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就当下中小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对中小学生具备审美能力的重要性进行解读,分析中小学美术教育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深远影响,进而讨论在当下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体系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以求能够激发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审美情感,培养以及提高其审美能力。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教育;审美能力;认知培养
美术教育是一个促进学生具备感知、欣赏以及生产美的能力的过程。学生们借助美术欣赏等活动能够增强对自然、社会以及历史的认知,其心灵上能够得到真、善、美的熏陶。而随着素质教育重要性的不断彰显,对中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日益受到重视。中小学时期是借助美术教育塑造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时期,对其长久的发展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一、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指的是人们对美的主观认知、欣赏以及评论;审美能力是指对事物的美学特性加以鉴赏的鉴别特性,其中具体包括感知、判断以及创造等。审美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后天的实践、学习等得到培养和提升。
对于个人而言,审美能力是开展审美活动必要的素质水平,不具备审美能力就难以拥有美的感受和认知,也不容易开展其他形式的审美活动。具备审美能力指的是不仅仅关注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同时需要兼顾其内在的张力和特殊的美学含义。比如,个体在进行审美活动时,不仅仅关注到审美对象的物质存在形式亦或是外在形貌,而是能够进一步地发掘其中的构成要素,跨越表面的感受,抵达其内在深刻、丰富的韵味。这种能力还有助于个体进一步感知审美对象的创作者寄寓其中的深刻内涵,从而进行更深层次的审美活动。
具体到中小学生而言,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其从小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以“美的规律”改变自我和改变世界。同时,也有助于广大中小学生培养对于文艺的热爱,增强文艺创作的兴趣和能力,以美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形成健康的价值观,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中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
当下,在中小学阶段开展美术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提升中小学生的基础审美能力,使其能够在具备一定审美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美术作品创作活动。美术教育的基本意义是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完善学生的精神品格。作为素质教育的标志,美术教育是比纯粹的文化知识教育层次更高的文明象征,它标志着个体不仅有专业的文化素质,还具备健全丰富的人格及品格高尚的审美情操。
现阶段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可以逐步培养中小学生的道德修养。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个体心灵也在进行审美追求中得到升华,而心灵借助审美途径与外物“美“的事物进行交流,则在长期的熏陶下,个体的行为举止、内在修养等也会不断得到形塑,从而有助于在长期的美术教育中提升广大中小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是有助于提升中小学生的美学感受能力。美学感受与美学创作息息相关,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功用就是通过培养中小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事物的美学感受,学会准确而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的美,以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中具体的形象,形成个体化的美学感悟,进而激发其进行后续的美学创造活动。
三是有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中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对于美的认知与感悟,还需要进一步激发中小学生自主进行美术创造的兴趣。美术教育中的实践类课程能够使得中小学生真正进行资助的美学实践活动,继而在教师的指导以及日益丰富的美学实践中,不断修正并使得美术创造能力得到提升。
三、结论和建议
因此,在当下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想要培养具备一定审美能力的人才,必须从中小学阶段着手进行,这就对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是笔者对此的部分建议:
首先是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这一方向的美术教育在当下国内有着较为丰富的实践,但是笔者对此将进行进一步地论述。目前,中小学教育中可以继续开展的的当下常规美术教育,使得学生对基础美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对艺术作品的表现技巧、艺术作品创作背景的典故、艺术符号的象征意义以及艺术家所处的时代特质等进行讲解,同时要求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学习与记忆;除此之外,还需要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之外的内涵以及借助美术作品认识生活中的美学意义。这就要求美术教育工作者引导学生突破长期以来只把事物简单标签化的认知习惯,同时推动学生们逐步形成理性地、突破个体认知习惯的审美逻辑,从而能够更好地把握审美对象的全局性。
其次是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对审美表述方法的培养。所谓审美表述指的是根植于社会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多重要素下的综合素质。审美表述能力的高低,体现在学生能否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并进行专业或是独创性的评价。虽然说就目前阶段而言,要求中小学生对于一副美术作品进行全面、专业地评价总体来说并不现实,但是在中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这一环节却是不可忽视的。相关美术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技巧、色彩、构图等方面综合训练学生的审美认知,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地引导学生进行审美表述。
通过以上两个类型的训练主要是对于处在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基础但具备一定未来发展空间的美术素养训练,从而在学生对基础美学知识具有一定认知后,在更高阶段进行更为系统、专业的美术素养的训练。另外,在中小学美术教育活动中,可以适当地增加美术实操类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美术创作活动等等,借助完善的理论以及丰富的实践活动,达到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實现对其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最终促使中小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阶段形成完善的人格、具备现代社会所要求的综合素质,成为具备“真善美”品质的良好人才。
作者简介:宰文斐,女,汉,山东夏津人呢,中学一级教师,大本,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参考文献:
[1]赵煜.美术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J].艺术百家,2007(03):204-205.
[2]张春娥.谈艺术教育与当代大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以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实践研究为例[J].艺术科技,2016,29(12):48+72+81.
[3]崔仑峰.美术教育与审美能力的培养[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