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志愿服务成为一种时尚

2018-08-30 03:09苏梦楠
商周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领域

苏梦楠

评论

在面对全面开放的新时代,只有不断完善内容与机制,让志愿活动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变成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态度和方式,才能迎来更加向善向上的未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福利化的进一步推进以及志愿服务的广泛宣传,仿佛一瞬间,人人都有了“我要做个志愿者”的决心和信心。

如今,无论是在重大活动上还是在最基础的社区、街道中,都能看到许多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拿2008年关于志愿服务的一组数据举例:据不完全统计,累计超过506万名志愿者参加了汶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170多万志愿者直接服务北京奥运会。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足够的时间和能力来对他人伸出援助之手。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自愿、奉献和不以物质为报酬”的服务却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首当其冲的是“领域”问题——涉及專业领域的志愿服务缺乏有效整合,不同领域的志愿服务供需不对等、发展不均衡。

普通的志愿服务,如“公共文明引导”等,对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的综合要求并不高,一般不分性别,甚至在年龄段上区分也不明显,因为这种服务“人人都可做,人人都能做”。但一旦涉及到司法、卫生等专业领域的志愿服务时,其服务组织较为零散,服务规模小,受众群体少,社会知晓度并不高。而且在一座城区中,有的区域志愿服务项目多,但需求量小,有的区域需求量大,但优质的志愿服务项目少,存在供需不对等、发展不均衡现象。

其次是“结构”问题——志愿者队伍年龄结构差异明显,人员流动性大,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老城区的志愿者,一般以中老年人居多。他们有热心,有热情,却又没有适应时代发展的一技之长,其志愿服务工作也只停留在大众层面上,并不突出。而年轻志愿者一方面受服务时间的约束,一方面流动性较大。但往往这些年轻群体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和突出的技术性,目前在志愿服务工作上是较为稀缺的类型。

“认识”问题是第三个方面——公众对志愿服务认识不足,参与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社会层面看,部分社会群体对志愿服务认识肤浅,依然将志愿者作为廉价劳动力,对志愿者缺乏应有的尊重;从个体层面看,部分志愿者存在“三分钟热度”,对志愿服务“挑肥拣瘦”,缺乏持之以恒的服务热情。

志愿服务活动不是一次的热心和一时的热闹,只有规范的制度和完善的构成体系,才能让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工作走得更远。

要解决“领域”“结构”“认识”这三个关键词所带来的问题,不仅要加强志愿服务资源统筹,加大培训帮扶力度,完善激励回馈机制,更要进一步加大志愿服务宣传力度,提高志愿服务参与度。

在加强志愿服务资源统筹上,政府相关部门要与志愿服务组织联系沟通,深入挖掘专业领域志愿服务资源,使各类志愿组织有机融合,增强志愿服务效力;同时还要扶持引导各类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志愿服务潜能。

在加大培训帮扶力度,完善激励回馈机制上,聘请专家定期开展内容精、范围广的志愿服务培训是其一,还要进一步挖掘有一技之长、有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的志愿服务项目带头人,树立志愿服务标杆;不断完善志愿服务激励回馈机制,吸引各方人才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保持志愿服务持久活力。

在加大志愿服务宣传力度,提高全区志愿服务参与度上,要积极宣传普及志愿服务理念,激发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使更多人从享受服务转变为提供服务。

公益事业的发展往往反映着社会的进步程度,作为公益事业最直接的发展和推动要素——“志愿者”以及“志愿服务”来说,在面对全面开放的新时代,只有不断完善内容与机制,让志愿活动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变成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态度和方式,才能迎来更加向善向上的未来。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领域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领域·对峙
我是小小志愿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