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洁, 叶 靖, 张洪英
颈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的常用方法。高灌注综合征(cerebral hyperperfusion syndrome,CHS)是其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本文报道右侧颈总动脉CAS同侧大脑半球CHS的DSA、能谱 CT成像、CT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CTA和MRI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应用宝石能谱CT诊断颈动脉CAS后CHS的应用价值。
患者男,75岁。因反复头晕2年,加重2周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帕金森综合征”病史。
CAS术前2 d常规及磁敏感MRI:DWI序列,右侧颞叶小片状高信号,考虑急性梗死(图1);ESWAN显示正常。
DSA、CAS及普通头颅CT:右侧颈总动脉中远段重度狭窄,最狭窄处约90%,局部溃疡斑块形成(图2①),右侧颈动脉自膨式扩张支架植入(强生 9 mm×40 mm),残余狭窄约15%(图2②)。术中患者出现左侧肢体偏瘫,左眼右侧凝视,复查颅内右侧颈总动脉血流明显增加,大脑中动脉显影良好;右侧大脑半球脑沟见条形稍高密度,考虑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对比剂外渗(图2③)。
图1 DWI序列示右侧颞叶小后状高信号梗死
图3为能谱CT(CAS术后2 d):碘基图示右侧大脑半球碘含量较对侧增加;水基图示较对侧减低,考虑为外渗的对比剂。
MRI(CAS术后2 d):右侧大脑半球皮层多发条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DWI呈高信号(图4),考虑高灌注损伤综合征或急性梗死。
CTP和CTA (CAS术后3 d):右侧大脑半球CBF、CBV较左侧略增加,MTT、TTP较对侧缩短(图5);右侧大脑中动脉未见明显狭窄闭塞(图6)。
图2 右颈总动脉造影
图3 能谱CT
图4 CAS术后2d MRI
图5 CAS术后3 d CTP和CTA
图6 右侧大脑中动脉形态正常,未见明显狭窄
能谱CT以瞬时双kVp为核心技术,在获得混合能量图像的同时,也可得到单能量图像(keV)及基物质图像。基物质图像通常以水和碘作为基物质对,可以进行物质密度成像、定性和定量分析,大大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1]。碘基图对碘特别敏感,直接反映含碘量,而DSA对比剂中主要含碘。CHS征主要是由于颅内血管长期处于低血流灌注状态,血管自主调节功能受损,当狭窄血管经介入或手术治疗后,受累血管突然扩张,血流明显增多,造成血管内皮细胞间隙扩大,小分子量物质(如对比剂)进入血管外间隙,主要病理改变为血管源性水肿;当病变进展,组织间隙内出现血管收缩物质,引起血管痉挛,可造成脑缺血,诱发细胞毒性水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严重,此时小分子和大分子量物质(如红细胞)均能通过血管壁而渗漏至血管外间隙[2],CT都表现为条状、片状高密度影,普通螺旋CT难以区分是由对比剂外渗引起或者由颅内出血所致[3]。目前鉴别方法是重复随访,对比染色通常在24~48 h内消除,而出血则持续数天至数周[4]。此患者术中出现左侧肢体偏瘫,左眼右侧凝视,立即复查颅内右侧颈总动脉血流明显增加,大脑中动脉显影良好,未见动脉狭窄,提示可能为高灌注损伤所致。能谱CT示右侧颞叶、岛叶、基底节区、额叶及顶叶脑沟条形稍高密度,不能确定是DSA造影后外渗的对比剂还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能谱CT碘基图示右侧大脑半球含碘量较对侧增加,而水基图较对侧减低,提示右侧大脑半球脑沟内稍高密度并不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而是外渗的对比剂。当出现颅内出血,提示比较严重的并发症,鉴别两者对患者后续治疗有重要意义。
术后第2天DWI示右侧大脑半球皮层见条状高信号,髓质呈等信号,不能确定是CHS还是脑梗死,而CTP及其相关参数的应用对其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CTP参数包括:CBF、CBV、MTT及 TTP。 CBF、CBV 减低,则预示着星形胶质细胞足板肿胀,造成脑局部血管受压变窄、局部微循环障碍。MTT代表血液到达感兴趣区的时间,其时间缩短代表血流灌注增高。患者术后第3天进行头颅CTP及CTA检查,结果示右侧大脑半球CBF较左侧略增加,MTT、TTP较对侧缩短,提示右侧大脑半球血管微循环正常、血流灌注增高;双侧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中动脉未见狭窄闭塞。结果进一步证实DWI呈高信号的病变为高灌注损伤,为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所以当脑组织DWI呈高信号时,要警惕高灌注的可能,这对于临床医师采用何种处理方式非常重要。
CHS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CAS比较严重和并不罕见的并发症,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CHS的发生率为1%~3%[5]。如果CHS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将会并发脑出血,其致死率为3%~26%[6]。宝石能谱CT多种检查方法的综合应用,为颈动脉支架后CH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非常重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