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教材资源促进英语学习
———以修订版PEP《英语》三、四年级教材为例

2018-08-29 06:13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18年8期
关键词:儿歌单词文本

周 浩

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在教师对教材的钻研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深入开展教材分析,把握教材的设计理念,熟悉教材的编排特点,了解教材所提供的资源,这些是教师有效利用与开发教材的前提”(教育部,2012)。与此同时,新教材也在对旧教材进行调整与改进后应运而生了。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是深刻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全面、细致、深入地解读教材资源,准确地理解与把握教材资源,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实践。基于上述背景,笔者认为,我们应当以教材中的插图资源、文本资源等为切入点展开资源解读;同时又要基于学情分析,用足、盘活教材资源。

一、解读教材资源,辨晰教学信息

教材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主要凭借。教师应细酌编写者意图,善于从教材中的插图、标题及音像等资源方面去解读、捕捉文本传递的显性或隐性的信息,引导学生去体验、实践、参与和探究,促进其英语学习。

(一)分析插图资源,把握编辑意图

插图是小学英语教材的重要教学资源。修订版PEP教材的单元教学内容是按板块设计和编写的,插图的运用极为广泛,几乎覆盖了单元教学的每个板块。这些插图形象直观、生动有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1.关注示范作用,明确教学目标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相当重要,尤其是在起始年级的规范书写方面,由于英文书写对于刚熟悉中文笔顺和书写习惯的小学生而言是个难点,教师更要多加指导与示范。例如,利用三年级上册 Unit 5 Let’s eat!中Write and say板块的插图(见图1),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规范的英语字母书写方法,为学生书写英语作示范。

图1

图1的上半部分是四线格,教材编写者意在提醒教师在本课时教会学生在四线格上规范书写字母,包括大、小写字母的笔顺和占格。教师先进行示范书写,然后设置书空、描红、抄写辅助和强化字母的书写等任务,帮助学生掌握规范的字母大小写的书写要领。四线格下的26个大小写字母则在提示教师应让学生按字母表的顺序记忆、认读及排列字母。这些隐含的教学目标都是教师需要明白的。

2.加强认读训练,重视循环复现

现以三年级上册Unit5 Let’s eat中 Read and count板块的插图为例(见图2),说明利用插图资源进行单词认读训练的方法。

初看图1,可能认为只是复现了几个与食物、饮料有关的单词。但是,当教师关注到图片上的盘子与杯子时,不难理解教材编写者希望学生通过认读单词先对食物及饮料进行分类,然后再根据盘子下面的一行小图片进行认读单词、用英语数数及填写数字的活动,以此进行二次循环认读训练。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抓住分类、认读等关键要素,关注单词音、形、义及语用的全方位落实,从而实现单词的循环复现,为学生后续阅读核心句子、组句和语篇做好准备。

图2

3.创设互动情境,引导真实交际

在教学动物类单词时,许多教师喜欢利用与动物相关的图片、声音、足迹等创设情境,让学生描述动物的特征,以达成训练语言的目的。

现以三年级上册Unit 4 We love animals的 Let’s learn 板块的插图为例(见图3),说明如何利用教材插图指导学生进行真实交际。

图3

由图3可以发现,教材的编写者在传递另一种训练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灯光在屏幕前做各种手势,呈现相应的动物身影,然后用“It’s...”描述动物,实现真实的语言交际。

4.模拟生活场景,运用核心语言

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语言,发展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王丽春,2011)。如,教师可利用三年级上册 Unit 5 Let’s eat!中Look and match板块插图(见图4),训练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图4

从表面上看,图4只是一个图文配对的认读练习,但是图片上的菜单造型却提示教师在完成词图配对任务后,可以利用餐馆点菜这一生活场景,让学生结合本单元的核心语言:“ I’d like...Can I have some...”进行真实的语言运用。

(二)解析文本资源,提升学习效果

仔细研读修订版PEP《英语》教材会发现:改版后的教材话题凸显、清晰;语境真实,贴近学生实际;文本配图内容丰富、有趣;文字表述地道、完整。教师若能正确解读文本,合理使用文本,定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1.通读文本,围绕话题设情境

