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
贵阳女孩,80后,京城金融白领,已婚;父母50后,退休裁判和退休警官
6岁那年学画,涂过滑稽的狮子和河马,去上课总是很开心。但整个绘画班里就我画得最慢,别人开始上色了我还在勾轮廓,我妈就在画室吭哧吭哧地等着我。等到大部分家长都领着自己孩子散去了,我才姗姗将画稿交给老师。我妈说,就你最慢。我猜,她想要一个画画快的小孩。
上初中的时候总是趁家里电视机开着的时候偷偷摸摸拿个小板凳坐在沙发后面的角落里写作业。一边写,一边假装无意地扫上两眼。我妈说,你能不能专心点?!我猜,她想要一个不爱看电视的小孩。
慢慢地,我还发现我妈想要一个一口气能吃两碗饭、每次都考第一名和从来不赖床、到点就上床、上床就睡着的小孩。青春期的主要矛盾就变成了我们本身和作为父母想要的孩子之间的矛盾了。时不时自己也很委屈,为什么家长们不能直接生一个自己想要的孩子呢?
直到长大了才明白,所有的孩子并不会按着像父母所期待的模样生长。然而,父母们能否如我们期待的样子变老呢?
有一种说法提到过:人生的轨迹似一个圆,走着走着,又将走回到从前的弧线里去。我们大了,离家远行的日子伴着对家的不舍和牵挂;而家里渐渐老去的父母,又如孩子一般寻回了某些任性与不羁,而时不时,就被迫与他们互换了角色。
入冬以后父亲的血压一直在130-140左右徘徊。打电话问起来,他从天气到周遭一顿抱怨,后又责怪我不够关心他。然而正经催他去医院检查,他居然用我小时候那种“我身体挺好的,没事没事”一眼看破的谎言来搪塞,更甚开始撒娇耍赖“我就是怕去医院,我就是怕见医生”,令人哭笑不得。好容易我妈现身软磨硬泡地去了医院,吃过药血压稳定下来。这时候我觉得,我想要个听话懂事的爸爸。
当然,家里不省心的还是我妈。别人家的妈妈退休以后走亲访友,旅游摄影,再不济也跳跳广场舞算点娱乐爱好。但是她不,她坚持家中“话事人”的地位——所有人的事情都要参与一下。比如舅舅家的房子要过户,她第一时间冲出来,各种证件她来准备,各种流程她来咨询。比如表妹的工作不太顺心,她又第一时间冲出来,同时还兼带着看看有没有合适男孩。
更多情况下,她一定要参与到她的父母——也就是我姥爷姥姥的生活中去。老两口吵架,她还必须中间传传话。每天早上一大早醒了就睡不着,脑子里肚子里心缝缝里全是事。
我心疼她,问她能不能不要这么操心。她反而倒打一耙:你太远了管不着,还不准我管别人吗?这时候我觉得,我更想有个游手好闲、贪图享乐的妈妈啊。
曾经不能遂父母心愿成长的我们,总算如愿以偿站在了大人的世界里,而他們终究也不愿意遂我们的心愿老去。于是,我们也只好学习起当年他们那容忍宠溺的心,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