哀,我也说不清楚。我觉得我很愿意、无数次地以不速之客的方式闯入别人的生活。当时我比较小,我十八岁开始工作,所以那个时候才二十一二岁。当时我其实也不是很明确我为什么这样痴迷这个闯入的瞬间,但印象之深,我到现在都记得,我记得我那样由衷地感到高兴,因为那五十块钱把我带到了这个地方。
企业里的团委,在那个时候,有一部分的工作是组织团员跳舞。那个时候很流行跳交谊舞,大学里也会有好几个舞厅,食堂一到周末就兼作舞场。为什么要组织团员跳舞呢,因为我们单位有很多的光棍、别的单位有很多单身姑娘,所以工会和团委常常会觉得有义务把他们给撮合在一起。我当时很投入的,把头发吹得翘起来,穿一红毛衣做舞会主持人。我记得舞曲一响、灯光开始变暗,我就走下台去,看他们下舞池去跳舞。我在边上非常欣慰、非常得意、想入非非地看着,你想啊,就因为我组织了这场舞会,让这些单身男和单身女得以偶然地结识了,他们手拉手在一起跳舞,大家都在出汗,很紧张,也很兴奋。可能有的人真的由此认识,有的交往三个月、三年,甚至是结为夫妻。这当中的偶然性和我作为旁观者的、某种程度上的参与和推动,难道不是很戏剧化吗?当然这是很微妙的、不足为道的戏剧化,得是我这种爱想的人才会想到这一点。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想到,我只是觉得很高兴,我不停地撮合他们跳,虽然当时我也是单身,可我就是想操心别人这种聚散离合、爱恨情愁。如果,在座的某一位同学,也有这种心态的话,也许就还是蛮适合做这种和文学和戏剧相关的事情。
我在邮局那十五年里,还做过劳资统计员,后来做行业报记者、秘书等。其中做秘书的时间比较长,八年,做得还蛮好的。我所在的是一个很大的企业,五千多人,活动很多,要写各种各样的文稿和动员报告、慰问信或者是剪彩致辞。我内心里好像有一个角色扮演的强大功能,替局长写文稿的时候,就立刻变成一个局长,有所谓俯瞰全局的角度。比如说要做一个裁员动员报告,我会把裁员这件事说得所有人都会觉得我们企业就应该裁员、并且他就应当主动离开、去开始新的人生……我写出来的这种稿子蛮有感染力的,有一次局长还说呢,我念你的稿子恨不得停下来说这个稿子写得真好啊。
秘书做到第八年的时候,有一天我从十七楼的办公室往下看,那是南京鼓楼,很高的地带,可以俯瞰南京城,可以看到很多人在下面走路。我在窗户边看外面,看到很多人的头顶,我的想象力又开始发作了,这些头顶,可能是幼儿园老师,可能是警察,或者是说小偷,或者是说送水工,各种各样的人在走。我觉得我也是其中的每一个人,我跟他们所有人一样走在下面,我的头顶跟他们所有人的头顶一样。像在大海里面沉浮一样,我觉得我不能忍受再在这里写公文了,我要到人群里面去,当然不是跳楼了,我要找一个绳子,通往下面走的每个人的内心去。我不想在这个办公室里,从一个科员、主任科员、小处长一步一步地走下去,绝不应该如此,绝不应该像一张薄纸一样,把我的人生走到头。我应该纵身到下面,很贪婪地拥有每个人的人生。正是这种贪婪让我觉得我应该写小说。所以我在邮局工作了十五年,成为了一个很成熟、很老练的职员,但是最终做了一个很不成熟、很不老练的选择:写小说。
现在我经常碰到年轻人来问这个问题,说老师你能不能给我一个建议,看我适合不适合抛弃现在的生活去专门写作?其实这个判断最终肯定会由本人来做,但以我前面个人的经历来看,除了技术上(大量阅读、必要的写作训练)、经济上(如果一无保障,我觉得还是要三思)等通常的考虑之外,我觉得一个人的天性里,要有点戏剧化和神经质的部分,可能会更有利于写作。从我与同行交流的体会来看,多少也有这种特点。神经质的部分用得好的话,会成为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作家,当然到后面,神经质的这部分也会慢慢消耗掉,那就需要别的东西来刷新和支撑。
既然谈到写作,常常会被问到灵感。下面打算花一点时间先来谈下灵感。当灵感像天使一样降临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这个它?
