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精神康复医院是全市唯一一家精神病专科医院,是纳入全市公立医院改革的专科医院,也是被市区两级确定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特困群体重性精神病住院医疗救助定点医院。精神康复医院1961年创建,隶属于乌兰察布市民政局,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壮大,服务对象已由社会的“优抚”“三无”“流浪乞讨”等精神病患者,演变为面向全社会的各类精神障碍患者,现承担着全市近3万名各类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康复、科研、预防工作。精神康复医院建院以来,先后救治各类精神疾病患者1.8万人次,总有效率达95%。医院目前的软硬件设施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职职5/2240余人,开放床位350张,实际住院患者340余人,门诊年度就诊患者达21495人次。医院始终把救助弱势群体作为工作中的重点,近三年来为弱势群体减免医疗费用达120多万元,从救助管理站直接送入医院的无家可归的以及流落街头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就有50多人次,其中外省市的有4人。为此医院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奖励,先后被授予“社会福利事业达标单位”“精神文明标兵单位”“综合治理长安杯”“安全达标单位”等荣誉称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获得同步提升。
2016年以来,精神康复医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把握新的机遇,围绕“以患者为中心、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目标,以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为核心,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积极完善与国家新医改相适应的制度机制,探索与新医改相适应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了为精神病患者服务的工作质量和水平。
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医院要求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要将病人当成自己的家人来照顾。在医护人员眼里,住院患者并非单纯地是病人,更像是社会功能衰退的正常人,除了给予精心治疗之外,还要在生活上给予细心照顾。医护人员定时为病人理发、换洗衣服、被褥,给一些无生活能力的重症患者喂饭喂药,帮助其恢复生活能力。不论从哪个角度,在医院展现更多的是温情,就像是一个充满关爱的大家庭。每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医院还派人深入贫困精神病患者家中走访慰问,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和生活状态,并叮嘱患者家属保持乐观心情,勇敢面对困难和疾病,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送去大米、面粉、食物油等生活用品。
完善科室设置、增设护理岗位和住院床位。为了解决住院难和一线护士人员缺乏问题,医院新开放床位近百张,面向社会择优录取合同制护士20多名。新增的心理CT等技能科室也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相继投入使用,拓宽了服务项目,方便了患者诊疗,提升了医院的服务水平,也为年度等级医院的认定以及新医改后增加诊疗项目奠定了基础。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医院一如既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强学科建设。利用各种应邀机会,组织一线中层干部、年轻医护人员参加关于精神方面的知识和管理培训,利用每周三下午自行组织业务学习和专家学术讲座,请医疗器械专家就新购进的仪器进行技术指导,既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又改变观念、拓展思路。
积极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医院着手就药械集中采購、网上购药议价、药品配送、药品零差率销售,以及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在做好日常工作和出入院患者往来账目的同时,坚持向其他综合医院看齐推进,进一步加强各项医疗服务的规范和实施。
大力推进城市创卫工作。在“五城联创”活动中,医院加强职工思想教育,严肃工作纪律,协助市区两级完成重型精神病患者的筛查、鉴定、统计等工作。同时对院内环境进行硬化、绿化和美化,划分行车路线,粉刷院内围栏、墙面,并以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的形式,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期组织人员打扫维护包联小区的环境卫生,印发宣传手册入户宣传,为创城活动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医院利用福利彩票专项基金购买更新了一大批医疗设备,增设了心理CT、大脑生物反馈仪、磁场刺激仪等先进的检查治疗项目,还增加安装了监控及“LED”屏,购置安装了二次供电设备,新增了康复活动大厅,建设了外跨送餐电梯。同时根据消防部门提出的整改方案,逐项进行整改和完善内部环境,增设了院外消防通道。
精神康复医院近几年各方面工作都有了很大进步,但与等级专科医院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当前,各级对精神医院的监管越来越严格规范,对精神卫生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精神病患者及家属的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医院鉴于此将申请在市精神康复医院基础上增挂“乌兰察布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牌子,既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原则,行使好“精神康复”的民政职能,又秉承公立医院的工作职责,承担好“精神卫生中心”的社会公共卫生相关工作,更好地推动全市精神卫生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医院还要进一步优化服务质量,优化就医环境,不断规范自身管理,加强医护人员责任心敬业心,在全院上下营造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为把医院打造成为一个结构合理、制度健全、相互促进、良性发展的专科医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