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海洋与渔业》 记 者廖静
10年前,广州南沙码头的汽车厂老板一遇到台风灾害就叫苦不迭,因为不知道台风涨潮的具体时间,很容易让钢材被漫过来的海水腐蚀,得不偿失。如今,每一位沿海工厂主和渔民都能收到政府的台风预报信息。“只要提前在钢材底下铺上足够高的木材,就完全解决了。”
近日,2017年《广东省海洋灾害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发布。公报显示:2017年广东省风暴潮灾害损失居全国第一位。这样,海洋预报减灾部门的压力也变得更大。如何科学实现预报减灾,无疑,这也是广东这个海洋大省的重大难题之一。广东海岸线长达4112公里,沿海城市群占据近三分之二。“任重道远”正是目前广东海洋防灾减灾的真实写照。
2010年,广东成立了专门的海洋预报减灾工作机构,加大了对这项工作的经费投入,逐步建立起省、市、区相结合的海洋观测预报与防灾减灾工作体系。灾害中伤亡的人数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广东省海洋预报台预报室副主任罗军告诉《海洋与渔业》记者,以前也通过各种手段发布台风信息,如电台广播、电视台、网站等,近年来建立了海洋预警短信发布平台直通渔民、沿海工厂主等从业人员,打通了海洋灾害预报“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当前不少研究机构、部门的海洋防灾减灾人才起码是研究生起步,海洋人才库在不断完善。罗军介绍道,多年基础研究的积累,地形资料搜集得更详细,如今的灾害预报更为有效,风暴、海浪等都能够形成较为精确的数值。
他说,海洋灾害预报技术未来的趋势主要是精细化、可视化。当前的精确度已经达到 72小时内每小时可以形成一个精确的数值。每一个点都有预报,一个小时就会有一个值,精度可达每100米一个数值。“以前只是一个值,现在可以看到变化,你想看广东省任何一个点的海况,都很容易。”他打开该中心的预报系统一一向记者展示,很轻松就能看到一个个点的水文值。
据罗军介绍,从上个世纪 70年代开始,国内的海洋预报技术开始起步,目前这些技术模式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技术差异无几,预报技术可以说越来越精良。不过从全球范围来看,灾害还只能做到预报。就算是发达国家,每一年的海洋灾害也对他们也造成了很大的灾害,损失动辄上亿元。
“数年前,海洋预报技术领域实现了 24小时监控,地方主管机构在台风还没有影响的时候,就开始通知避风,形成一个行为模式。而对于海边已经建好的设备,没办法撤离,只能逐渐加强其抗台风性。”罗军列举了台风灾害防灾模式。他举例称,去年强台风“天鸽”虽然给珠三角城市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但是人员伤害已经降到最低。“可以说,在沿海经济高速发展的地方,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逐年下降,人员伤害已经降到了最低。”
随着大亚湾全国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通过验收、省级海洋预报台的建成、《广东省海洋观测网建设规划(2016-2020年)》的出台、国家海洋卫星遥感广东数据应用中心落户广东、58个新沿海警戒潮位值的公布……伴随海洋预报减灾技术的发展,广东海洋预报减灾正逐渐成为一项民生工程。
如今,在广东近海,幸运的话,你可以偶遇到圆形的气象浮标。虽然在浩瀚的海面上,这一个个浮标不足为奇。然而海风几级?海浪多大?气压如何?温度多高?这一个个浮标就像沿海人的“眼睛”,将这些数据尽收“眼”里。
2017年 12月,《广东省海洋观测网建设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获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并正式印发实施。《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岸基、海基、空基、天基“四位一体”的综合性立体观测网。推进 4个近海海洋水文气象浮标、4个岸基海洋观测站,卫星遥感数据应用中心的建设;采用“地方直管”方式,设立 1个海洋观测管理总站、8个海洋观测区域管理站;启动全省 22个岸基气象潮位站的水准联测工作。
截至目前,全省海洋观测站点27个,其中长期验潮站3个、简易验潮站18个、近海浮标6个,观测的内容包括风向、风速、气压、气温、相对湿度、潮位、降水、表层温度、波高、波周期、波向、流速、流向等要素。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广东数据中心于 2017年进驻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并开展广东省海洋卫星遥感数据平台建设、卫星遥感海域动态管理和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业务系统建设等工作。
