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心脏疾病病变进展最终导致心功能不全,预后极差。目前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尤其是老年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更大,治疗不及时,心功能不全症状不断加重,对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阻断慢性心力衰竭病情的发生、发展对预后有重要作用。随着对其发生机制的不断认识,临床治疗模式也发生了改变,从单纯的西医治疗方案转向联合中成药治疗。丹红注射液不仅用于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肾病、肝脏疾病等,还对心脑循环系统疾病起到改善作用[3]。丹红注射液能改善CHF病人心功能,延缓心室重构,促进病人康复,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方面具有极大潜力[4]。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心内科2014年4月—2015年12月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51岁~72岁(63.15岁±5.68岁);病程1年~6年(3.38年±1.05年);心功能Ⅱ级23例,Ⅲ级12例,Ⅳ级7例;原发病:肺源性心脏病25例,扩张型心肌病10例,风湿性心脏病7例。研究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50岁~71岁(62.84岁±6.10岁);病程1年~7年(3.42年±1.11年);心功能Ⅱ级22例,Ⅲ级11例,Ⅳ级9例;原发病:肺源性心脏病24例,扩张型心肌病11例,风湿性心脏病7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及心功能分级等基本资料对比,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 ①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符合《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5]CHF的诊断标准;②年龄50岁~72岁,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级~Ⅳ级;③意识清醒,临床资料完整并签署药物同意知情同意书;④全身体格检查无异常,遵医嘱按时服药者;⑤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3 排除标准 ①年龄>72岁或<50岁;②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或急性感染、恶性肿瘤、败血症、全身免疫性疾病者;③对丹红注射液或其他治疗药物存在禁忌或过敏者;④合并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急性肺栓塞及急性心肌梗死者;⑤孕妇及哺乳期女性、癫痫、精神障碍难以配合检查者;⑥治疗依从性差、未按规定服药者。
1.4 治疗方法 研究期间停用其他治疗药物,行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2007》[6]和《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7],两组病人均予以心力衰竭一般治疗,包括去除诱发因素,检测体重,调整生活方式(限钠、限水、营养和饮食、休息和适度运动),心理和精神治疗,必要时可予以氧气治疗。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天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984)每次20 mg,1次/日。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以丹红注射液(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6866),西医治疗同对照组,40 mL加入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输注,每日1次。两组治疗1周为1个疗程,嘱病人停服研究外的其他药物,禁食生冷、辛辣、黏腻食物,同时禁烟禁酒。
1.5 血液指标测定 标本收集:取静脉血(3~5) mL,置于抗凝管中,3 000 r/min离心15 min,收集上层血清或血浆,-20 ℃低温下保存并待检。检测指标:①血管内皮功能测定,包括内皮素 -1(ET -1)、一氧化氮(NO)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采用放射免疫法直接测定血浆ET -1和CGRP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NO含量,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②血清炎症指标测定: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白介素6(IL -6)、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及核转录因子κB(NF -κB)含量,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测定,试剂盒由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③血浆纤维蛋白原(Fg)、D -二聚体(D -D)含量,均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仪器为德国西门子BayerADVI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各指标均由培训的专业人员于治疗前后采血进行测定,完全参照试剂盒要求进行。
1.6 心功能指标测定 采用GEVividE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内径(LV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
1.7 临床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或者心功能分级提高2级以上;有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心功能提高1级;无效:经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无好转或加重,心功能改善未达到1级。
2.1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血浆ET -1含量降低,血浆NO、CGRP含量升高(P<0.05);相对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血浆ET -1含量较低,血浆NO、CGRP含量较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血浆ET -1、NO、CGRP比较(±s)
2.2 两组血清炎症指标比较 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血清TNF -α、IL -6、IL -1β及NF -κB含量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血清TNF -α、IL -6、IL -1β及NF -κB含量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TNF -α、IL -6、IL -1β及NF -κB比较(±s)
2.3 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D -二聚体比较 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血浆FG、D -D含量降低(P<0.05);相对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血浆FG、D -D含量较低(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D -二聚体比较(±s)
2.4 两组心功能指标测定比较 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LVSD、LVDD及LVD水平降低,LVEF水平升高(P<0.05);相对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LVSD、LVDD及LVD水平较低,LVEF水平较高(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s)
2.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与研究组总有效率90.4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慢性心力衰竭为各类心脏病的终末阶段[8],心肌不能有效将血液从心脏排出,全身各个器官处于缺血、淤血以及器官功能失调阶段。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不及时,其心功能不全的表现逐渐加重,是目前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衰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病死率增加趋势,年龄75岁以上者占50%[9]。随着治疗方案不断完善,中药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以丹红注射液为代表,其注射剂所含有丹参酮、丹参酸、丹参酚酸及红花黄色素、红花酚苷和儿茶酚等有效成分,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等功效,较多的临床研究已证实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具有治疗作用[10]。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丹参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局部缺血和再灌注保护作用;红花具有扩张血管,预防血栓,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11]。
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强大的内分泌功能,还是血管内膜的重要组成结构,其产生的内源性物质可以调节血管活性[12]。研究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早期即出现内皮损伤,舒血管因子和缩血管因子失衡与CHF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13],心力衰竭时血浆CGRP浓度降低,导致机体丧失心血管系统重要的保护屏障[14]。血浆ET -1、NO、CGRP水平是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重要指标。宋晓燕[15]研究发现丹红注射液的有效成分可直接作用于心血管系统,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本研究分析,经丹红注射液治疗后血浆ET -1含量较低,血浆NO、CGRP含量较高,且治疗后临床有效率显著升高,说明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微循环关系密切。
TNF -α和IL -6是由单核 -巨噬细胞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通过负性肌力作用,诱导心室重塑,促发心肌细胞凋亡[16]。NF -κB对炎症细胞因子基因具有调控作用,IL -1β能够启动炎症级联反应,促进心肌细胞凋亡和功能下降。研究表明多种炎症因子参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TNF -α及IL -6等炎症因子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17]。丹红注射液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18]。丹红注射液治疗后血清TNF -α、IL -6、IL -1β及NF -κB含量较低,丹红注射液可以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炎症因子进行调节,缓解炎症反应。
临床研究表明,CHF病人存在凝血和纤溶系统失衡,纤溶参数存在明显异常,血液呈高凝状态,并与CHF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高达5%[19]。据报道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CHF,FG和D -D水平降低,有可能改善CHF病人纤溶状况,降低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20]。本研究显示经丹红注射液治疗后,血浆FG、D -D含量较低,丹红注射液有可能降低血浆FG、D -D含量,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纤溶状况。
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可降低纤维蛋白原、TNF -α和IL -6水平,提高心功能。然而本次研究时间、样本数有限,关于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仍需要循证医学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