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沫
微经典
我教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用黄磊唱的《背影》导入新课,歌词是这样写的:
火车就要开了
我就要走了
离别就要来了
话怎么说呢
眼看天气秋了
叶子在哭了
转身是背影了
你就进了往事了
我知道这以后
以后的以后
可能再见不到你了
只是那时候
极不愿意承认这念头
于是你转身后
转身了以后
那背影在这么多年以后
还能够鲜活的
在我的眼眶中微微颤抖
微微颤抖……
时隔一天交上来的同学日记中,我收獲了这样一首小诗:
随笔就要交了
我就要惨了
话怎么说呢
眼看时间晚了
本子在哭了
转身是背影了
你就进了语文办公室了
我知道这以后
以后的以后
可能会挨骂挨板子了
只是那时候
极不愿承认这念头
于是你转身后
转身了以后
我就开始奋笔赶随笔了
只是那该死的随笔
还剩多少字
在我眼中鲜活的
微微颤抖
读到这首小诗,我乐了。这首仿写的小诗,写出了作者没能按时交作业时的忐忑心理,我甚至看到了作者眯着小眼睛偷看我背影的“绝望”,我还读出了他企图逃过惩罚的侥幸心态!这么有悟性的同学,不好好写作,真是浪费了。(猜猜看,我最后是怎么处理这位“偷懒”的同学的?)
这个小故事中,暗藏着一种写作能力——仿写。“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实我们一直有句子仿写,它是我们试卷中经常出现的考点。我们的句子仿写能力,是跟着课本经典开始的。
你一定记得课本中的这个句子: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你也一定还记得课本中的这个句子: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不仅是经典的句子,还有经典的段落,相信你也能张嘴就来: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这些经典句段,像老朋友一样,兜兜转转着和我们分别、相遇,但每一次遇见的场合,都会让我们会心一笑地在心中默诵。我们脑海中这样的经典越多,你会发现,我们写的文章就越丰富,因为这些经典不经意就化作了我们思维的一部分,随时准备跳出来拥抱和滋养我们。
然而,更多的经典不在课本之中而在课本之外,至今让人津津乐道,为之折服。举一个例子,英国最著名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传世之作《王子复仇记》的主人公哈姆雷特在他内心充满疑惑、痛苦时说过一句特别有哲学意味的话:生存或者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来看看我们可以怎么仿写:
甲:坚持还是放弃,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乙:怨恨还是宽恕,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丙:争抢还是退让,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丁:幻想还是现实,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再看看这个仿写的升级版:
对于我来说,沉淀还是浮躁,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拾起还是忘却,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面对还是逃避,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正是事情的两面性,值得我去思考回味。(杨孜典)
对于一个游子来说,留下还是离开,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对于一个苦恋的少女来说,坚持还是放手,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对于一个寻找机会的年轻人来说,放弃还是等待,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思考会让人类有不同的经历,带来不同的结果,只有思考才能带给人类这样至高无上的体验。(郑斯媛)
一个擅长模仿的学生,一定是一个有着学习敏感性的学生,也一定是一个有着创新精神的学生。来看看我们今天的微话题吧。
微话题:
我们向经典致敬,从句到段到篇章;我们向经典致敬,从仿写到超越。请你熟读刘禹锡的《陋室铭》,然后仿照它的格式,把你的书斋名故事改写成一则小小的铭文吧(100字左右)。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微盘点:
烟不在浓,有雨则奇。水不在清,有船则行。斯是陋轩,惟书益多。小河点青绿,柳色入眸青。看书有古今,阅读无中西。可以品清茶,鏖战于黑白之间。无城市之嘈杂,无寒窗之劳心。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吾曰:心中有江南,有轩名江南。
(海南省海口市五源河学校·胡冉儿)
如果你有读“微写作”系列的上一期,你会知道小作者为自己的书斋取名“江南轩”,她在书写自己的书斋名时寄情了自己对江南风景、江南生活的向往。江南有什么?有烟雨空蒙,小桥流水映柳绿。作者在仿写铭文的时候仍然没有丢掉这些江南特色,不仅如此,她还将自己取名的本心和读书的本心在这短短的百余字间表现了出来。第一次这样尝试仿写古文,不知道有没有让小作者找到自己喜欢的江南古风之感呢?
书不在多,有品则名。室不在大,有名则灵。吾有斗室,仿陋室起名。可以为“金屋”,以书藏娇名。可以名“岛屿”,以爱书为名。尤爱歌曲名,酌以“花满楼”。入此门为友,冷暖皆入喉。风雪添做酒,把盏说从头。梁钰笑曰:“此名妙哉,自在桃源!”
(海南省海口市五源河学校·梁钰)
小作者是个性格豪爽的女生,写起小古文来也是个性十足,不拘泥愛张扬。虽然我觉得现如今叫“花满楼”的更像是酒店包厢用名(比如紫光阁),但小姑娘心性活泼,自是不拘一格。有书有歌有酒,这样快意的人生,带着几分理想主义色彩,确是“自在桃源”。
屋不在大,有墨则馨。书不在多,有蕴则精。斯是简室,惟书司南。司南坐青石,阅书位小阁。谈笑有益友,往来无顽童。可以指方向,游书山。无世俗之纷扰,无旁人之谄谀。古代古林堂,近代饮冰室。若兰云:无司南不明。(尹若兰)
“司南”本是中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小作者已经跳脱出此物的实用价值,赋予了它指引人生方向、明确行事准则的意义。以司南为书斋名,是一个雅名,以司南为精神指引,“惟书司南”可以看出小作者对阅读的喜爱之情,是一件雅事。而“无司南不明”,则算得上是小作者托物言志的良苦用心了。
人不在貌,有趣就行。书不在厚,有理就灵。斯室纳幻,爱科幻为名。狂想上太空,闲谈纳幻阁。谈笑有奇趣,往来无闲云。可以随心之所想,穿越古今。无教训之乱耳,无作业之劳形。西有凡尔纳,东有刘慈欣,吾曰:无问西东,俱在纳幻阁。
(海南省海口市五源河学校·程馨乐)
小作者是个科幻迷,书斋名叫“纳幻阁”,小作者在科幻书籍中天马行空,找到自己的阅读兴趣,随心所欲到忘记了长者的教训、作业的繁重,可见作者的沉迷。小作者阅读的面也很广,有涉猎所有科幻书籍的愿望,这种愿望不是“无问西东”的狂妄,而是“无问西东”的心无旁骛。
虽然这次微写作是在已有的书斋名写作基础之上进行的,但从以上的铭文仿写来看,同学们的潜能真是无限的大啊,每一则都仿写得似模像样,颇有章法。
有同学会说,老师,你今天还没有教我们经典仿写的方法呢?不对哦,你再回过头来看一看,仿写的方法是什么呢?首先,要有大量的阅读和背诵,诵记经典是经典仿写的源泉,随手拈来要有基础的;其次,经典仿写需要不断地尝试,从句到段再到篇章,都是可仿写的例子;最后,经典仿写要来自于经典又不拘泥于经典,只有这样才能慢慢培养出自己的写作个性,仿写化用,自成文章。
微口诀:
最后我们盘点一下今天的学习要点吧。
(微)写作不是乱涂鸦,记录生活有方法
选材切忌面太宽,化繁为简是妙招
素材分类品三味,情怀趣味耐思量
斗室一方有雅号,学海无涯书作桨
经典仿写妙化用,书室有铭化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