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楚红 严春华
摘 要:青龙寺以其独特而绝佳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禅教义理成为唐代许多文人墨客游览咏叹的对象,至今遗留下来的青龙寺诗歌,强烈地反映了长安丰富的文化意蕴。文章从《全唐诗》着眼,对青龙寺詩歌文本进行仔细全面地解读,揭示了其交游、咏寺、咏怀、咏禅、赠答方面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关键词:青龙寺;诗歌;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更是佛寺诗繁荣时期。据统计,共计一百六十多位唐代诗人在长安佛寺中留下了近六百首佛寺诗歌,数量位居全国同题材诗歌之冠。在这些佛寺诗歌中,咏青龙寺的有45首,仅次于慈恩寺。至今遗留下来的青龙寺诗歌,强烈地反映了青龙寺独特的风景、深厚的禅教义理和长安丰富的文化意蕴。
青龙寺位于西安东南郊铁炉庙村北高地上,即唐长安城的新昌坊南隅。北靠高原,前向南山,东接城墙,南临延兴门大街,地势高敞,当时名为“乐游原”,为长安城内风景区之一。该寺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28年),原名灵感寺,唐睿宗景龙二年(公元711年)改名青龙寺[1]。
青龙寺诗歌在《全唐诗》中的数量有45首,这些诗歌大都是当时活跃于文坛上的诗人倾心所作。有咏叹青龙寺僧院的,有借青龙寺景色抒发个人情怀的,还有和好友一起在此交游的等。创作者中,按个人身份来说,以寺院外的诗人居多,寺僧则以无可最为突出。按创作时期来说,中唐时期的诗人创作数量最多,有29首,其中白居易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一人创作了5首青龙寺诗歌;李端紧随其后,创作了3首诗歌;刘得仁、贾岛则分别写了2首青龙寺诗歌。唐代中后期时的诗人大都在仕途上不尽如人意,故将情感寄托于诗歌中抒发出来,这也导致了五言诗在中后期发展较快,形成了青龙寺诗歌以五言为主的特色。
青龙寺诗歌的内容分为交游、咏寺、咏怀、咏禅以及赠答这五大方面。诗人或是相约好友上青龙山游玩,或是咏叹青龙寺的景色,或是借宿青龙寺时抒发自己的感想,或是因青龙寺中大师的佛理讲解而有所感悟,又或是与友人之间的相互赠答,这些都让青龙寺诗歌的内容十分充实。
1.交游
青龙寺位于长安之东南,北靠着高原,向前正对南山,为俯瞰美景之地。如此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喜欢结伴交游的诗人常常到青龙寺游玩,而众多诗人在齐聚时也常常是游必有诗。
结伴同游寺院是长安文人在佛寺中最常举行的集会活动,青龙寺作为长安境内香火旺盛的寺庙之一,自然成为游览的上选。王维的《愚公谷三首(青龙寺与黎昕戏题)》“愚谷与谁去,唯将黎子同”[2]表明作者与好友黎昕的交游;李益的《与王楚同登青龙寺上方》“春心断易迷,远目伤难遍”[3]表明作者与好友王楚一同登上青龙寺;白居易的《和钱员外青龙寺上方望旧山》“共道使臣非俗吏,南山莫动北山文”[4]表明作者与好友钱徽的交游;等等。寺院同游是长安文人培养友情的重要方式[5]。
2.咏寺
青龙寺地处长安的东南方,北边地势高峻,南边正对南山,俯瞰风景秀丽。再加上寺内有许多著名的大师在佛法禅理上造诣颇深,许多诗人慕名前来,对青龙寺院的建筑和寺院周围环境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描写,思想上往往是寄寺言志或借寺抒情。
青龙寺诗歌中的咏寺可以分为以下五类:咏青龙寺优美的景色、咏青龙寺独特的地理位置、咏青龙寺院内的建筑、咏青龙寺的周围环境、咏青龙寺院内的植物。
白居易的《青龙寺早夏》“日西寺门外,景气含清和”[6]咏叹的是青龙寺宁静平和的早夏的景色;刘得仁的《青龙寺僧院》中,“此地堪终日,开门见数峰”[7]诗人描写了青龙寺的地理位置的优势;顾况的《独游青龙寺》[8]写的是青龙寺院内的威武宏大的建筑;皇甫冉(一作刘长卿)《清明日青龙寺上方(得多字)》“远近水声至,东西山色多”[9]写青龙寺奇特而绝美的环境[10];而羊士谔的《王起居独游青龙寺酝红叶因寄》[11]就涉及了寺院内的红树以及红叶。
3.咏怀
所谓咏怀,是诗人借由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抒发自己的感想。青龙寺诗歌中的咏怀诗的基调大多是悲凉。作者或因家人被贬谪分离而忧心,或因故人逝去重游旧地而感伤,或因盛世难再而满怀愁绪。
王维的《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心悲宦游子,何处飞征盖”[12]作者被迫和弟弟分隔两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伤和忧郁;耿湋《宿青龙寺故昙上人院》[13](一作司空曙)中,作者借宿青龙寺,回忆与故昙上人的交往,如今却天人永隔,抒发出作者内心的悲凉心境;权德舆的《早夏青龙寺致斋凭眺感物因书十四韵》中,“遗韵留壁间,凄然感东武”[14]反映了再造盛世的艰难以及身处高层的复杂情感。
