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海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文化建设是我国一切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因此,进入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认识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包含的关于新时代文化工作的新思想、新方略、新理念,并努力在工作实践中加以运用。本文试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如何运用新时代文化理念引领文化工作谈一些基本思考。
一、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略大背景下确立工作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这是我们确立文化工作目标的大背景和总指针。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定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当代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的转换中,当代中国人的需求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已经由主要满足物质需求,转化为主要满足精神需求。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满足文化需求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讲,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这说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加凸显。
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此,在确立具体工作目标时就要跳出我们的“工作圈子”以更高的视角、更大的视野,去审视和思考我们的工作方位,把握工作定位。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有三个建筑工人在砌墙,一个说我在建设一座美丽的城市,一个说我在盖一座大楼,一个说我在砌一堵墙。后来说“建设美丽城市”的成了规划者,说“建一座楼”的成了设计者,说“砌一堵墙”的还在砌墙。因此,在确定具体工作目标时,必须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明确我们应当确定怎样的工作目标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局,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组成部分,才能用我们的工作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如果仅仅把工作目标定在一般性地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肯定不符合新时代对文化工作的要求,而是要人民群众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和主人。在提供文化服务的同时,要引导人民群众在参与文化活动,成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参与者和实践者,要启发人民群众在“砌”文化之“墙”时,把眼光放到“建”文化“美丽城市”之上。这应当成为新时代我们确定文化工作目标的大格局,有了这样的大格局,我们的文化工作才能跟上新时代对文化工作的要求。
同时,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要求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即在当今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秉承中国的文化价值理念,坚持中国的文化立场,立足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现状,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人关心的文化问题,提出中国的文化方案。因而,在具体工作上必须改变“就事论事”的思维方式,要时刻思考“中国的文化方案”是什么,我们的文化方案如何提出才能符合“中国的文化方案”。这样做了,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放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把我们的文化事业做大、做强。
二、用新时代文化理念理解和把握文化自信深刻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总书记也说“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结合具体工作实际,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
第一,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动力之源。我们讲文化自信是基于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我们之所以能够坚定文化自信,首先是基于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当代中国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保障。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国力强盛,一个国家的文化必然也是繁荣的,特别是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出现文化“断层”的民族。我们要做好具体工作,就必须建立这种文化自信,要在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建立地区的、区域的文化自信。这个自信是我们做好文化工作、发展文化事业的基础,这个基础给我们做好工作的动力、信心和力量。很难想象一个连自信都没有的人会做好什么事情,更不要说干好什么事业。
第二,先进的文化理念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最重要的动力之一。只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才会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体现,而其中包含了人们的生存理念和人们的理想、追求,体现着人们的价值观。对于一个地区也是如此,如果人们没有文化层面那样一种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追求,没有那样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就不会形成建设与发展的合力,一盘散沙是无论如何也筑不起城墙的。因此,在我们的工作中必须注重发挥文化自信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使文化自信成为推动建设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第三,只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出的,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势所在。对于一个地区也必须善于挖掘和发扬自己的文化优势,并以坚定的文化自信繁荣和发展区域特色文化。如果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文化”,就不会有信心下大力气去建设和发展自己的地区文化,就会影响地区的文化繁荣与发展,作为文化工作者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推动地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否则就有辱使命。
三、在新时代文化理念引领下推进文化工作创新
创新是一切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工作要跟上新时代就必须不斷创新。习总书记在谈到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时,强调要“提升文艺原创能力,推动文艺创新”。涉及到具体工作,就应当采取措施促进文艺方面出新人、出新作,以更加新颖的形式和更加丰富的内容,去娱乐群众、教化群众,不断满足和提高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和精神追求。文化创新必须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区域都有一定的文化传承,因而要注意在继承中发扬,在传承中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有在创新中才会更有活力,只有不断赋予新时代的文化内质才能传承下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同时也强调要继承创新,展现中华文化的时代风采,这是我们文化工作者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不可忽视的责任和使命。创新文化工作必须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一方面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同时也要“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坚持原则,既要区别对待;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为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发挥好文化工作的引导作用。要以新时代理念引领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我们必须从地区文化体制机制的现状出发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稳妥推进改革。我个人的体会是,一定要充分调研、考虑成熟,搞好“顶层设计”,立了再“破”,新时代不能再“摸着石头过河”。
总之,坚持以新时代文化理念引领文化工作,必须与具体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在具体落实过程当中,做到方向不能偏、视野不能小、目标要坚定、工作要扎实。在处理改革与创新的具体问题时,要坚持处理好原则性和灵活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做到致广大而尽精微,在运用新时代文化理念引领文化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发挥我们的智慧、做出我们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