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婉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近年来,以数字化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扑面而来,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样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学习、阅读习惯,图书馆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民日报》曾发文指出,当今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图书馆的传统职能逐渐失去吸引力,而图书馆又或多或少存在人浮于事、功能单一、馆藏陈旧、效率低下等问题,转型和变革势在必行①。在此背景下,党校图书馆应如何适应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时代趋势呢?2016年7月中央党校召开全国党校系统图书馆工作会议。会上,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作了“加快党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的重要讲话。由此可见,加快转型发展,是党校图书馆顺应时代潮流和技术变革趋势的选择,也是“十三五”期间党校系统图书馆必须面对和努力完成的工作任务。
一、党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力度的加大,中央党校提出加快党校系统图书馆转型发展的要求。这一要求既是图书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与新需求的转变,同时,也凸显了图书馆文化地位与文化功能的重要性。尽管目前党校系统图书馆的转型发展仍处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既无统一标准,也无现成的模式可复制,但转型是党校系统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唯有加快转型升级,才能实现党校图书馆的再发展。
(一)转型发展是党校事业发展的时代要求
党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学习、宣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和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承担着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重大责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②这对党校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图书馆作为党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校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职能就是为党校事业发展提供服务,与党校事业相携并进。③然而,现阶段与党校事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党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步伐缓慢,服务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潮流、新需求和新任务,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党校图书馆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趋势,许多党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业务流程仍停留在等客上门、提供资料、收收藏藏、借借还还等传统服务上,致使图书馆功能弱化,服务党校事业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面对新形势,党校图书馆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与客观环境的适应程度,加快图书馆转型升级,建立适应用户学习习惯与阅读需求的服务体系,才能适应党中央更高的要求和广大学员更高的期待,才能在服务党校中心工作,服务主业主课,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学工人员方面有更大作为,才能更好地为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二)转型发展是党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党校图书馆是学校的综合性文献资料中心,是为教学科研和领导决策提供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党校学员和教研人员理论武装和知识学习的重要平台。但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及数字阅读的逐渐普及,党校图书馆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及落后的服务手段已无法适应党员干部读书学习需求的新变化。目前,党校图书馆普遍存在读者到馆率、资源使用率下降的现象,边缘化趋势严重,有些党校甚至在思考要不要图书馆。据国际出版周刊报道,近年来,公共图书馆读者流失的问题日益严重。英国公共财政与会计特许研究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英国(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地区)共有67家图书馆关门倒闭,图书馆数量的减少使得图书馆的读者数量也相应减少。从数据来看,2011年至2016年间,英国图书馆读者访问量已经下降了16.2%,2016年图书馆访问量下降幅度比2015年进一步增大,访问量从2.65亿人次下降至2.5亿人次,跌幅为5,5%。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6年对美国民众使用图书馆的调查显示,2016年美国读者人均到访图书馆的次数为5.21次,少于2015年的5.89次,这一比例较2015年下降4个百分点。④相较于英、美,我国各类型图书馆读者流失现象尤为突出。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各类型图书馆的文献利用率仅为25%,文献利用率滑坡,到馆率锐减,读者队伍大量流失和萎缩是当前图书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⑤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也曾经表示“传统图书馆的读者群在逐渐流失”。党校图书馆也同样面临此问题,如不寻求转型发展,生存空间将会更加狭窄。为此,党校图书馆应认真研判信息化条件下自身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入分析党校事业新发展对图书馆提出的要求与期待,进一步明确定位、调整服务重心、改进服务方式,自觉转型,尽快建成传统图书馆与现代图书馆相融合的复合型图书馆,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服务体系,通过多样化服务实现图书馆的核心功能,才能夯实生存基础,实现长久发展。
(三)转型发展是党校图书馆服务用户的现实要求
党校图书馆不同于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它有特殊的用户群——党校学员和教师。
党校学员大多是来自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他们文化水平高,理解能力强。尤其是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许多年轻化、高学历的人才走上了领导岗位,他们中间许多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历,有些还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一定的研究。在党校的学习中,他们希望图书馆为其提供的文献资源应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理论性和实践性,能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理论及现实中遇到问题。
党校教师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主力军,他们不仅承担着学校不同主体班次及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其中多数人还承担着学校不同等级的研究课题。他们大多具有深厚的專业理论水平和学术造诣,对文献信息资料要求较高,希望图书馆为其提供的资料要有较强的理论性、学科性、专业性、新颖性和超前性,能够同他们的学科或研究课题密切相关,尤其是提供那些经过精加工、系统化的政策性文献信息,或从表面信息中挖掘出的学术性与政策性相融合的深层次知识,体现出信息需求的系统性和学科性。