首先,灵感会来源于什么地方?刚才我在上台前跟几位同学有过交流,你们多多少少对灵感有感觉,有的是来自一手生活或来自于童年、青年、恋爱经历和失败经历等等,也可能你的一手生活比较单薄,很快用完了。但不要紧,还有更广阔的空间:二手生活。这是相对于一手生活,我自己造出来的词,很好理解,可能网络上看到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二手的资源,你来自亲戚朋友的道听途说,甚至是你的阅读过程中的一些冲击,也都会成为二手生活的来源。
但有的作家可以超越这些,以苏童为例,他以前写过《妻妾成群》,地主和一帮老婆的生活;写《我的帝王生涯》,面对后宫和太监们的生活;写《红粉》,建国初期妓女改造的生活。这自然不是苏童的一手生活,二手生活也未必。他所倚靠的是非常强的想象力。因为,还有第三个灵感之源:发达的想象力和虚构力。
有人说老师我一天能有十多个点子。是啊,年轻的时候,灵感像灰尘一样来得特别频繁,落满了肩头,相当大一部分真的就只是灰尘,而不是蝴蝶或者是天使。我们怎么样判断你来到肩头的东西是灰尘,只需要掸掉而已,还是说是蝴蝶,甚至是天使,要留下来一起跳舞?这里我觉得需要做一个判断、甄选和切除的工作。如果把所有的都写下来,会成为一个很勤奋的写作者,但可能只是一个写作者,成为不了一个伟大的作家。如何决定一个灵感是灰尘还是蝴蝶甚至天使?我自己设了一个我个人化的标准,不见得对,大家可以参照一下。
我的标准可能比较简单粗暴,一个是肉的角度来看,一个是从灵的角度来看。
所谓肉是什么,小说提供给你的叙事的部分,所谓戏剧化的部分,人对不了解的事物总有好奇感,有渴望。有一段时间我读俄罗斯小说,为什么读,很陌生。比如会写一个哥萨克,喝了太多的伏特加以后醉了,冰天雪地里把衣服脱光,跳进冰洞里面,这是多么彪悍的人生,有些俄罗斯醉汉就是这么死的。这种体验,在我们平凡的人生里永远不可能,但是阅读和写作会呈现出生而为人的这些最华彩的一部分。同样的道理,为什么大家热衷看《盗墓笔记》,毕竟,有几个人能用洛阳铲做这件事?所以陌生化的内容会成为很有效的判断标准。如果你一提笔,就写失恋、初恋、爱情,你可以先停下,想想这个能给他人带来的新鲜体验是级别是多少,一到十的话,是三还是九。
但这个“肉”的标准,是比较低级的标准。好的小说,不是靠肉的部分取胜的。我们看《边城》,多么朴素、连手都没有拉过的爱情,或者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写的就只是少年爱情故事,并不是以离奇的,大起大落的东西来取胜的。肉只是一个小的方面,更大的是“灵”,是以高度的文学性的审美程度或价值观的创造程度,来构成“必须要写”的必要性。
举两个例子,这两个小说不见得各位看过,一个是美国作家卢克·莱恩哈特的小说《骰子人生》,这个作品虽然不是世界名著,但是被改编成了音乐剧、舞台剧、话剧、电影、歌剧,为什么这样?因为提供了特别异质的“灵”的部分。我简单地说一下。这个主人公是中产阶级,处于人到中年阶段,人生大局已定,他觉得这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他不想看到自己西装革履和妻子温文尔雅……他觉得很无聊,有一天早上他在纸上写了六条自己一直想干但是一直没有勇气做的事情,显然是错误的事情。他拿了一个骰子扔,扔了数字几,就做数字几的事情。他写了什么呢?第一,可能写的是去跟楼下看门人的太太接吻,楼下开门人的太太长得很丑陋,他也不爱她,这是很没有逻辑的事情;第二,去跟上司辞职、不干了;第三,比如说去学校和孩子的老师大闹一场,因为教育观念一直有巨大分歧等等。一共六条,都是非理智的、和中产阶级价值观相违背的事情……并且他此后的每一天都是一直按照这个按照这个骰子扔出来的路径去做。