4.咏禅
咏禅,即以宣扬佛教禅意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或是抒发对佛理禅义感想的诗歌。唐代社会文人的壮志之心普遍强烈,但由于落第的不平,致使很多文人产生了强烈的失意感,于是他们去接近佛教,用佛教中的禅理去排解忧愁[15]。
青龙寺诗歌中的咏禅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概括:一个方面是“万物皆空”,另一个方面是“物我两忘”。
所谓“万物皆空”,即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虚幻的,许多文人在仕途上不尽如人意,空有抱负却无处施展,于是常常在寺院内寻找答案[16]。如王维的《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与裴迪同作)》中禅意的核心,就是“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17]。前十字所写,是指操禅师遥知佛家“万物皆空”的佛理学说,所以王维特地前来向其询问“义心”的佛学之理。在拜谒操禅师之后,疑问烟消云散[18]。
所谓“物我两忘”是指忘掉生活中的不快,消除世俗妄念,获得佛教悟解,达到人与禅融为一体而兼忘的境界。如岑参的《青龙招提归一上人远游吴楚别诗》云“了然莹心身,洁念乐空寂。名香泛窗户,幽磬清晓夕”[19]这四句诗,达到了清静安详的禅家境界。尽管作者孑然一身,但是这却使作者感觉到快乐和满足,充分体现了作者物我两忘,无欲无求的心境。
5.赠答
所谓“赠”,是作者自己先写诗给别人,“答”则是别人就赠诗进行回复。青龙寺诗歌中的赠答大多所赠对象明确,但是答诗已佚失[20],或者未被收录在《全唐诗》中。
青龙寺诗歌中的赠答大致包括兩部分:一是应酬交际。此类别的赠答诗大多创作于交际场合中,或用于应诏应制,或用于即席应对[21]。如韩愈的《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中的“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万株红叶满”[22]。白居易的《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宴回过御陌,行歇入僧房。白鹿原东脚,青龙寺北廊”[23]。这些诗的题目就足以验证赠答时所处的应酬和交际。二是表情达意。这类诗歌中作者表达的感情十分细致,赠别的对象不仅是亲人,也有彼此了解的朋友。如无可的《寄青龙寺原上人》(一作郎士元的《冬日寄青龙寺源公》)“何当招我宿,乘月上方行”[24]作者独自借宿青龙寺,夜深人静之时,盼望着能与好友一起同游,可好友却不在身边,便写下这首赠答诗,一诉衷肠。同时,其《秋夜寄青龙寺空贞二上人》中的“夜来思道侣,木叶向人飘[25]”也是如此。因此,赠答诗不但为我们展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更向我们展现了当时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画卷。
1.形式上:题壁诗为主
在青龙寺诗歌中,在寺院中题壁而遗留下来的诗歌占了三分之一。由此可见,青龙寺诗歌是以题壁诗为主,兼之以其他。在寺院住宅、门、墙壁等地题诗是一种流行的风气和时尚。寺院题壁诗是文学传播的一种普遍形式,它扩大了诗歌的影响范围。大致可分为如下类型:
其一,借景抒情。如朱庆馀《题青龙寺》的“最怜东面静,为近楚城墙”[26]。
其二,显现佛理与禅意。如马戴的《题青龙寺镜公房》“禅心方此地,不必访天台”[27]。
其三,落第的不平。如韦庄的《下第题青龙寺僧房》“千蹄万毂一枝芳,要路无媒果自伤”[28]。
2.体裁上:五言为主
青龙寺诗歌在《全唐诗》中有45首,其中34首是五言律诗,2首是五言绝句;3首是七言律诗,6首是七言绝句。根据陈顺智先生对唐朝五言律诗的统计:从初唐至晚唐,五言所占比例越来越重,说明唐代的诗人更加注重诗歌的形式和体裁。经过诗人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五言诗在唐代得到了发展,而到了中后期得到了完善。由于青龙寺诗歌中晚唐诗人的创作居多,所以呈现出五言为主,七言为辅的特点。
3.内容上:深有禅意
既然是佛寺诗歌,青龙寺诗歌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有禅意。但是青龙寺诗歌中很少看到对禅理的直接描述,更多的是将禅思寄予诗思中,优美生动。其中就以寺院禅会听大师讲经说道和诗僧交友为主要方式将禅理融于诗中。
当诗人从内心深处移至禅宗的境界时,他们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烦恼,享受青龙寺院的宁静与清净[29]。刘得仁《青龙寺僧院》亦有描述:“师意如山里,空房晓暮钟。”[30]来到寺院,学佛禅,听高僧讲学,与禅师交谈,是诗人启迪智慧的一种交流方式。曹松《青龙寺赠云颢法师》就描写了高僧宣讲的景象,其诗云:“此地开新讲,何山锁旧房。”[31]