创设有效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学习文本,这是每一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的初衷。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在备课中通过广泛听取意见收获了许多教学建议,开始备课了却发现这么多建议要放在一节课里全部施行,显然时间上不允许。而如何进行取舍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于是稍有不慎课堂就成了大杂烩。因此,教师对教学情境的设计要力求始终围绕同一话题展开。在主情境的引导下,设计各环节活动时必须懂得取舍,凸显主题,使所有教学环节在明确的情境中步步推进。

现以四年级下册Recycle 2(见图5)加以阐述。如图5所示,故事的话题是野餐,描述了一群孩子准备野餐及后续在农场分享食物的过程。这条故事线索可以直接用来贯穿于教学始终。而在教学 Let’s learn 及 Let’s talk 板块时,教师面对的有时只是简单的几个单词或话轮,需要自己去设计场景,此时教学内容所属的单元话题可以成为确定场景与主线的重要依托,而同一话题下相关语言知识的有效整合可以增加语言的容量。比如,当教师在教学gloves, sunglasses, umbrella,scarf等服装类单词时,可以结合教材赋予的购物话题,将服装与气候、色彩、场合等结合,让简单的单词教学焕发生活气息。

图5

2.解析文本,依据目标分步骤

仍以图5的内容为例,该图呈现的内容是一节复习课,其教学目标显然不只是让学生读一个故事,还应在阅读的过程中复习重要的语言知识。解析文本是确立语言知识目标的关键。教师需要细读文本,结合本单元知识点,确定该课时的复习目标:复习食物类单词并掌握不同的复数形式;掌握核心句型“Whose...are these/those?Whose...is it?”及其回答等。

在明确目标后,教师可以依托故事主线,将复习任务分解于故事推进的过程中。比如,该故事的第二场景是购物,教师利用热身环节引导学生讨论野餐需要准备什么食物。之后,教师呈现相关单词,并借此组织关于“可数、不可数名词及可数名词复数的不同形式辨析”的归类复习活动(见图6)。学生先独立完成分类任务并在组内核对,之后教师给予反馈,从而完成语言知识点的复习。

Read and group the words.认读下列单词,并为其复数形式分类。

(1)可数名词词尾+s carrots―― ―― ――

(2)可数名词词尾+es potatoes__ __ __

(3)不可数名词 water__ __ __

图6

3.研读文本,挖掘内涵促体验

通过解读文本挖掘文本内在的文化、情感资源,以内涵之美陶冶情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亦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目标。例如,细读图5中的文本,最后一句 Amy 对牛说的 话“They’re Sarah’s Quick! ”就是非常好的切入点。Amy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呢?是要表达“这是Sarah的,快吃吧”,还是“这是Sarah的,快收起来”?一场没有标准答案的讨论,既是教师引导下的语言运用过程,亦能让学生获得人与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体验。

4.细读文本,统筹兼顾注细节

读教材文本,不仅要研读文本内容,还要学会纵览全局,关注文本细节信息。仍以图5为例,文本内容之外还有一些重要信息,如“Read aloud”不仅要求学生阅读故事,还要在阅读后大声仿读与朗读;“Can you act it out?”则隐含了分角色同伴合作表演的要求;还有“FINISH THE STORY!”是在要求教师开放教学,引导学生挖掘 Amy最后的话“They’re Sarah’s!Quick! ”为故事续编结尾。教材页面上的每一个标注、每一项指令都蕴含着编写者的意图,应该成为教师解读文本并从中获取有效教学信息的重要依据。

二、基于学情分析,用好教材资源

教师除解读教材资源,获取教学信息之外,还要站在学习者的立场上充分考虑其需求,对相关资源进行适当的补充、拓展、整合与创新,从而为学生创设广阔的英语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灵活使用语言的能力。

1.打破思维定势,多维利用教材资源

在教师的思维定势中,儿歌资源是用于吟诵的,课文录音资源是用于仿读的。其实,同一资源可以在教学中多次使用,且使用方式可以灵活多变。现以修订版PEP《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4 My home 中 Let’s spell板块的儿歌为例来说明同一教材资源的多种处理方法。

(1)听儿歌,了解描述的是一只怎样的猫。如:One____cat uses two balls.(2) 呈现整首儿歌(见下面页框),学生仿读,集体吟诵。

(3)呈现两只猫,引导学生描述: Two cute cats use three balls.

