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伦理政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18-08-29 11:00赵宇婷
北方文学 2018年23期
关键词:当代意义孔子

赵宇婷

摘要:儒家伦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自己伦理思想体系的伦理学家,他的伦理政治思想是中华民族道德伦理思想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孔子的伦理政治思想对我们当今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传统文化自信、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伦理政治思想;当代意义

一、孔子伦理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孔子思想的根本特征和核心思想是“仁”。由“仁”为出发点,展开了一系列的道德规范体系如:“民本”、“中庸”、“忠孝”、“和合”、“利义”等。

(一)仁

《论语》中讲“仁”这个概念达到109次之多,可见“仁”的核心地位。孔子把“爱亲”规定为“仁”的本始,“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就是阐述出血缘里的亲子之爱是人之本性,是最深厚最真实的情感。随后孔子又将“仁”由“爱亲”而推至为“爱人”。不仅仅是爱自己的亲人,也要爱众人。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中“泛爱众”就已经将“爱亲”这个境界提升到“爱众”的高度。如何使“仁”德于天下,孔子提出恭、寬、信、敏、惠是“仁的德目,是体现“爱人”的具体要求。同时,孔子又提出“忠恕”是作为实行“爱人”原则的根本途径。孔子没有直接解释忠恕的含义,但是《中庸》中说过:“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欲,亦勿施于人。”即“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由此可见,孔子提出的“忠恕”之道实际上就是爱人的方式方法,通过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体谅来达到爱人,从而达到“仁”的境界。

(二)礼

孔子所说的“礼”不仅是一种规章制度,也是一种道德规范。为了达到“仁”这一最高境界,必须以“礼”来规范之。“礼”本身具有“和”的结构性功能和价值属性,用伦理学的术语来说,“礼”内涵着“和”的制度伦理。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孔子还认为“礼”是人们道德情感和道德理性的基础。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要实行“爱人”原则而成为仁者,必须节之以礼。

(三)忠恕

忠恕作为一项道德规范,它的基本要求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忠恕之道,从字面理解即忠之道,恕之道。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这段话据朱熹注,忠是尽自己的心去待人叫做忠,推己及人叫做恕。可用孔子的原话理解的是“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即以自己的心去换取别人的真心叫做忠。自己想要立身,就要帮助别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就要帮助别人通达。这是实行“爱人”的一个基本手段。而“恕”之道即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即我不要别人这样对待我,那么我就不要这样去对待别人。孔子的待人处事之道的伦理思想对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四)义

在孔子的伦理体系中,义也是一项重要的道德规范。他多次提出义与利的关系。“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孔子说:“君子以义为质,礼仪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在他的眼里,道德的价值是高于物质的利益,精神需要是重于物质需要的。义气二字常见于《论语》之中。但是孔子绝非只看重义而不重利,也不是为了精神需要而抛弃物质需要。他在(《论语·述而》)中指出:“富贵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这就是说,只要是不违反天理的事情,就算赶马车可以挣钱我也会做,但是,如果是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取财富,我不会去做这些事。孔子主张的并不是单纯的义,而是在义与利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去选择义。诚如“见利思义”一词所意。

二、孔子伦理政治思想的当代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召开,明确提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信心对于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都至关重要。同样,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孔子的伦理政治思想有其精华的部分,我们应该看到孔子伦理思想对中华进程的有用性。

(一)孔子伦理体系有利于贯彻文化自信的战略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18年政府报告中也指出:“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基因,是国家、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文化自信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激发,与国运、民魂紧紧联系在一起。文化强国的战略不是一时兴起提出的,而是历史证明过,经实践检验过的真理。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根基,根基不稳,大树也不会稳。要想实现文化自信,我们必须坚信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正确的、是古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不输于任何西方文化的底气。

(二)孔子伦理体系有利于我国的大国外交政策

中国对国际关系的主张,一直秉承“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并且彼此坦诚相待,诚信交往,同时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的态度。中国向来反对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不平等的国际关系,一贯主张不同文明不分高低优劣,平等相待、兼收并蓄的文明观念。习近平多次提出,中国致力于同世界各国一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不得不说,这样的指导思想无不来自于(《论语·为政》)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推行德政,才是正确的治国之略,也是正确的外交方式。“德不孤,必有邻”的阐释也是如此,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随而行。

(三)孔子伦理体系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问题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问题。孔子的一系列道德衡量标准、原则、规范为人们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方向。其中孔子伦理思想中的一点义利观也是经久不衰的真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也是说明君子在真正的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面前,会选择集体利益。这同时也是思想道德建设中弘扬的集体精神。

(四)孔子伦理体系有利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展开

习近平多次深情感慨,扶贫始终是他花精力最多的一项工作内容,几千万贫困人口始终是他心中的牵挂。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也是一项检验为民情感和执政价值的工作。“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这是习总书记在《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中所引用的话。可见扶贫不仅仅只是领导人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而是领导人必须要有的同理心。孔子的仁爱思想体现无疑,他强调国君要以德治国,就会得到臣民的拥护。“爱人”也得“爱民”。准确地掌握民之所需、民之所向,才能实现精准脱贫。扶贫不能仅仅作为例行公事的工作,而是实现有尊严的帮扶。

参考文献:

[1]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罗国杰.伦理学名词解释[M].人民出版社,1984:68.

[3]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刘艳娜.简论孔子的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哲学文史研究,2015(09).

[5]徐红林.儒家政治伦理思想架构及其现代价值[J].武汉大学学报,2015(02).

猜你喜欢
当代意义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浅谈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认识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与弗洛姆自由观比较
从中医药文化看中医药的普世价值
邓小平“北方谈话”及其当代意义再审视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