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怡,刘 颖,汤园园,赵 倩,杨 洁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河北 唐山 063000)
湿疹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多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有色素沉着、浸润肥厚、瘙痒、皮肤干燥等临床表现,病程长,反复发作,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控制瘙痒等症状是治疗的关键[1]。炎症介质及组胺是瘙痒发生的主要诱因,故湿疹患者存在外周血Th1/Th2细胞功能失衡,其中Th1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IL)-2、人γ干扰素(IFN-γ)等,Th2细胞因子包括IL-4和IL-10等[2]。咪唑斯汀属于第2代抗组胺药物,具有较强的抗组胺作用,可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3]。超分子水杨酸是一种新型化学换肤剂,具有抗炎、杀菌及促进皮肤修复的功效,且适用于特应性皮炎、湿疹等慢性炎症皮肤病[4]。本研究中探讨了咪唑斯汀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Th1/Th2细胞功能平衡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纳入标准:符合第8版《皮肤学》中湿疹诊断标准[5];均能正常阅读和听写;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血液疾病或近期感染;恶性肿瘤;对本研究治疗药物过敏;近2周用过抗组胺及抗生素药物。
病例选择与分组:选取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湿疹患者112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56)
对照组患者予咪唑斯汀片(商品名皿治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111,规格为每片10 mg)口服治疗,每次10 mg,每日1次,共治疗 21 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超分子水杨酸凝露(商品名博乐达,博任达生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沪G妆网备字2015006585,规格为每支100 g),外涂在机体皮损处,早、晚各1次,待皮损明显好转后改为每日1次,维持治疗,若出现严重皮肤刺痛、红肿等不良反应,应停止使用,共治疗21 d。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采用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法对患者皮损状况进行评估;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对患者疾病及生活的困扰程度进行评估,根据困扰程度计为0~10分,0分表示无困扰,10分表示极度困扰,困扰程度越重,VAS分值越高。治疗前后,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高速离心后,放入冷藏室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 IL-2,IL-4,IFN-γ,IL-10水平进行检测,ELISA试剂盒购于上海基免实业有限公司,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采用全自动免疫浊度分析仪对患者免疫球蛋白E(IgE)进行检测。
以疗效指数来评判临床疗效,疗效指数=[(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痊愈:疗效指数≥90%;显效:疗效指数60% ~90%;有效:疗效指数20% ~60%;无效:疗效指数不足20%。总有效=痊愈 +显效。EASI评分法:包括苔藓化(L)、红斑(E)、皮剥脱(Ex)、水肿 /丘疹(I)、渗出 /结痂(Es)5 个方面,共计0~3分,无计0分,轻度计1分,中度计2分,重度计 3分。面积大小评分:将身体分为躯干(T)、上肢(UL)、头颈部(H)、下肢(LL)4 个部分,根据皮损所占面积计为无皮疹0分,不足10%为1分,10% ~19%为2分,20% ~49%为3分,50% ~69%为4分,70% ~89%为5分,90% ~100%为6分。EASI总评分为各部位的分值相加。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见表2至表5。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n=56]
表3 两组患者EASI及VAS评分比较(X ± s,分,n=56)
表4 两组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比较(X ± s,pg/L,n =56)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n=56]
湿疹是一种由体内外多种因素所导致的迟发性变态反应,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日常交际造成严重影响。其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认为和生活环境、遗传、患者心理因素等密切相关,其中免疫因素在湿疹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且主要表现为T细胞介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6]。在湿疹及特应性皮炎患者中存在外周血Th1/Th2细胞功能失衡,Th1/Th2细胞亚群通过分泌各自不同细胞因子进行调节,其中Th1细胞主要分泌IL-2及 IFN-γ等,Th2细胞主要分泌 IL-4及 IL-10等[7]。Th1在变态反应中起着免疫调节、促炎作用[8],而IL-4及IL-10具有抗炎作用,湿疹患者IL-4和IFN-γ相互抵制,可调节外周血Th1/Th2细胞功能平衡,当Th1细胞占比较大时表明预后较好,Th2细胞占比较大时表明预后不良,Th1/Th2平衡漂移是机体免疫反应调节的基本方式[9]。故调节外周血 Th1/Th2细胞功能失衡是治疗湿疹患者的有效机制之一。控制或减轻瘙痒症状是现阶段治疗的关键,而白三烯、TNF、白细胞介素及组胺等均可诱发瘙痒发生,故抑制这些因子的水平是众多药物治疗湿疹的共同作用机制之一。
咪唑斯汀是临床治疗湿疹常用的治疗药物,属第2代抗组胺药物,具有抗炎、抗组胺双重活性作用,且其抗炎作用发挥是通过对5-脂氧合酶抑制相关[3]。超分子水杨酸是一种新型的化学换肤剂,湿疹患者由于都存在湿疹样变、色素沉着及瘢痕,而超分子水杨酸可减少炎症后色素沉着、疤痕、过敏性皮肤产生;其还有抗炎、杀菌的作用,且换肤深度只到达表皮有棘层,不会增加皮肤炎症发生的危险性[10]。既往常用于祛痘、痤疮的角化过度治疗,而湿疹由于长期瘙痒、干燥也可出现角质过度。目前,临床用于修复和抑制毛囊漏斗口角化的药物有壬二酸、水杨酸、维A酸等。其中,1% ~3%的水杨酸具有双向角质调节、溶解粉刺作用,还可修复皮肤屏障功能,且其耐受性较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特异性皮炎的药物[11]。但是传统的水杨酸在常温下难溶于水,且都含pH调节剂、乙醇等成分,为了保证其效果。超分子水杨酸是通过超分子技术将脂溶性水杨酸平稳地和水相溶,无需配制pH调节剂、乙醇等成分,可减少对皮肤的刺激,且可实现长时间的控缓释,可根据患者皮肤温度调节释放水杨酸,从而对特异性皮炎有治疗及预防复发的作用[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EASI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疗效及改善临床症状;观察组外周血Th1/Th2细胞水平平衡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表明联合治疗较单用治疗更能有效纠正Th1/Th2细胞功能失衡。
综上所述,咪唑斯汀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湿疹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外周血Th1/Th2细胞功能失衡,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