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全名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马克思关于博士论文的准备工作是从1839年初开始的,论文的写作大约在1840年下半年,于1841年3月底完稿,4月6日寄给耶拿大学哲学系,并于4月15日,在本人未到场的情况下,以这篇论文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初涉这篇文章,我们必须得明确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思想。
德谟克利特(约前460~前370),古希腊人,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在古希腊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物理学方面,他主张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充实而不可割裂的,没有虚空存在、数量无限,不能为感官所感知。而原子间在形式上的形状、相互关系上的次序和方向上的位置的区别使得原子能够生成其他事物。在宇宙生成论方面,德谟克利特所描述的宇宙的生成过程——在无限的虚空中,许多不同形状的院子彼此聚集在一起,产生的一种漩涡运动。同时,他断言“万物都根据必然形成”。在认识论方面,则有 “影像说”和“约定论”,在伦理学方面,他认为灵魂由精细的球形原子构成,是一种火或热的东西。另外,他主张精神上的愉快要高于肉体上的快乐,而幸福就是灵魂的安宁,人们通过克制自身的欲乐,淡泊名利,就能够幸福。
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前270年),古希腊哲学家、无神论者,伊壁鸠鲁学派的创始人。在物理学方面,伊壁鸠鲁认为神存在于世界之外与我们无关,其最核心的观点就是他承认原子有偏斜运动,同时他承认了偶然性的存在。在准则学方面,伊壁鸠鲁认为判断真理的标准有三:感觉、预见和情感。在伦理学方面,伊壁鸠鲁认为一个人要想获得灵魂的安宁,享受人生的幸福,就必须认识宇宙自然的本性,而他的物理学和准则学方面的想法就是为了达到他思想的核心与目的——伦理学。他认为如果有人觉得感觉欲望可以给他带来最大的幸福,他尽可以去追求感觉欲望的满足,他也强调精神上的愉快要高于肉体上的快乐,但是人是要付有道德感的,有些事情可以取决与我们的意识自由,但并非所有事情。
我们不难发现,青年马克思是通过对传统观点的驳斥,即对伊壁鸠鲁哲学的偏见而设想写作这篇文章的。在这篇论文的开始,青年马克思旁征博引了科塔、西塞罗和普鲁塔克的观点,甚至援引了教会的态度,论证了在近代作家眼里,伊壁鸠鲁作为一个哲学家,仅仅是德谟克利特的剽窃者,而他二人的自然哲学完全可以等同起来。然后,马克思就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等同起来,发现了三点困难:
1.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在关于科学的可靠性和科学对象的真实性的理论简介上有差别。德谟克利特是个怀疑主义者,他认为感性现象是主观的家乡。真实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其余的一切都是意见和假象。“感性知觉”就是“理性”。而伊壁鸠鲁却是个独断主义者,他把感性世界变成客观现象,同时他断言,他赞成同样的原则,却并不主张把感性的质看作是仅仅存在于意见中的东西。
2.德謨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关于科学的可靠性和科学对象的真实性的理论简介上的这种差别,体现在这两个人不同的科学活动和实践中。在德谟克利特的科学活动时间中,一方面求知欲是他不能平静,另一方面对真实的即哲学的知识的不满足,迫使他远行。而伊壁鸠鲁在哲学中感到满足和幸福,他从未有过任何教师,他为自己是一个自学者而自豪。
3.考察一下表现思想同存在的关系,两者的相互关系的反思形式上看,德谟克利特使用必然性,伊壁鸠鲁使用偶然,这种差别的主要后果表现在对具体的物理现象的解释方式上。
这三方面的困难,使马克思感到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两人虽然都主张同一种学说,但是两个然却是处处彼此对立的,不得不使人生疑,引人深思去探讨二人自然哲学间的具体差别,从而引出了论文的第二部分。
从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的个人简介可以发现,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属于早期的希腊多元论哲学家,而伊壁鸠鲁属于晚期希腊哲学伊壁鸠鲁派的创始人,二人思想的活跃期相距近百年,在这一百年间,希腊社会经历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位圣人的改造,不管是哲学还是科学,在很多的领域都有了显著的进步,使得伊壁鸠鲁时期的社会背景与德谟克利特时期的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造就了伊壁鸠鲁虽然赞同德谟克利特的学说,却又与之处处对立。另外,古希腊哲学的一个顽疾,就是当古希腊哲学深入事物内部,试图说明构成自然的元素和结构时,这些问题实际上应该用自然科学来解决,至少需要科学工具和手段的支持,而这恰恰是希腊自然哲学所无法满足的条件。所以,至少来说经过了上述三大圣人的推动,伊壁鸠鲁时期的希腊科学比德谟克利特时期的要先进一些,但仍然无法满足希腊自然哲学的需求。仅根据二人在自然哲学上的观点,我认为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是建立在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观上的再发展和再完善。
总之,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有着很大的不同,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这只是作为一个例子,通过揭示他们之间的本质差别,来纠正人们轻视和曲解对伊壁鸠鲁等希腊后期哲学根深蒂固的偏见,从而寻找黑格尔以后哲学发展的方向。
作者简介:喻晨玲(1994—),女,汉族,江西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