2016年 12月,大亚湾全国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以下简称“大亚湾示范区”)通过了专家验收。作为国家海洋局首批四个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之一,大亚湾示范区有效整合了区域海洋应急减灾资源,先后完成了大亚湾海洋观测、精细化预报预警、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风暴潮漫滩预警与辅助决策、灾害监控与灾情报送、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等;2017年 8月,经省政府同意,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公布全省沿海 58个警戒潮位值;2017年,广东在深圳、湛江(徐闻县、雷州市)等地开展了风暴潮、海啸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可以看得出,广东正以海洋大数据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推进海洋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逐步补齐海洋公共服务业的短板。到目前为止,初步设计了为公众及社会各界提供海洋防灾减灾、渔业安全生产、海洋五大超级产业发展等服务的广东海洋数字视窗。
做了四十多年渔民的珠海高新区的船东何执有,碰到台风已经是“家常便饭”。他向《海洋与渔业》记者描述了如何应对台风的过程。“现在信息都很通畅,2010年左右,渔船开始装上了 AIS,因此,政府部门在台风来临前,就会通知回港避风。”
南沙码头汽车厂遭遇了2008年的台风“黑格比”,当时虽然利用电视、广播等发布了台风消息,但这个汽车厂的老板并没有接收到消息,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罗军说,如今利用“三合一”短信平台,不仅将台风预报消息发送给相关部门负责人,更是直接发送给渔民,实现了预报的“最后一公里”。
同样,长期在渔船上作业的何执有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这样的变化。他称,如今台风的预报都很及时,基本没有人不会收到预报信息。“相关部门在台风天也加强了巡查,现在的渔民也有了很强的安全意识,会根据台风预报消息,及时回港避风。”
罗军介绍说,如今的预报平台都实现了24小时值班,随时监测。近期,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与广州海岸电台合作,在2018年6月 8日上午 9时,首条英文版南海海况预报通过广州海岸电台首次播发,这标志着南海海域首次实现中英文海况预报,所有经过南海的船都将接收到消息。
2012年 8月,广东省海洋预报台海洋环境专题预报室启用开播,每天根据国家海洋局和南海分局发来的观测数据,对广东省各个海上渔区,按每天 1次的频率进行海洋预报,如果碰到台风等海洋灾害,进行加密预报,预警预报频率最高达到每 4小时一次。2018年,广东将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要求,以“精细化”预报为目标,升级省级海洋环境专题预警报能力,启动省级专题能力建设二期工作。广东海洋与渔业厅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当前,广东海域已经开展了常规海洋环境预警预报、海洋环境专题保障工作。常规海洋环境预警预报的类别包括年、季、月、周展望预报和未来三天的预警预报,预报的内容主要是海面风、海浪等;海洋环境专题保障工作主要是为海上溢油、滨海旅游、海上搜救等专题提供海洋环境预测服务,各种模式正在优化全省预警预报系统。
除了预报技术升级换代,每逢台风来临时,全省就形成联动值守、联合御灾的模式。在省级,由分管副省长坐镇,武警边防、省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海事、地震局、“三防”、气象局、水文局等主要负责人联合值守。“所有的信息汇总在一起,就形成了更全面的消息。”根据整合的意见,统一安排指挥。
罗军认为,作为防灾减灾业务部门,在关键时刻主要是用专业的意见,指导别人怎样操作,指导如何科学撤离,这是防灾减灾其中的一环。更重要的是,在灾害来临时刻,所有力量投入到救援之中,尽量降低损失。“如教育局需要根据灾害信息,发布停课等通知。”
他介绍,目前深圳算是在预报防灾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因为深圳形成了统一的灾害预报信息平台,出口统一,市民认可度高,而且覆盖率也高,所有深圳市民都能收到信息。每当灾害来临时,当地各政府部门能够快速形成合力,一起抵御灾害。
为了向社会各界普及海洋防灾减灾知识,广东在“5.12”防灾减灾日、“6.8”全国海洋日等节日均开展海洋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每年定期发布《广东海洋灾害公报》,并制作了《海洋灾害科普手册》、《海啸与风暴潮灾害避险手册》、《滨海旅游小常识手册》、《裂流科普知识及防御》等海洋科普知识资料,向渔民、学生、社会大众普及海洋减灾知识,积极提升社会各界应对海洋灾害的技能。
“如今,民众的防灾减灾的意识提高了很多,灾害期间去海边游泳的人几乎没有,而且经常会在台风期间,遇到公众打电话前来询问,是否能够前往。”罗军介绍说,因为台风风暴潮等灾害的影响力很大,普通民众对其认知度很高;而海边的营业场所也基本能在台风等极端天气做到“停止轮渡、海水浴场海上观光等一切海上娱乐活动”。广州一位白领“尔尔”告诉《海洋与渔业》记者,现在台风信息很容易获取,基本都知道哪些行为在台风天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