(4)个别学生看图描述:Six cute cats use seven balls.

(5)教师提示数字,如four cute cats,ten cute cats等,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听指令逐个描述:...cute cats use...balls.进而形成一首新儿歌。

在以上案例中,教材配套的儿歌是为学生熟悉字母组合u-e的发音而设置的。教师没有仅限于吟诵,而是将听力训练、仿读训练、阅读及运用训练合为一体。为了让学生能自如地运用儿歌中所学的内容,教师还很有梯度地设计了教师示范、学生示范、众人参与编儿歌的活动过程。这种灵活的训练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熟悉字母组合u-e的发音,还可以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启发了学生的英语思维。

2.基于学力拔节,分步处理教材资源

小学英语教材中的练习往往图文并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极其宝贵的教材资源。但是,有些练习可能存在难度过大、内部缺乏层次性的问题。例如,下框中的练习要求学生在一组含有11个单词的字母中选出所听到的9个单词。

由于该任务一次性要求完成听音判断、快速筛选单词、辨析发音等多重目标,会使学生措手不及,于是教师做了如下分步处理:

(1)先圈出连续的几个字母中能够组成的单词,完成后核对答案,(见下框)。

(2)完成听音并选择单词任务(见下框)。

(3)小组合作活动:学生四人一组,读以上两个任务中出现的单词,辨析字母u和字母组合u-e的发音,并按读音的不同将单词分为两类:读作[ju:]的以及读作[Λ]的。

教师的分步处理一方面分解了听音辨析练习的难度,让学生更易于完成辨析字母u和字母组合u-e的发音,同时又包含了以下三种教学意图:活动(1)指向单词的正确认读。活动(2)指向听音选择。活动(3)则是一次自读、同伴合作并完成分类任务的学习过程。借助分步活动设计,学生的听力、认读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均能得到有效提高。

3.适度课外链接,拓展现有教材资源

教材提供的内容固然精炼、丰富,但终究不能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求。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选材空间。英语课上,让学生们读一读自己喜欢的话题材料,更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所以,教师要给他们自己选材的权利,拓展现有教材资源。

例如,三、四年级的同学们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Numbers的两首儿歌,教师经过整理、对语言把关后,可以印发给每个学生,在英语课上朗读。儿歌内容如下:

Rhyme 1(儿歌 1,面向三年级学生)

One,two,three,

Let’s sit under a tree.

Four,five,six,

Pick up sticks.

Seven,eight,nine,ten,

Go to Macdonald again.

Rhyme 2(儿歌 2,面向四年级学生)

Eleven,twelve,thirteen,

My room is always clean.

Fourteen,fifteen,sixteen,

On dancing I am keen.

Seventeen, eighteen, nineteen,twenty,

How about having a party?

教学研究表明,诵读儿歌是初学者学习英语最好的方式,对于学习数字尤其适用(张正东,2003)。通过以上两首儿歌,把机械的数字与具体情境结合起来,再加上各自三组尾韵的使用,使这两首儿歌在朗读时富有明快的节奏,学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同时,由于选择的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和效率也是不言而喻的,教材内容也会由一个狭小封闭的系统,走向一个开放包容的大体系。

综上所述,正确解读与合理利用各种教材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在认真研读教材与学生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善于发现身边常见的各种教材资源并及时整理。同时,教师在课前应优化并整合各种资源,精心设计教学,避免教学的程序化。只有对课堂教学有了充分的预设,并及时调整,才能造就精彩的课堂。

猜你喜欢
儿歌单词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单词连一连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看图填单词
睡觉儿歌
看完这些单词的翻译,整个人都不好了
儿歌绝唱
七月的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