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缸窑镇陶瓷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2018-08-31 09:42王明明
现代交际 2018年9期

摘要:吉林永吉的缸窑镇有“北国陶都”之称,从明代开始烧制大缸,清朝已经非常有名并成为皇家贡品。但随着陶瓷产业在南方的兴起,“缸窑文化”在吉林省逐渐没落。近几年,随着制瓷商在吉林等地发现了丰富的窑土资源后,缸窑镇的陶瓷文化又一次引起了制瓷界的关注。本文从缸窑镇陶瓷文化的起源入手,介绍了缸窑镇陶瓷文化的发展历程,并就如何发展吉林省陶瓷文化产业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缸窑镇 陶瓷文化 烧制 北方瓷都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9-0046-02

纵观中国陶瓷史,“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如雷贯耳,其珍品以极高的艺术成就闻名于世。在吉林省,也存在这样一个地方,烧制技艺至今已有350多年,那里的祖先们世世代代烧制陶瓷,曾是东北最大的陶瓷制造和销售基地,这个地方就是吉林市龙潭区缸窑镇。改革开放后,随着南方陶瓷产业的发展,再加上传统工艺的大缸不再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使缸窑镇的陶瓷文化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吉林省的陶瓷产业也开始落寞。但是近些年,由于国内陶瓷资源的枯竭,缸窑镇的“球磨粘土”引起了业内人的高度重视,一些陶瓷厂商纷纷到我省购买陶土。缸窑镇的陶瓷文化也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缸窑镇陶瓷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缸窑镇陶瓷文化的起源

缸窑在远古时期是一片高低不平的山地,山上生长着各类高大树木,山上野兽群集,经常出没于丛林之中,是一片了无人烟的原始森林。到了清朝初年,一些满族人来到这里,以狩猎和采挖山参为生。并把这里起名为“溪浪沟”。溪浪沟地域广阔,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植物繁茂,资源丰富。

康熙元年(1662年),唐山发生旱灾,人们纷纷向关外逃荒,一个名叫赵岩龙的难民来到溪浪沟后,在山坡上结草为庐住了下来,平日以烧炭为生。赵岩龙在烧炭过程中,常常对黄土窑盖不能经久耐用而感到苦恼。有一天他在山水冲刷的溪沟里,发现了细腻油滑的白土。他灵机一动,把白土取了回去砌成白土窑盖。经过多次烧炭,不但窑顶不塌陷,而且越烧越“磁实”。经过反复琢磨,他觉得那细腻的白土很可能是制缸的好材料。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携此白土奔赴唐山,请那里的老缸匠、老陶工鉴别真伪。经过烧制实验,认定那白土确是上等制陶原料,就土质而论,较之唐山的陶土更为良好。在那个年代,精通陶业技术的人很少,而且制陶较之伐木烧炭挣钱又多。因而,赵岩龙从唐山归来就弃炭兴陶。[1]

创办窑业之初,他自己做缸坯,而后用自己烧木炭的窑烧制。经过几窑之后,发现成品不但不结石,不耐用,而且有的还漏水。赵岩龙冥思苦想也找不出其中的原因,决定再去唐山请教当地的制陶名匠李宝。经李宝师傅鉴定后,终于找到了他制缸工艺中不尽完美的缺憾。原来烧缸用烧炭的窑是不行的,必须把炭窑加以改进,砌成适用于烧缸的窑才成。于是,他们经过半年左右的时间终于盘成一座新的椎形窑,利用木炭烧缸,烧出的成品质量明显提高。技术问题解决后,赵岩龙并没有就此停止研究,他仍虚心好学,以能者为师,勇于推陈出新,经过多次烧制实践后,他又把窑建成馒头形、锅脐形等。用这些窑烧制的成品不但用时少、而且质量高。从此,就废除了椎形窑。