图书馆作为党校的综合性文献资料中心,理应满足用户的各类学习需求。但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多数党校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的信息资料内容陈旧、零散、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大部分图书馆在新技术的应用、数字资源建设及数据库的深度挖掘与主动推送等方面严重不足,致使服务乏力,不能很好地满足学员和教职工的需求。例如:有些党校图书馆花大量经费购买的新书,利用率不到50%,许多书大都处于闲置状态。⑥面对供给平庸的现状,党校图书馆只有通过转型发展,主动嵌入教学科研过程,并根据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学员要求,有针对性地搜集、整合、开发、挖掘各类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指向性强、学术性深、对工作实践有帮助的文献信息,才能滿足党校用户对知识的渴望、对图书馆的依赖。
二、党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思考
(一)转变观念,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型
服务是图书馆永恒不变的主题。党校图书馆作为党校的教学保障部门,就要为党校教学科研工作服务有力、保障到位。为此,党校图书馆应努力革除陈旧的服务观念及管理理念,彻底破除“新书上架、馆藏入库、开门迎客、关门送人”的书斋思维,真正从“以书为本”转向“以人为本”,⑦树立以用户为核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新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静态服务为动态服务,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想方设法满足用户需求,以此体现图书馆的自身价值。一是定期查看图书借阅记录和电子文献点击率,分析、了解用户需求,并聚焦用户需求,组织相关图书及文献,做好文献推送工作,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二是通过图书馆网站、服务手册和展板等途径,主动做好各类文献资源的宣传、数据库的使用及新书介绍等,让用户了解馆内资源,学会使用数据库,以此提高文献资源的使用率,让资源充分释放其价值。三是采访工作要深入用户,开展广泛的、经常的需求调研,在明确需求的基础上制定采购计划,有针对性地采购文献资源,避免书刊闲置、供需错位。四是变封闭为开放,从固守阵地转向开渠引水,彻底开放技术、开放场地,努力将图书馆营造成为交流、分享、发现和休闲的学习场所,推动学学相长。
(二)服务方式转型,由被动式等候向嵌入式服务转型
如果固守馆舍、守株待兔的服务方式不改变,图书馆的边缘化危机只会加剧。要化解危机,党校图书馆就必须转变服务方式,变单一服务为多元服务,从单向的借阅工作中解放出来,主动嵌入教学科研过程,做教学的“大后方”,做科研的“大本营”。⑧图书馆员不再把自己当作书的卫士,要走出图书馆主动对接教学科研咨询需求,成为教研人员的信息联络员,成为主体班次、科研课题组与文献资料之间的桥梁纽带,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提供有深度、有针对性、时效性的参考资料和信息服务。同时,图书馆员还应深度嵌入教职员工的学习生活场景,提供轻松舒适的学习空间,营造无所不在的文化氛围,通过多元化服务实现图书馆的核心功能。
(三)文献资源转型,由传统馆藏向多元化、特色化文献资源体系转型
党校图书馆具有鲜明的党校特色。为此,党校图书馆文献资源转型应在继承传统馆藏资源的基础上,逐步向多元化、特色化文献资源体系转型,形成具有持续发展动力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方可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与需求的相配性。一是党校领导要重视图书馆工作,为图书馆的转型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确保图书馆有稳定、持续的资源购置费。二是文献资源建设应走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共同发展之路。除根据党校教学、科研和用户需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采集马列经典、中国共产党历史文献等党校优势学科与重点学科的书刊外,还应增加数字资源的比重,减少纸质文献复本量,采用包库、镜像的方式重点引进一批符合党校学科背景的专业数据库,增强数字资源与教学科研的关联度,满足多学科教师及学员的文献信息需求。三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既有文献资源进行整合、加工、提炼,并将其中有价值的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充实党校数字资源。四是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弥补传统馆藏的不足。五是加强特色专题数据库建设。一方面,根据党校教学、科研需要,围绕地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发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专题数据库。如青海省委党校图书馆开发的《青海省情研究》和《玉树抗震救灾》专题数据库。另一方面,注重收集党校教师的讲课课件、教研人员的学术文献、学员的调研报告及校级出版物,并将其数字化,使之成为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情况的特色专题数据库,体现党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独创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时,积极参与中央党校“十三五”四大专题数据库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新型高端智库”),不断挖掘数字资源建设新的增长点。⑨六是加大“红色资源”的开发力度,发挥“红色资源”在党校干部教育中的作用。七是走资源共建共享之路,扩大资源覆盖面。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向复合型人才转型
图书馆工作,人是核心要素。图书馆人才结构与馆员队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前提条件。为此,省级党校图书馆应建立一支能力、观念、知识结构、技术水平与之相适应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队伍,方可促进图书馆的转型发展。一要注重对现有馆员的培养和培训,使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成长,以此适应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如青海省委党校图书馆结合工作实际,一方面通过馆员自学、岗位练兵、参观考察、外出培训、学术交流等开拓视野、更新知识,提高馆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近4年来,先后有10余人通过学术交流和以文入会的形式,提升了个人学术素养,营造了图书馆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另一方面,对新调入图书馆工作的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使其尽快融入图书馆工作。二要将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多途径、多渠道引进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具有图书馆学科背景,熟悉党校学科设置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补充馆员队伍,为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如:青海省委党校于2017年上半年为图书馆公开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1名,缓解了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三要尽快落实学科馆员制度,通过学科馆员的示范作用,带动馆员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注释:
①章珞佳,国内图书馆转型发展研究综述[J].知识管理论坛,2015.(02).
②郑长德,新时代民族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4).
③⑦⑧⑨何毅亭.加快党校图书馆转型发展——在全国党校系统图书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7月19日).
④Natasha.2016年英国67家图书馆关门倒闭[J].国际出版周刊.2017 - 03 - 02.
⑤陈丽春.小型公共图书馆读者流失现象的原因与对策[J].卷宗,2018,(11).
⑥郝永平.以“供给侧改革”推动党校系统图书馆转型发展[N].学习时报,2017-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