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棉花生产现状调查及面积下滑的原因分析

2018-08-29 00:47王爱根刘伟张金宝强学杰邢帅军马宗斌
中国棉花 2018年7期
关键词:植棉滩区棉花

王爱根 ,刘伟 ,张金宝 ,强学杰 ,邢帅军 ,马宗斌 *

(1.河南省济源市农牧局,河南济源459000;2.河南农业大学,郑州450002;3.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4.南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南阳473008)

近十多年来,河南省棉花生产形势发生较大变化。为了解目前河南省的棉花生产现状,为棉花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依据,2016―2017年,由河南农业大学牵头,联合河南科技学院、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和济源市农牧局等单位,分别在新乡县朗公庙镇前庄村、社旗县饶良镇窦庄村、济源市邵原镇北寨村、尉氏县张市镇吴岗村、商丘市睢阳区李口镇五里扬村、郑州市惠济区湾河乡黄河滩区、中牟县狼城岗镇黄河滩区等9个植棉村(基地)的45个植棉农户(涉及植棉面积63.5 hm2)进行了棉花生产情况及植棉效益调查。同时,统计整理河南省生产数据,结合本次调查了解的情况,试对河南省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度下滑的原因进行分析。

1 河南省棉花生产现状

1.1 棉花种植面积下滑明显

通过调研,河南省主产区植棉面积下滑明显,由大面积连片种植变成零星种植。在商丘、开封、南阳和新乡等传统主产棉区,只有教学科研部门及各级农业部门建立的棉花示范和试验基地等能够成方连片,农民自主种植的棉花很少连片超过3.33 hm2,且参与棉田管理的主要是老人和妇女,少有青壮年男劳力。但在黄河滩区仍有规模植棉,单个农户植棉可达10 hm2以上,多个农户的棉田成方连片可达30 hm2以上。

1.2 农民对棉花价格期望值较高

近年来,河南省棉花主产区面积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用工多、投资大,价格和收益并不高。如果棉花价格上涨,比较效益增加,农民仍愿意植棉。不同地区棉农对价格的期望值不同:在传统的主产棉区如豫东、豫西南以及黄河滩区,籽棉价格如果回升到8元·kg-1,植棉仍有一定的积极性;在一些丘陵分散区如济源市,农民对棉价的期望值更低;在城市近郊、果蔬区,棉花价格达到10元·kg-1农民才会考虑种棉;但在没有种植习惯的地区,农民对价格不敏感,基本不会考虑种植棉花。

1.3 棉花生产布局有较大调整

长期以来,河南省的棉花主产区主要在豫东植棉区的商丘市、周口市和开封市以及许昌市和郑州市的东部地区,其次是豫西南植棉区的南阳市,以及豫北植棉区的新乡市、安阳市和濮阳市。由于河南省是国务院建立的粮食生产功能区之一,且棉花的主产区与粮食主产区重叠,近十多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棉花在面积下滑的同时,生产布局也发生了变化。总体趋势是棉花进一步向非宜粮地区转移,传统的植棉区仅保留了部分高效种植区,如尉氏县张市镇崔庄村麦棉瓜高效种植。适度规模、集中种植区主要调整到黄河滩区,集中在从洛阳市的孟津县到郑州市的巩义市、惠济区和中牟县等,一般户均在5~10 hm2。但黄河滩区一般为外来农户承包土地植棉,有时难以享受植棉补贴,影响了植棉效益和种植积极性。调查发现,也有些过去分散植棉区农民植棉积极性高涨,如济源市邵原镇,由于政府、企业和技术部门的扶持,棉花种植从无到有,近几年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由2013―2015年年均植棉面积不足10 hm2已增加到2018 年的 233 hm2。

1.4 棉花种植制度不断变革

过去由于河南省既是小麦主产区,也是棉花主产区,植棉效益也较高,麦棉套种是主要的种植方式。但随着棉花和小麦种植效益的下降,目前,棉花种植方式从麦棉套种为主转变为多种植棉方式并存。具体采用哪种植棉方式,农民主要考虑经济效益、种植习惯和用工程度等。本调查表明,由于效益较高,棉瓜间作是1种普遍受欢迎的种植方式,在豫东、豫西南、豫北等地均有应用。在豫东和豫西南植棉区,由于棉花工厂化育苗技术、机械化移栽技术的推广,棉花麦后移栽也有一定的面积;在豫东的开封,由于大蒜价格总体较高,蒜棉套种或蒜后移栽棉花也较受欢迎;在豫西南植棉区麦后直播由于不影响种麦,且种植省工,近年来也逐渐发展,但仍保留少量的麦棉套种;在黄河滩地、种植分散的山坡地和豫北的盐碱地大部分采用一年一熟植棉。目前来看,棉花一年一熟种植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是这些地区一般是非宜粮地区,且大部分容易开展规模种植和机械化种植。

1.5 棉花栽培管理明显简化

快乐植棉是中国棉花生产的发展方向[1]。棉花轻简化栽培是适应中国国情、提高棉花竞争力水平和棉花持续生产的重要技术途径[2]。由于劳动力尤其是壮年劳动力减少,加之农民种植观念的变化,植棉的投工逐渐减少,管理措施也不断简化。