当然一开始结果很糟糕,他妻子疯了,你怎么这样,你要是喜欢一个更为温文尔雅、知书达礼的女人也好说啊。但也不是全糟,比如上司反过来提出来要给他更高的职位和薪水。这个故事很长,走的每一步都是偶然性的结局,并不是变得好,也不是变得坏,但最后的结果是,他从一个有家有口非常如意的中产阶级变成了大马路上的流浪汉,同时他很惊讶地发现,周围有一帮青年男女追随着他,他们想学他的生活方式,也要扔这个骰子。这本书的后半段,就是很狂欢的方式。为什么我还蛮喜欢这本书的?为什么这本书改成了那么多的影视作品?其实是价值观的贡献。因为我们很多的书教导我们的是那种正确、明亮、向上或者是说努力改变自己等等,是有逻辑的、有智慧成分的。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人的每一步是不是要以“正确”为唯一的标准?这种价值观我觉得带有某种哲学意义上的对社会价值的挑战和对社会秩序的挑战。当然这本书的语言比较差,但是还是觉得其有打破固有价值观的贡献。所以,就我而言,我在想一个东西是不是值得写的时候,会要考虑一个价值观或创新程度,希望能对比审美维度有所贡献。
再举一个例子,叫《夕子的近道》,日本当代青年作家写的,几年前出版的,可以网上搜到,但是并不一定能买到了。写的是生活中有一个女生,特别喜欢走一条自己发现的近道,有人好奇你的近道在哪,我跟你走一下吧。可是等真的走了以后,才发现这不是一个近道,走过一个小围墙、一条阴暗的小路,还有臭虫爬来爬去的一条道,这是什么近道啊?女生告诉他,这就是我的近道。当然这是特别简化的一个介绍。这本小说里面,有很多的场景和对话,其旨意所在,都是对我们生活中大家所追求的效率和捷径、最短距离、最快时间进行的一个反向的思维和实践。小说非常薄,但看的时候很动人,代表了日本当代年轻人对生活中所谓的效率学的反思。所以我觉得这就有了审美价值的贡献。
有的时候我看的东西,并不很有名,但是我总觉得有闪闪发光的地方,就是刚才我讲的这个方面,是有灵的贡献。
你写作或者你阅读,灵和肉这两个方面,可以做一点小小的参考,来决定是否要写或是否要读。
最后我想讲几句关于今天的题目。其实我最初的题目是《我以虚妄为业》。后来研究生会讲是不是太灰了?其实,虚妄不是一个灰色的词啊。虚伪的虚,狂妄的妄,加在一起既不虚伪也不是狂妄,它是中性的。
讲大点儿,这一方面是我的一个世界观。人生是转瞬即逝的、随时可以终止的。对每个人、每一个个体都是这样的。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做的一切都是很虚妄的。但这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如果你能看到、明白、牢记到一切都是无为之为,才可以认识到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本质部分,而不在意其表面化的泡沫的部分。我只会去关注到自己想要做的那些事,在这微渺的一生里,过一个相对结实的生活,做我最愿意做的事情,并且用最认真的态度去做。所以虚妄是我的世界观,一个积极的世界观,可以让我更专注、更有激情地去写作。
同时,这也算我写作上的一个方法论。我从一开始到现在,都是以虚构的手段在写作,我认为虚构具有巨大的空间也有巨大的力量与难度,但不管怎么样虚构,它最根本的还是体现、映射出人间与人性的色彩。当然了,我的色彩可能并不是那么暖色,赤橙黄绿青蓝紫,我大概得从“青”色往后数了,我可能是偏冷色调的,甚至是灰色的部分,更斑斓多义、含混的部分。我觉得任何一种色彩,都很有价值。
(本文为作者在清华大学的演讲,本刊发表时有删节)
鲁敏,作家,现居南京。主要著作有长篇卜说《六人晚餐》《奔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