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裕鸿
摘 要:在城镇现代化过程中,为外来务工者提供坚实有力、均等便利的阅读服务,有利于增强外来务工者在城市生活的获得感。本文将以深圳市宝安区图书馆在外来务工者阅读服务工作为例,总结外来务工者阅读服务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外来务工者 阅读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6-00-02
前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的外来务工者成为数量庞大的一个群体。在他们投身城市的社会经济建设,深度融入城市生活的同时,当地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外来务工者群体的文化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保障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人员流动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区域以及留守妇女儿童较为集中的农村地区,配备必要的设施,采取多种形式,提供便利可及的公共文化服务。
近年,外来务工者的阅读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界的热点话题。在外来务工者较多的珠三角地区,当地公共图书馆均有专门的面向外来务工者阅读服务举措。例如,东莞图书馆推出书图书流动车以及图书馆 ATM 借还书服务,广州图书馆为外来务工人员长期开展的爱心电脑俱乐部系列培训,让外来务工者可便捷地享受到均等化的服务。
据2017年统计数据,深圳市宝安区实有管理人口534万,其中户籍人口50万,流动人口484万,是名副其实的外来务工大区。为广大外来务工者提供优质温馨便捷的阅读服务,是深圳市宝安区图书馆长期关注并积极探索实践的重要工作。本文将以宝安区图书馆实践为例,从场地和资源保障、借阅服务保障和读者活动保障三个方面,探讨外来务工者阅读服务的策略。
一、外来务工者阅读服务的场地和資源保障
自改革开放初期,宝安区图书馆就一直承担着对广大来深建设者的文化服务职责。宝安区图书馆始建于1983年,前身是“宝安县图书馆”。1993年正式更名为“宝安区图书馆”,1993年7月,宝安区图书馆旧馆馆舍启用,面积8119平方米。旧馆位于宝安老城区文化中轴,直至2018年闭馆升级改造之前,服务广大市民25年,累计接待读者超过2000万。
为了进一步提升宝安区文化服务水平,2013年底,以高标准建设的宝安区图书馆新馆正式开放服务。新馆面积4.8万平方米,建筑规模在国内县区级图书馆中位居前列。馆内设有阅览座位1191个、异形椅座席380个、报告厅座席440个,读者用计算机终端187台,宽带接入300Mbps,专用存储设备容量80TB。设立少儿图书馆、报刊阅览室、盲文阅览室、24小时自助图书馆、青少年阅览室、玩具图书馆、外文馆、图书借阅区、工业技术图书阅览区、数字服务与体验区、参考与专题服务区、港澳台和外文阅览室等20余个全开架式文献阅览室,以及书画研究室、视听室、报告厅、多功能活动室和自修室等功能室。宝安区图书馆新馆自开放近5年来接待读者逾800万人次,为宝安区广大外来务工者打造了在生活、工作以外的“第三空间”。
在打造区级图书馆成为辖区文化地标的同时,宝安区图书馆还建立起覆盖全区的“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为全区外来务工者构建精神家园。自1998年宝安“百村书库”项目开始,20年间,宝安区图书馆不断探索和完善全区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先后实施“劳务工直属分馆”、“社区阅读中心”、“图书流动服务点”等项目,把公共图书馆服务延伸至基层,覆盖至外来务工者生活、工作的地方。截至2017年底,宝安区建有公共图书馆97家,其中区图书馆1家、区图书馆直属分馆8家、街道图书馆5家、社区阅读中心38家、流动服务点7家、社区图书馆38家。截至2017年底,全区公共图书馆馆藏总量达355万册,人均文献馆藏量1.25册件,年均新增图书26.8万册,数字资源总量18.45TB。
此外,为了更好地提升基层图书馆服务质量,2017年9月宝安区正式出台了《宝安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方案》。按照该方案,宝安区将在全国率先实行县区级公共图书馆紧密垂直型总分馆制。具体地说,即以区图书馆为总馆、街道图书馆为分馆、社区阅读中心为基层服务点、流动服务和集体借阅服务点为补充的三级紧密型垂直管理模式,实现全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统筹规划,经费统一安排,人员统一管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通借通还,读者活动联动开展,实施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数字化、一体化。
二、外来务工者阅读服务的借阅服务保障
文献借阅服务是图书馆的基础性服务之一。有调查指出,外来务工者借阅率相对本地读者较低,其原因在于存在借阅“成本”较高,包括借阅押金较高(金钱成本)、图书品类缺乏针对性(阅读成本)、图书资源无法就近外借(获取成本)。为此,宝安区图书馆通过一系列措施,大力降低借阅“成本”,让外来务工读者能够更加便捷地借阅文献。