要说和诗僧交友,必须提到的人是“诗佛”王维。王维有很多著名的禅诗,这与他有很多诗僧挚友有很大的关系。王维与长安僧徒多有交往,如青龙寺操禅师、昙壁上人等。王维有《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并序)》[32]诗,他将青龙寺昙壁上人尊称为兄,可见二人交往之密切。再如《夏日过青龙寺褐操禅师》(与裴迪同作)中“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33]。结合自己的宗教经验,通过对诗中场景的描写,使诗意变得虚幻,展现禅宗的魅力[34]。
青龙寺作为唐代长安城内一座香火旺盛的著名寺庙,是文人墨客的常聚之地,其诗歌高度集中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凝聚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对佛寺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1.传播甚广,影响甚大
佛教寺庙为唐诗传播提供了高质量的环境和场所,如诗歌协会、和尚会等。诗僧间通过佛教寺院僧侣之间的督促和诗歌活动来传播唐诗,是唐诗传播的重要途径。此外,很多佛寺还是看戏的场所,钱易在《南部新书》中说:“长安戏场,戏场多集于慈恩,小者在青龙,其次在荐福、永寿”[35]。可见青龙寺寺院内是设有戏场的,并且在当时还极为受欢迎,由此就更加拓宽了青龙寺诗歌的传播途径。
在青龙寺院留下的一些诗中,观察者们有意识地复制和整理墙壁作品,不仅传播原作,有些还附上和作,以扩大其传播范围。历史上较为著名的是王维、王缙、裴迪、王昌龄结伴同游长安青龙寺,一同吟咏赋诗,唱和者众多。这些诗作中都有昙壁上人,是因为王维与昙壁上人是至交好友,加上王维本身深谙佛道,两人常常引经据典,谈论佛理教义,有时王维会带上其弟王缙以及三两好友如裴迪、王昌龄等人参加大师的宣讲会,以禅会友,谈论佛法道义。参加的宣讲会越多,留下的作品越多,除了原始的诗作外,到青龙寺赏玩的游人也会即兴和作。这样一代代流传,让青龙寺诗歌越来越多,激起众多文人墨客争相去青龙寺交游,让青龙寺在长安众多寺庙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其香火也是源源不断,具有十分宝贵的历史价值,影响甚大。
2.融合诗禅,深化题壁
题壁文化虽然不是在唐代兴起,可是唐代的题壁诗却是流传最广的时期。《全唐诗》中45首青龙寺诗歌中题壁诗就已经占了三分之一,这样大规模的进行创造,必然会在当时形成一股潮流,而且这并不包括和者之作。另外,青龙寺诗歌属于佛寺诗歌,既是佛寺诗歌,就必然会带有禅意。随着禅宗意识的不断渗入,禅学向诗歌渗透的情形更加普遍,禅宗思想日益广泛而深远地影响着唐诗创作和唐诗理论的发展,并深深地渗透于唐人的人文精神之中。士大夫之间以习禅、论禅为乐,具有“禅味”的诗篇层出不穷,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作品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凡此种种,逐渐形成了以禅论诗的传统论诗方式[36]。久而久之,题壁文化就这样流传至今。
[1]西安市文物局,西安市广播电视局,西安电视台.西安古遗址[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2][3][4][6][7][8][9][11][12][13][14][17][19][22][23][24][25][26][27][28][30][31][32][33]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5]李芳民.唐代佛教寺院文化与诗歌创作[J].文史哲,2005(5).
[10][15]胡小龙.论唐代诗人寺庙寄宿与诗歌创作[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16]董小伟.例析王维诗歌中的禅意[J].文学界(理论版),2012(5).
[18]王辉斌.论王维的佛教诗[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46-49.
[20][21]陈 露.赠答诗,一种艺术的交往符号[D].广州:暨南大学,2012.
[29]王早娟.唐代长安佛教文学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34]左 钊.唐代佛寺文化与诗歌的传播[D].保定:河北大学,2015.
[35]钱 易.南部新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6]何春图.王维的诗歌与其佛教信仰[D].成都:四川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