经调查,由原来的一般棉花全生育期在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追肥2~4次,减至初花期追肥1次或蕾期和初花期追肥2次;缓(控)释肥料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可减少人工投入,但由于价格偏高,在棉花生产中应用仍不普遍[3];速效肥与缓(控)释肥配合施用是棉花生产与简化管理的新技术方向[4]。但为获得更高的棉花产量,棉农通常会增加肥料尤其是氮肥的施用量[5]。本调查中,过量施氮现象仍较普遍,一般植棉施氮肥折尿素375~450 kg·hm-2,最多施用氮肥折尿素达 600 kg·hm-2。

目前,一般棉田浇水是以沟灌或塑料管灌溉为主;但在黄河滩区由于土壤主要为砂壤,所以以喷灌为主;在巩义市河洛镇黄河滩区,也有的棉瓜间作种植采用膜下滴灌。下一步,随着滴灌技术的发展,可以试用水肥一体化管理。

过去植棉一般全生育期中耕2~4次。目前,农民很少中耕,主要依靠化学除草剂,但除草剂药害时有发生。

棉田整枝明显简化,整枝措施由去叶枝、打顶、去边心和去赘芽简化为只打顶,只有个别地方还去叶枝或去叶枝边心[6-7]。但部分棉农打顶越来越早,如南阳市宛城区高庙镇有些棉农7月10日就已打顶,导致单株果枝数仅10~11,每666.7 m2仅有约3万个果枝;且上部果枝过长,不利于后期通风透光。

运用缩节胺化控是我国发展轻简化棉花栽培技术的必然趋势[8]。缩节胺化控技术应用较为普遍,农民总体掌握较好。在豫北植棉区,一般用量为45~75 g·hm-2,喷施 2次左右。在豫东和南阳植棉区,用量为 75~120 g·hm-2,喷施 2~3 次。 黄河滩区植棉,用量为 90~130 g·hm-2[9]。 缩节胺一般与农药或其他生长调节剂一起使用,基本不增加工作量。

因此,下一步应加强棉花轻简化技术的研究和规范推广,同时避免植棉技术的退化。

1.6 棉花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

随着棉花布局的调整,河南省棉花种植有向黄河滩区转移的趋势,该区一般为一年一熟种植,且大部分为规模种植;因此,提升了河南省整体植棉机械化水平。据多年在郑州巩义、惠济区和中牟县黄河滩区调查,目前,一个农户一般承包5~10 hm2土地;主要动力机械为18~22 kW(25~30马力)的小型拖拉机,配合小型联合播种机,可同时进行推平、开沟、播种、镇压、覆土和覆膜以及施肥和喷施除草剂等作业。另外,利用小型拖拉机的动力,还可配套简易耘地设备在生育前期进行耘地,使用机动喷杆和喷头喷施农药和缩节胺,使用喷灌设备或塑料管进行浇水。该植棉规模除定苗、打顶和采摘需雇请临时工外,播种和大部分管理基本可以利用简易机械由1个农户的2个劳动力完成[10]。

另外,棉花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是1项新兴技术,具有明显的现代农业特征[11]。棉花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以小麦等为互作植物)、机械化移栽技术[12]在商丘、开封和南阳等市进行多年多点的示范,进一步推动了棉花生产的机械化工作。

1.7 棉花病虫害总体减轻

近年来,河南省的棉花种植区域、种植模式和栽培方式等均有所改变。而新的种植区域、种植模式和栽培方式的棉田,其害虫种群发生有所不同[13]。经调查,随着棉花品种抗病虫能力的提高,加之棉花种植面积减少,棉花连作面积下降,病虫发生总体呈减轻趋势。大部分棉区全生育期防治病虫次数由5~8次减至2~5次。

从不同病虫害的变化趋势来看,在豫东植棉区,棉蓟马为害有所减轻,但在豫西南和豫北植棉区变化不大;在豫北和豫西南植棉区,棉铃虫发生有减轻的趋势,而在豫东植棉区变化不明显;蚜虫和红蜘蛛在不同植棉区的发生仍较重,为害趋势变化不大;在豫北和豫东植棉区,盲蝽发生呈加重趋势,但在豫西南植棉区发生减轻;在豫东和豫北植棉区,烟粉虱为害呈加重趋势,防治难度大,但在豫西南植棉区变化不大。

苗病的发生在豫东和豫北植棉区变化不大,主要有立枯病和炭疽病,但在豫西南植棉区有所下降;在豫北和豫西南植棉区黄萎病发生呈下降趋势,但在豫东植棉区变化不大;在豫东和豫北植棉区,枯萎病、铃病和红叶茎枯病变化不大,但在豫西南植棉区均有减轻趋势。