赵岩龙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知难而进,力求达到完美。那时,他初烧的套缸容量很大,但是由于表面不涂釉子,看上去不美观,有的还渗水。针对这些问题,他与制陶工人全力攻关,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他们将当地一种叫月土的土,作为原料进行釉缸。结果,经过釉后的缸不但克服了渗水的问题,而且外表细腻,颜色通透,在形态、色彩上更加细柔妩媚。此后,由于赵岩龙烧制的陶瓷质量优异,外观优美,价格低廉而远销外地,名声越来越响。赵岩龙的烧窑也从之前的一个小窑帽发展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制陶中心。溪浪沟附近的居民纷纷迁居于此,跟随赵岩龙学习制陶技术,自此缸窑镇粗具雏形。

(二)缸窑镇陶瓷文化的发展

1948年年初,缸窑镇成立制缸厂,也就是后来的永吉县陶瓷工业公司,该厂最多时拥有职工2000多人,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机器和设备,并凭借自己的资源优势以及独一无二的制作工艺供应着东北、华北大量的缸瓷需求,蜚声中外。缸窑镇也因此成为当时东北三省最大的陶瓷制造和销售基地。

改革开放后,由于传统工艺不能满足现代陶瓷需求,大缸早已风光不再。近年来,由于开发空间限制和企业转型的缓慢,制陶业逐渐萎缩,致使企业破产。吉林省永吉陶瓷有限公司的倒闭,导致1800多名员工下岗,使缸窑的陶瓷文化受到了沉重的打击。[2]

2007年,缸窑传统制缸烧制技艺入选吉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缸窑镇只剩下最后一处“老窑帽”,它的主人姜锡德夫妻已经是小镇上最后的手工烧窑的人。

二、发展吉林省陶瓷文化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吉林省陶瓷文化的必要性

当缸窑镇的“球磨粘土”被人们发现后,景德镇半数以上的陶瓷商都来我省购买这种原料,再运回景德镇去生产陶瓷,然后以高价销售各地。据统计,2010年销往景德镇周边的高岭土就多达5000多吨,占景德镇生产需要的80%。与其将资源远销各地,吉林省应凭借本土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陶瓷文化, (下转第45页)(上接第46页)使陶瓷文化在吉林省内再次开花结果。

(二)发展吉林省陶瓷文化的对策建议

1.产业化条件下,建立北方瓷都

提出抢救“缸窑文化”行动后,长春的多位民间艺术家纷纷到景德镇的宜兴、德化等地参观、学习。并自发创办一些小型的陶瓷烧制工作室进行生产,希望将南方的制瓷工艺引入北方。但因产品单一、管理方式落后、市场适应能力差,对吉林省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没有起到必要的推动作用。

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产业化是重要途径。吉林省陶瓷文化的产业化建设,可以从陶瓷文化产品产业化和陶瓷文化服务产业化两个方面入手。在实现南瓷北移的基础上,使陶瓷文化与吉林省的长白山文化、电影文化、汽车文化、冰雪文化、伪满皇宫文化等进行有机融合,生产出镶嵌吉林省文化符号的陶瓷产品。

2.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商业模式

随着“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的经济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商业模式不再适合新时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业正在寻找着与互联网的融合。陶瓷产业属于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互联网这项高新技术去提高自己的影响力、表现力和传播力,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价值。所以,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发展吉林省陶瓷文化产业,就要用互联网思维来思考产业的商业模式,通過与互联网的有效融合,增加文化消费,促进产业发展。

3.“一代一路”倡议下,寻找新的商机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发展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最初的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古代中国也因瓷器而远近闻名。“一代一路”倡议的提出,使与沿线国家做生意手续更加简单、交税更少,电商、物流、快递的业务也将更加广泛和方便,这无疑为吉林省陶瓷文化产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1]永吉县缸窑镇镇志编写委员会.缸窑镇志[Z].1985.

[2]王明明.在吉林省缸窑镇建立陶瓷文化产业基地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

[3]陈金圣,李兴华.地方政府在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中的角色与作用[J].唐山师范学院学院报,2010.

[4]余慧,许剑雄.浅析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对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作用[J].佛山陶瓷,2012.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