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益”后的小心机

2018-08-30 03:09吴佳
商周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饥饿小心理财产品

吴佳

评论

毒理界有句话,叫做抛开剂量谈危害都是耍流氓。同样,在银行理财产品中,抛开期限谈高收益也算是无稽之谈。这个期限不单单指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募集期和清算期更容易被人们忽视。

岁末年初,是银行理财产品销售最旺的时节。

据融360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周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共1922款,从不同期限看,3个月以内理财产品685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8%;3至6个月理财产品595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88%;6至12个月理财产品544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9%;12个月以上理财产品76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9%。

银行理财产品安全性高,收益也相对不错,成为很多人理财的第一选择。在刚性兑付的大前提下,很多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仍将高收益率作为选择的首要标准。殊不知,有些高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背后,还暗藏着一些小心机。

一种情况是“怎么也抢不到”的饥饿营销。有些银行会推出“老客户专属产品”,收益率极高,遗憾的是并不是每次都能抢到。抢不到只好作罢。想来也正常,本来就是限量供应,性价比又高,自然会一抢而空。可如果每次都抢不到,就要琢磨下这背后是否存在“饥饿营销”。

近几年,饥饿营销已从手机行业逐渐运用到餐饮业、地产业……逐渐被广大消费者熟知。某些银行理财产品也会营造出一种投资者争相抢购、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激发投资者的消费欲望。推出此类产品无非出于两个目的,一是宣传造势,提高关注度,二是吸引新客户,拓展银行规模,很多人会因为某款高收益率银行的理财产品,将理财资金转到银行,抢不到后,大部分客户也不会转回资金,会选择退而求其次,购买该行收益率一般的理财产品,无形中为银行实现了客户源的拓宽。

第二种小心机出现在“高收益率”中。毒理界有句话,叫做抛开剂量谈危害都是耍流氓。同样,在银行理财产品中,抛开期限谈高收益也算是无稽之谈。这个期限不单单指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募集期和清算期更容易被人们忽视。

通常情况下,银行会声称,银行理财产品在资金募集期和清算期不享有收益,只能按照0.35%的活期利率计算。如果募集期太长、投资期太短,产品的实际收益率会被拉低很多。遇到国庆节、春节等长假,长假募集期往往会达到10天以上。

举个例子,假如有一款理財产品于国庆节前的9月27号发售,销售截止日通常会在10月8日

10月10日之间,如果按照9号来算的话,募集期是12天。如果购买这款9月27日发售的90天理财产品,金额5万元,预期收益率为5.3%,募集期12天,到期获取的收益是50000×5%×90÷365=653.42元。募集期12天按照0.35%计息,共50000×0.35%×12÷365=5.75元,资金实际占用102天,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为(653.42+5.75)÷50000×365÷102=4.71%。不算是什么高收益。

还有种情况比较少见,可一旦遇到,就面临血本无归。

2017年民生银行假理财案轰动一时。根据涉案投资人透露,他们在向民生银行航天桥支行购买理财产品时,原本一年期年化4.2%的产品,可以拿到年化8.4%的回报。但事实是他们购买的根本不是民生银行理财产品。理财合同和银行印章全系伪造。这又是一个被“高收益率”诱惑的案例,其实甄别银行理财产品很简单,可以依据理财产品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产品登记系统”的登记编码内中国理财(www,china-wealth,cn)查询产品信息,如果理财产品的编码未出现在登记信息里,就是非银行渠道的理财产品。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不要一看到高收益率就频繁转换资金,要算好时间账,尽量购买中长期理财产品,或募集期较短的产品,减少资金时间漏洞,进行理性购买。一些这样那样的“小心机”会让高收益率变成寻常,乃至化为乌有。如果让这些小心机牵着鼻子走,往往馅饼的下一步就是陷阱。

猜你喜欢
饥饿小心理财产品
向着“零饥饿”的目标
吃我们,就要小心,我们的果实会爆炸
回忆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