1.8 植棉比较效益仍较好,但缺少足够吸引力

本调查中,棉花与其他作物的不同间作套种模式效益见表1。可见,棉瓜间作效益明显高于麦棉套种,但种植西瓜的投工和投入也明显高于小麦。

表1 棉花不同间套作模式的投入及收入比较

棉花与花生、玉米等同季作物相比,与花生的种植效益相当,但明显高于玉米的效益(表2)。但棉花种植投入劳动力较多,对农民的吸引力仍不大。

2 河南省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原因

进入21世纪后,由于农业和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棉花种植形势发生较大变化:一方面是棉花种植较为费工,投入也较大,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植棉用工紧张;另一方面,种植棉花比较效益下降,内地包括长江流域棉区和黄河流域棉区各主产省份植棉面积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总体来看,河南省棉花种植面积下降更为明显,除了一些共性的原因外,也有其特殊原因。

2.1 河南省是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的核心产区,发展粮食生产是重中之重

2006年,科技部、原农业部 (现为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联合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12个粮食主产省人民政府共同启动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8年7月国务院制定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随后,河南省也编制了《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规划纲要》。为搞好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河南省对作物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与棉花同季的作物玉米、花生和大豆面积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逐渐压缩了棉田面积。

表2 棉花与同季作物的投入及收入比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4],1993―2003年,河南省棉花种植面积仅次于新疆,一直处于全国第2位。2003年,河南省棉花种植面积为92.667万hm2,居全国第2位,占全国植棉面积的18.13%,随后面积逐渐下滑。至2004年,山东省棉花种植面积超过河南省,河南省退居全国第3位;至2008年,河北省棉花种植面积超过河南省;在2010年、2012年和2016年,湖北省、安徽省和湖南省的植棉面积又先后超过河南省。2017年,河南省植棉面积仅占全国总植棉面积的2.48%,在全国降至第7位(表3)。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省的棉花面积下滑与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的核心产区建设基本上同步。

2.2 夏秋季雨涝灾害频发对棉花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棉花是典型的喜温好光作物[15]。但近十多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河南省气候总体上有“长江流域化”的趋势,灾害天气尤其是夏秋季雨涝频繁,造成光照不足,温度下降,对棉花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2003年8―10月连续阴雨,皮棉单产为406.51 kg·hm-2,仅为前3年平均单产的43.06%,相当于全国平均单产的42.75%(表3)。可以说,自然灾害频发也是河南省棉花生产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的2003年成为河南省棉花生产趋势转变的分水岭。目前,棉花生长季节连续阴雨天气出现的频率仍较高,仅2010―2017年间,就有3年(2011、2014和2017年)雨涝灾害严重。

2.3 植棉以间作套种为主,更加费工费时

河南省是小麦、玉米、棉花和花生等作物的主产区,西瓜、大蒜等种植面积也较大。全省棉花间作套种面积一般占棉花总面积的80%以上,以麦棉套种为主,还有麦棉瓜间(套)作、蒜棉套种、花生棉花间作等;而且间(套)作时棉花大部分采用育苗移栽,与一些植棉省份的棉花单作相比,更为费时费工。

2.4 河南省的盐碱地基本得到改良

河南省的豫东和豫北地区曾经分布大量盐碱地,在20世纪80―90年代,通过大面积推广盐碱地植棉,并配套其他综合技术,河南省内的绝大部分盐碱地得到很好的改良,可以选择种植玉米、花生、大豆等其他作物。因此,在目前条件下,随着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面积扩大,河南省棉花种植面积不断调减。而在我国其他主产棉区,如新疆、山东、河北、江苏等省(区),仍有较大面积的盐碱地以种植棉花为主。

3 讨论

2004年之前连续11年,河南省棉花种植面积仅次于新疆,位于全国第2位,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这个时期,河南省主产棉区气候条件适宜,棉花采用麦棉套种、育苗移栽(或地膜覆盖)、化学调控等技术得当,棉花价格还未完全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因此,在河南种植棉花的产值、商品率和投入回报率均较高。另外,当时外出打工机会少,种植棉花是河南省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棉花是全省作物布局中的“骄子”。

表3 1993―2017年河南省棉花生产情况及占全国的比例统计

近十多年生产条件的变化,河南省棉花种植面积和布局均有较大调整,从植棉大省变为中等植棉省份。目前,棉花在河南省的作物布局中由“骄子”变成了“鸡肋”。但也应看到,河南省的气候条件总体适宜植棉,且棉花生产过程中栽培技术简化、病虫害减轻、棉花种植效益仍较高等也有利于棉花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应当说河南省的棉花生产处在十字路口,如果国内外棉花市场回暖,价格明显上升,同时,积极推进现代化植棉方式,实行规模化、机械化、轻简化种植,河南省棉花生产有可能得到部分恢复甚至再次振兴。否则,棉花在作物布局中有可能从“鸡肋”逐渐成为“弃子”。因此,针对河南省棉花生产的现状,实行供给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当务之急。

猜你喜欢
植棉滩区棉花
河南省黄河滩区迁建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对策研究
棉花是花吗?
黄河入海
———黄河滩区主题美术作品展
棉花
托起滩区群众稳稳的幸福
2019年全国植棉意向面积下降2.7%
美国国家棉花总会预测美国棉农2019年植棉面积达585万hm2
山东投资260亿元迁建黄河滩区60多万人
全国植棉意向面积再降3.17个百分点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