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巍,胡文涛,王子姣
(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小额信贷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但1994才被我国所引进。自我国实施以来经历了试点、扩展、全面介入三个阶段,二十多年来小额信贷在我国贫困地区的脱贫事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多年实践表明,由政府推动实施的小额信贷在实践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南充市中心支行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组(2013)通过建立一套衡量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对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制约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资金来源渠道狭窄,机构操作成本偏高,技术支持落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资金缺乏有效监管等因素严重影响着小额信贷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首先,农户为了弥补种、养殖生产资金的缺口,需要向小额信贷承贷金融机构借款,金融机构为了完成扶贫任务也须向农户提供小额贷款,此时借贷关系建立。假设农户将从金融机构得到的贷款额为Q,贷款利率为I,农户把贷款投入到生产经营的收益率为R,对农户和金融机构做如下假设:博弈参与人包括农户和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的策略组合:(贷款,不贷款);农户的策略组合为:(履约,违约);如果农户能够获得贷款,那么投入生产经营是有利可图的;农户在违约时不偿还本金同时也不偿还利息。
假设金融机构放贷给农户的概率为P1,那么不放贷的概率为(1-P1)。若农户从金融机构得不到贷款,机会损失为Q(R—I);若金融机构不向农户放贷,机会损失为QI。假设农户违约的概率为P2,若违约的农户逃避债务,得到的收益为Q(1+R),但因违约而受到信用惩罚为C,所以总收益为Q(1+R)-C,金融机构将损失本利为Q(1+I);农户如期偿还贷款的概率为(1-P2),若农户偿还本利,最终得收益Q(R-I),金融机构将得到收益QI。
在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中,无论金融机构是否提供贷款,农户的策略都是贷款后不还款,此时金融机构的最优策略是不放贷款,纳什均衡为(不放贷,违约),双方陷入“囚徒困境”。远没有达到相互信任策略(放贷,履约)带来的帕累托最优结果。据此,建立如下博弈模型,见表1.
表1 农户小额信贷静态博弈模型
农户的最大化效用函数U为:
U=P1{P2[Q(1+R)-C]+(1-P2)(R-I)Q}+(1-P1)[-P2Q(R-I)-(1-P2)Q(R-I)]
由(1)式可以看出农户小额信贷的违约概率与利率I、贷款额Q、农户生产收益率R和信用惩罚C有关。P2与I、Q正相关,与R、C负相关。即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越高、金融机构对农户的放贷额越大,农户违约的概率越大。农户生产经营的收益率越高、因违约而受到信用惩罚越高,农户违约的概率越低。
1.小额信贷的违约风险与信贷惩罚表现出负相关关系,即农户贷款违约后所受到的惩罚越重,农户违约的概率越低。因此建议对小额信贷用户成立黑明单账户,对于恶意不偿还借款的禁止再享受低息小额信贷。在贷款方式上谨慎发放信用贷款,对于农户缺少担保抵押物的情况建议实行多户联保方式,增大农户违约成本。
2.通过静态博弈分析可以看到,在无担保、无抵押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和农户非常容易陷入“囚徒困境中”,为了实现双方的帕累托最优结果,应当建立双方互信制度,银行作为资金放贷机构应该主动作为,探索对双方都有益的办法。
3.由于农户违约的概率与贷款额正相关,与农户经营收益负相关。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多种措施维护好小额信贷的贴息扶持政策,严格防止套取低息贷款的情况发生,让低息贷款更好惠及贫困群众。在贷款额度上应坚持小额分散的特点,避免风险的过度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