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 王继伟
网约车在具备便捷的同时,安全问题也被社会广泛关注,作为网约车头部企业的滴滴出行,在抢占市场份额上用尽全力,推行“无车加盟”,此举是否暗藏安全隐患
网约车出现之后,发展的第一个阻碍来源于传统出租车的抗议。由于大量私家车以价格便宜、叫车速度快等优势加入网约车大军,传统出租车的风光不再,用户大量流失,发展初期,部分地区监管部门曾将网约车定义为非法运营车辆,而在社会需求下,网约车作为大趋势继续发展下去,但在出行安全方面,相关部门的约谈也从未停止。网约车头部企业滴滴出行,也面临着司机安全审核困难、事故追责复杂等问题。
网约车模式的快捷性与方便性无疑推进了城市交通发展,而在提高交通效率的同时,各类安全隐患也被拔高。近年来,网约车数量骤增,不同类型的安全事故也层出不穷,以中国的滴滴打车、美国的Uber为头部的打车软件自2014年陆续出现之后,迅速在各大城市发展起来。在市场份额竞争下,2016年,Uber与滴滴打车达成战略协议,宣布由滴滴出行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进行运营,至此,在美团打车出现之前,滴滴出行几乎独占了网约车的一片天。
伴随着滴滴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司机加盟,对司机资质的审核难度也就越来越大,一车多人运营、司机资质不全等现象严重,甚至各类“资料不全也保审核通过”的中介在各QQ群、微信中应运而生,生意兴隆,记者在与某微信中介中聊天了解到,现在很多地区可以找他们解决驾龄不够、有案底无法注册等问题,“驾龄不够、超龄车、前科案底综合背景不过的,都可以找我们当天包过。”中介说,但记者咨询上海是否可行,中介表示“目前上海做不了。”对此,滴滴工作人员表示,注册车主和实际驾驶车主不一致的情况,滴滴已经注意到,并认真研究并采取了措施,以减少该情况的发生,“事实上,我们也仔细研究了传统出租车行业管控承包人私自将车辆转借他人的做法,并在传统行业顺畅的监督投诉渠道、有力的管控措施两大经验的基础上,利用人脸识别这一科技手段,在每日出车前,主动对运营司机进行人脸识别,严防私借账号给他人的情况发生。”对于私自借用账号等现象的处理,滴滴工作人员回复称,按照平台规定,私借账号的情况一经发现,注册账号将被永久封禁。
对于乘客而言,要承担的最大风险在于对司机资质难以全面了解,对此滴滴方面称,目前,每日出车识别功能,顺风车已经在全国全量上线,快车仍在稳步扩量,预计很快将覆盖全部订单。
据悉,为了让自己的司机数量更多,滴滴甚至能满足司机无车也能加盟的“梦想”,记者在滴滴打车APP的司机端发现有“无车加盟”选项,据滴滴司机端客服解释,暂时没有购车的司机如果想要加盟滴滴,可以去租赁公司租车进行运营。记者从上海一位滴滴司机处了解到,滴滴与租赁公司合作,司机可以直接通过滴滴进行租赁,对此,客服表示,目前部分城市的确在进行尝试,例如武汉、北京、重庆、成都等,但并没有全部覆盖,在这些城市中,司机可以在与滴滴平台合作的车管公司租车,例如滴滴平台旗下刚成立的小桔有车,只需要缴纳租金、押金,车辆的保养和管理费都由滴滴公司代付,但是,除了自身平台小桔有车可提供租赁服务以外,对于还有哪些租赁公司在与滴滴合作,租赁公司的审核如何进行,安全是否能够得到保障等问题,记者向滴滴核实,没有得到相关回复。
传统出租车一旦发生车祸,如果自行难以协商,乘客可以与出租车公司、保险公司协商。而相比之下,网约车的问责则困难得多,网约车出车祸导致难以问责的事例并不在少数,用户与滴滴的沟通渠道主要是客服电话,部分用户反映车祸后找不到滴滴负责人。
福州王先生向记者反映,自己8月16日从机场打滴滴快車回家,由于司机危险驾驶,出现重大事故,事故导致车辆损毁严重,王先生也因此受了伤,除了车祸让他惊魂未定,车祸后的追责更是困难重重,王先生表示,车祸之后仅滴滴客服来电寻求解决方案,并表示滴滴方可以免单100元车钱作为补偿,再无其他解释。
类似的问题前不久也在青岛乘客身上出现,据媒体报道,7月27日,青岛刘先生家人在乘坐滴滴时发生车祸,母亲抢救无效死亡,父亲、妻女受伤。而除了车祸,更让人意外的是,刘先生发现这名滴滴司机并没有网络运输许可证及培训证,涉嫌非法营运,对此,滴滴称可以付医药费,但表示司机是否有证与事故无关。记者从相关人士处得知,网约车想要合法经营,必须要有三证,即营运许可证、从业资格证、运输证,记者致电滴滴寻求事件处理结果,滴滴方表示,关于青岛事件,接到事故报备后,平台第一时间联系司乘双方及向警方进行核实,随后立即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告知伤者家属平台保障规则。8月1日及8月7日,平台工作人员先后两次探望伤者及其家属,累计垫付医疗费用13万,保证伤者及时得到了救治。在人身意外安全方面,滴滴表示,平台对订单内人身意外伤害有充分的保障,而对于三证的说法,滴滴方并未给出回应。
受伤严重的乘客在警方的帮助下得到了救治,而像上述王先生的类似情况,更多的用户却表示,“除了客服能联系上,基本找不到相关人士追责。”
滴滴出行的潜在风险除了车祸定责问题以外,便是乘客与司机的关系问题。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安全事故让大众胆战心惊,为了防止类似纠纷,尽量排除出行安全隐患,记者发现滴滴开始试运营行程监控功能,用户打开滴滴出行APP,可以勾选“行程录音”,那么行程录音是如何进行,在行程中何时开始与结束,是否涉及对乘客的隐私侵权?滴滴表示,关于行程录音功能,之前已通过媒体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目前仍未有一致意见,仅在个别城市进行小范围的测试,需要得到乘客同意后才能够在司机端开启该功能,所有录音都保存在滴滴后台服务器,无纠纷、投诉、意外等不可调取。滴滴希望就此能够得到政府部门、专家学者的指导与建议,在安全与隐私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