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峰,梅宝瑞,邬亚滨
(1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2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职业技术学校,浙江,台州 317300)
异形柱是异形截面柱的简称,其主要代表性的截面有T形、L形、十字形等截面形式[1]。该截面形式的柱子可以减少室内的棱角、增大室内使用面积。近年来,大量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2-7],《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范》的颁布实施表明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
由于异形柱结构兴起的时间还不算长,大多数异形柱建筑还未到加固修复的阶段,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异形柱必将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固修复处理,因此,异形柱的加固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较常用于异形柱结构加固,尤其是通过粘贴CFRP布来对结构进行加固[8-10]。CFRP相对于钢材等其他材料不仅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的特点,更重要的是CFRP易于成型,能够很好的与异型截面进行结合。本文研究CFRP布加固钢筋混凝土L形柱的力学性能,并利用有限元理论对CFRP布加固钢筋混凝土L形柱进行模拟实验,主要分析CFRP粘贴层数对该柱的力学性能影响,从而为此类构件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根据相关规定,纵向受力钢筋根数取为20根,模拟构件肢厚取值为300 mm。L形截面柱的2条柱肢总长度取值为1800 mm,本文异形柱的柱高皆取3300 mm。模拟试件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其截面形式及加载图如图1所示。
表1 不同CFRP布粘贴层数下试件设计参数Tab.1 Design parameters of different CFRP sheets
图1 L形截面柱及加载图Fig.1 L-shaped cross-section column and loading diagram
混凝土强度等级取为C30,钢筋材料取为HRB335。加固CFRP布采用厚度为0.167 mm,CFRP具体参数如下:理论厚度为0.167 mm,弹性模量为2.4×105N/mm2,面密度为 300 g/mm2,泊松比为 0.17。
根据参考试验的力学模型[11],对该试验的力学模型进行了相应的简化,故取柱体总高一半,两端铰接简化为一端固定一端铰接。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简化力学模型Fig.2 Simplified mechanical model
CFRP布的本构模型是达到材料的极限拉应变εf前假定该种材料为理想的纯弹性体,当达到CFRP布的极限拉应变εf时,材料发生断裂失去承载能力,其表达式如下:
根据简化计算需要,钢材采用的是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屈服准则采用Mises屈服准则[12-13]。混凝土采用损伤塑性模型[14-16]模拟。
荷载的定义和边界条件如图3所示。采用位移加载方式,荷载施加在混凝土柱端头处的参考点处。混凝土柱底面进行6个自由度的约束。
图3 荷载的定义和边界条件图Fig.3 Definition of load and boundary condition diagram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以及CFRP布的网格划分,设置全局单元尺寸为0.02,刚性端头设置全局单元尺寸为1,单元类型选择六面体单元C3D8R六面体单元,钢筋笼采用T3D2三维桁架单元。异形柱各个部件的网格划分如图4所示。
图4 异形柱网格划分Fig.4 Grid division of irregular columns
将参考文献试验数据[11]与所得模拟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2个柱的有限元模拟的结果和试验结果极限承载力的误差值介于10%左右,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较合理。
以A为代表的CFRP布加固前后的的应力云图变化趋势如图5所示。
由图5可知:CFRP布粘贴层数对试件承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即随着CFRP布粘贴层数的增多,异形柱达到极限承载力的过程变得缓慢。
荷载-挠度曲线如图6所示,由图6可见:随着CFRP布粘贴层数的增多,试件的极限承载力提高,试件的最大变形增加,CFRP布粘贴层数的增加提高了混凝土异形柱延性。
图6 荷载-挠度曲线Fig.6 Load-deflection curve
不同CFRP布粘贴层数试件的承载力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CFRP布粘贴层数试件的承载力Tab.3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test piece with different CFRP cloth layers
从表2可知:
(1)对于等肢异形柱,当CFRP布粘贴层数分别是1层、2层和3层时,试件的极限承载能力分别提高10%、19%和28%;对于B组试件不等肢异形柱,当CFRP布粘贴层数分别是1层、2层和3层时,试件的极限承载能力分别提高12%、22%和36%;对于C组试件,当CFRP布粘贴层数分别是1层、2层和3层时,试件的极限承载能力分别提高14%、24%和41%。
CFRP布加固后试件的极限承载力有明显的提高,原因是CFRP布在受拉区的粘贴,提高了构件受拉区的抗拉能力,延缓了受拉区钢筋发生过早的发生屈服,从而引起整个试件破坏,充分发挥了混凝土抗压能力。
(2)对于等肢异形柱,粘贴CFRP布层数与极限承载力的提高幅度近似呈现线性关系,CFRP布增加1层、2层和3层时,极限承载力提高幅度分别为0.10、0.19和0.28;对于不等肢异形柱,粘贴CFRP布层数与试件极限承载力提高幅度呈非线性关系,对比等肢异形柱,其极限承载力提高幅度和提高幅度的增长速度较大。
究其原因是:肢长比越大,其受拉区CFRP布、钢筋两者的抗拉特性发挥的越充分,CFRP布对承载力提高的幅度越大,所以CFRP布对肢长比较大的钢筋混凝土L形柱的加固效果较为明显。
本文利用有限元理论分析了CFRP布粘贴层数对CFRP布加固钢筋混凝土L形柱力学性能影响,得到了以下规律:
(1)CFRP布粘贴层数对提高试件承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CFRP布粘贴层数越多,异形柱达到极限承载力的过程变得越缓慢。
(2)随着CFRP布粘贴层数的增多,试件的极限承载力提高,试件的最大变形增加,即CFRP布粘贴层数的增加提高了混凝土异形柱延性。
(3)对于等肢异形柱,粘贴CFRP布层数与极限承载力的提高幅度近似呈现线性关系;对于不等肢异形柱,粘贴CFRP布层数与试件极限承载力提高幅度呈非线性关系,且其极限承载力提高幅度的增长速度较快。
(4)在受拉区CFRP布粘贴能提高构件受拉区的抗拉能力,延缓受拉区钢筋过早发生屈服而引起整个试件破坏,从而充分发挥混凝土抗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