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带红 周发汉
(江西省崇仁县中医院外科,江西 崇仁 344200)
腹部手术是临床治疗腹部疾病的常用方法,而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自身的胃肠道功能会因为手术麻醉、疼痛以及因畏惧疼痛而减少术后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导致患者的胃肠功能出现紊乱的情况,严重阻碍了患者术后恢复[1]。为了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积极意义,为此本研究对腹部手术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实施分析,并将结果作如下总结。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会批准下,随机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择30例为研究对象开展本次研究,均签署了书面知情同意书,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中男8例,女7例;年龄32~69岁,平均年龄 (50.5±6.2)岁;其中阑尾炎8例、胆结石1例、腹部外伤4、肠梗阻2例。对照组中男9例,女6例;年龄28~73岁,平均年龄 (50.5±7.5)岁;其中阑尾炎9例、胆结石1例、腹部外伤4、肠梗阻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术前宣教,告知术前相关注意事项,术前清洁肠道;术中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注意保暖;术后叮嘱患者严格禁食禁水,常规补液,建立心电监护、严格监控患者血压、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保证引流管的畅通,记录引流量;注意口腔及皮肤的清洁,指导患者正确的排便姿势,对无法顺利排气、排便患者采取胃肠减压以及肛管排便措施;恢复饮食后告知相关饮食、用药注意事项。
观察组:(1) 腹部热敷:术后1 d用温热的毛巾热敷患者腹部,毛巾温度不宜过高,注意热敷需注意避开切口,每次热敷20 min,2次/d,热敷4~7 d;(2)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用右手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对结肠和直肠部位进行重点按摩,15 min/次,2次/d,持续按摩4~7 d;叮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定时更换体位,指导患者做下肢屈伸、缩肛以及自主收腹练习;(3)咀嚼护理:术后告知患者咀嚼2粒口香糖,每次咀嚼时间为20 min,3次/d,直至恢复排气;(4)穴位按摩:术后1 d开始,用拇指指腹按摩足阳明胃经、合谷、足三里以及脐周穴位,从上至下进行反复按摩,直至穴位出现酸胀感,每次按摩时间约为30 min,2次/d;(5)针灸治疗:针灸穴位应避免伤口位置,依据患者实际身体状况采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对足三里、天枢、内庭、中脘等穴位进行针刺,留针时间为20 min,1次/d,直至恢复正常的胃肠功能;(6)情志护理:术前重视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以及预期达到的治疗效果;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的心理及情绪变化,适时给予安慰和鼓励,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护理要求,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相关注意事项、恢复方法及恢复过程,告知患者家属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鼓励,可利用舒缓音乐放松心情。
1.3 观察指标 记录对比2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主要为肠鸣音恢复、首次排便、排气以及进食时间;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类型及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0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结果分别采用χ2检验、t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h)
表1 2组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h)
肠鸣音恢复时间35.24±3.24 18.56±1.48观察组 15 14.87±2.54 30.44±4.37 28.36±3.57 12.58±1.43 t值 7.977 5.047 5.527 11.254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组别 例数 肛门排气时间 进食时间 首次排便时间对照组 15 22.46±2.67 38.42±4.29
2.2 2组术后并发症类型及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会因为手术麻醉刺激以及术后伤口疼痛等因素,使患者的胃肠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出现胃肠功能紊乱,以腹胀、恶心呕吐以及便秘等为常见症状表现[2]。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若得不到及时纠正的情况下,使患者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造成影响,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甚至会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所以帮助胃肠手术患者及时恢复胃肠功能成为了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中医认为,胃肠功能紊乱属“肠结”范畴,由于手术使患者机体造成损伤,进而出现破气、破血,容易出现精气亏损以及气滞血瘀的症状,而腑气不通,导致气机停滞,气行不畅则导致腹胀,所以纠正胃肠功能紊乱的主要机制就是理顺胃气,所以治疗原则为祛瘀通络,活血行气[3]。通过采用腹部热敷护理,可以通过加温使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并且能够对皮肤感官产生一定刺激,还能够对大肠及小肠发挥刺激作用,增加局部新陈代谢,加快肠道蠕动,促进肠道加快排出气体;通过对腹部实施穴位按摩,可以使患者胃肠黏膜的氧和状况得到改善[4]。所按摩的足三里穴位,是主要的足阳明胃经穴位,具有调理脾胃、通经活络、化积行滞、补气行气、补中益气以及扶正祛邪的功效,通过按摩足三里可以增加机体免疫力,增加肠道蠕动,使腹内压降低,更有利于恢复胃肠的正常功能[5]。而通过腹部按摩还能够借助神经系统对机体分泌及消化道运动发挥调节作用,使局部血液供应增强,促进淋巴液形成,进而能够使静脉及淋巴液回流相应增加,进一步对胃肠蠕动发挥刺激作用,减轻胃肠功能紊乱状态[6]。通过咀嚼护理,利用咀嚼口香糖的方式,可以增加患者的消化液分泌量,发挥增加肠道蠕动的作用。而通过对足三里等穴位采取针刺护理,可以有效发挥疏通经络、行气止痛、调和气血、理气消胀以及化积行滞的功效[7]。同时辅以中医情志护理,进一步帮助患者调节心理状态,能够保持良好稳定的心情接受护理和治疗,更利于使患者术后舒适度相应提高,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而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数量少于对照组,由此表明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和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轻或纠正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症状,护理效果更为优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