第一,实施免押金借阅。此前,如需宝安区公共图书馆外借图书,读者必须办理实体读者证,并缴纳一定数额的押金(50元或100元)。尽管读者证押金在读者退证时可全额退还,但对于价格敏感的外来务工者来说,押金的存在仍会影响他们的借阅意愿。有鉴于此,在2013年5月,宝安区图书馆在深圳地区率先推出名为“励读计划”的免押金借阅服务。市民凭二代身份证可直接开通文献外借功能,无须缴纳押金,并且每张身份证最多可免押金外借5本图书。免押金借阅进一步推动了借阅“零门槛”,提高了外来务工者的办证和借阅意愿,进而提升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自励读计划实施以来,新增读者证数量年年递增,免押金证比例不断扩大,在2017年新增读者证中,免押金证占比达65%。
第二,按需采购并积极推荐图书资源。通过复盘年度借阅数据,以及在一线服务时对读者借阅需求的了解和观察,发现宝安外来务工读者偏爱的图书类别有现代小说、计算机技巧和外语学习类。为此,宝安区图书馆近年加大了文学类(I类)、工业技术类(T类)以及语言类(H类)图书的采购量,并通过制作“每月馆藏推荐”小册子和在阅览区设置“热书榜”、“新书专架”等方式,对相关图书进行推荐。
第三,开展集体借阅和送书下乡。企事业单位、工厂为丰富职工精神生活,常设有职工图书室等员工读书学习所用,但这些图书室的图书品类单一,且更新频次低,资源整体质量不高。为此,宝安区图书馆面向区内企事业单位和团体提供集体借阅服务,通过批量外借图书至外来务工者所在单位,让打工一族的阅读资源更丰富。集体借阅证由单位申办,每次可最多外借500册图书,借期为365天。另外,宝安区图书馆还通过“送书下乡”的形式,满足外来务工者子女的阅读需求。
三、外来务工者阅读服务的读者活动保障
在加强传统的文献流通服务工作外,宝安区图书馆充分发挥场馆的文化阵地作用,举办形式多样的读者活动,进一步满足外来务工者的文化需求。
一是打造“宝图星期讲座”活动品牌。自2004年起,宝安区图书馆在深圳公共图书馆中率先独立主办公益性讲座活动“宝图星期讲座”,活动举办至今15年,开展场数超过1000场。讲座主题涵盖时政经济、历史人文、科技创新、文学艺术、家庭教育、健康养生、职场规划、摄影技巧,。作家余华、时事评论员何亮亮、金牌主播胡一虎、历史学家孙立群等专家学者登坛开讲,充分照顾了外来务工者多层次需求。
二是建立了丰富的少儿活动品牌阵线,为外来务工者提供家庭教育亲子互动平台。目前拥有“图图姐姐讲故事”、“少儿读书会”、“爱阅小课堂”和“少儿英语乐园”四大少儿活动品牌,年均开展相关活动超过70场。另有小小馆员体验日、阅读推广进校园等活动,培养学龄儿童的阅读兴趣。
三是开展多元化的公益外语培训。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学习外语一直以来都是打工一族的“刚需”。宝安区图书馆早于1995年创立“宝图英语角”,并于2004年升级为“宝图英语沙龙”,邀请外籍教师到馆,以讲座形式分享欧美社会、经济、人文历史等内容,推动市民学英语。2016年,推出德语和西班牙语公益教学项目,进一步丰富了外语培训活动品类。
四是线上线下开展读者入馆教育。每月两场“闻书香识宝图——图书馆导览日”活动,为读者介绍场馆基本情况、入馆须知、资源及服务情况等基础服务内容。实施了馆藏资源推广项目,开展优秀馆藏、优秀电子图书推介和数字资源现场培训。
五是把优质活动资源送到外来务工者身边。在全区各街道开展“关爱劳务工”系列专场讲座,邀请心理医生、职业咨询师、企业高管和大学教授等到辖区企业、工厂和学校为劳务工群体开讲养生保健、情绪调节、职业生涯辅导、服务礼仪、教学指导等与职工日常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主题。
结束语
公共图书馆开展外来务工者阅读服务,为外来务工者创造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平等便捷地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文献资源和活动资源,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也有助于增强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获得感和归属感。从宝安区图书馆的具体实践可以看出,坚实的保障条件、精细化的服务,以及从需求出发打造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是公共图书馆开展外来务工者阅读服务的有效策略。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公共图书馆的支持力度,对场馆建设和资源建设予以保障,公共图书馆工作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务实创新,不断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为广大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一个温暖的文化之家。
参考文献
[1]李晓辉.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的實现——以东莞图书馆实践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11)
[2]李晔,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实践探索——以广州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界.2016(3).
[3]傅爱红.量体裁衣——图书馆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