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荣
摘要:本文选取2016年国内A股高新技术产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将政府补助作为调节变量,运用实证研究对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绩效,其中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本年的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而技术创新产出则与企业当期财务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政府补助能够正向调节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即能够加强技术创新产出与财务绩效的在正相关关系,缓解并抑制技术创新投入与财务绩效的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技术创新;财务绩效;高新技术企业;政府补助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中国的GDP在2018年第四季度与上年同比增长率为6.4%,创十年新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正处于由要素粗放型转变为创新驱动型的模式,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要求愈发迫切,而对于在推动经济的市场主体排头兵位置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促进发展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1]从企业的生命周期来看,对于成长期的企业,技术创新可以帮助其开发新产品,设立产品标准,占领更多市场份额,提升盈利能力;对于成熟期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够帮助企业通过产品更新换代在市场保持持续领先地位。在2018年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有关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家企业2017年度的研发投入调查中,跻身百强榜的中国企业有共11家,榜首多家为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在现实情况下,企业的研发投入是衡量其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2]-[3]而我国目前高新技术专利成果增速高但过于集中,专利质量业余美日等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我国政府也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促进价值实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地位,同时提出将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和奖励力度,这其中最直接的支持手段就是发放政府补助。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和成功对企业绩效的作用研究吸引了中外学者的关注和深入分析。部分学者研究了政府补贴影响研发投入进而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刘亚莉、张小红、曹阳等学者研究了政府补贴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认为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为政府补贴可以缓解企业支出压力、降低企业成本,从而改善企业总体绩效;但也有学者如唐清泉研究后认为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没有正向影响关系;而国外学者Bernini和国内学者杨芷晴各自从补贴的效果、产权的不同性质两个角度得出了政府补贴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反向关系的结论;一些学者如朱艳华和张俭根据上市的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企业的研发投入和企业财务即系数据进行了相关研究,证明了其二者之间的负相关效应。上述各位学者的研究结果大都经历了长时间检验和反复推理,获得了普遍认同,为本文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上述各项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可能影响就变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及技术创新产出是否能够做到,并能达到多大程度为企业实现价值?政府补助又是否会在以上因素的关系间起到一定的冲进或抑制作用?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什么有效渠道保持甚至增加企业价值?其价值增值是否具备可持续性?这些问题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对它们的进一步探索和分析有助于帮助高新技术企业明了技术创新与其价值创造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的扶持机制在其价值创造过程的作用模式。如果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以及研发成果的数量的确能够为企业获取能够持续性的价值增值,那么位于此行业的政府、企业就应为长期经济收益而持续保持有效的相关决策,有意识的引导、鼓励高新技术企业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探讨政府补助如何通过调整研发投入规模和研发成果数量进而影响企业绩效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为企业制定相关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文献回顾、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技术创新能力
目前学术界仍未对技术创新能力有统一的界定,且其定义方式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看,现有文献一般将技术创新能力定义为企业整体的系统能力[4],或是企业多环节领域的综合能力[5],具体可根据价值链各环节分为基本的投入能力与产出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财务能力以及支持性的R&D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构成;而从狭义上看,大多研究基于创新内容和创新过程等方面,“支持企业创新战略实现的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的耦合”通常被定义为创新内容,而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通常被用来定义过程创新;徐宁等学者在前人理论基础上从动态能力的视角构建了“技术创新动态能力(technology-innovation dynamic capability,TIDC)”的概念,提出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整合模型整个流程为为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和技术创新转化,丰富了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框架。
本文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行业特点,采用技术创新中的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两方面的动态能力来衡量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投入能力与企业绩效
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具有相似的特点:规模较小,资金不够充足,同时在企业研究开发领域投入大量金额,有限的资源瓶颈导致企业在其他领域难以拓展,而巨额研发费用又让企业背上沉重的负担,使得当期企业创造价值有限,难以吸引潜在投资者;而投入的大量金额又难以在短期为企业带来收益,增加了研发费用导致利润下降,因此从短期看此項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王志莹的研究证明了此推断:通过对20的回归分析后,得到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即企业绩效有显著负相关的影响;从长期看,企业从研发投入到获得研发成果,可以借助研发成果提升生产效率用以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或是申请专利进而获远期收益,技术创新投入是一个长期持续性的活动。
Markides研究认为技术创新投入(R&D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且有长期性的促进作用,但从短期看持续研发投入可能给企业带来高成本和不可预知的风险。
虽然关于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现阶段讨论观点表现不一,但是通过分析以上论述,本文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投入活动时会对企业资金产生较大负担,影响企业当期绩效。根据上述理论支撑,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具有负相关关系
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与企业绩效
国家相关政策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创新发展战略的提出使得技术创新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对于位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来说,在发展、成长阶段,上市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产出的成果加快企业在进入市场时占领和拓展市场市场份额、建立品牌效应,提升企业在该行业的盈利能力,后期获得更好的企业绩效;在上市企业的成熟阶段,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出的相关成果如专利、新技术等帮助更新产品效能,甚至开发新产品,保持现有市场份额、开拓新的市场领域或是市场群体,提升长期收益,同时保持企业在行业的竞争优势和地位。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认为技术创新产出效率和成果会对当期绩效有促进作用,即技术创新产出越好,企业的当期财务绩效水平越好。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2:
假设2:技术创新产出与企业绩效具有正相关关系
政府补助、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
根据公共政策理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溢出效应、不可分割性、难以界定付款的分配等相关特性,而且具有社会公共品的特殊性质。这种性质也暗示了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内在阻碍:企业投入较高,资金压力和负担较重,短期内收益不显著,因此难以激发企业的研发活动热情,对创新活动的参与度不足,资金投入也不够;同时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从外部看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风险程度较高;国外还有学者认为企业的研发活动还面临着社会上的信息不对称与融资存在的无形约束问题。综合以上因素考虑,仅以企业为主体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动力不足,而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能够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经营绩效甚至国家经济发展带来强劲动力,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政府对初创中小企业包括但不限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活动进行资金支持等补助行为,支持并引导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开展,进而促进企业绩效提升。政府补助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下面所述的两个方面:
政府补助对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
政府补助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意义重大。从技术创新投入角度来看,政府补助可以缓解上述公共理论中提及的技术创新活动的社会公共品属性带来的问题,在社会利益和企业个体利益中追求均衡关系,弥合两个模块的差异,前期缓和企业的资金负担;具体活动实施中能够辅助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在技术创新活动开展不顺利时企业面临的困境时减少企业的研发损失,进而从多个环节缓解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投入时对企业绩效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3:
假设3:政府补助对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具有调节作用,具体体现为政府补助抑制技术创新投入与财务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政府补助对技术创新产出与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
另外的,政府补助还能通过对技术创新产出进行维护和推进进而促进企业绩效。一方面是政府补助的提供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审核流程,是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成果质量的肯定和其潜在预期收益的认定,提升了成果的有效性。这样能够使企业树立企业形象,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外部融资,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绩效;另一方面,政府补助因为经过审批流程,也会对其资金支持的研发项目予以后续的奖励性资助,或是其他有效的后续措施能够鼓励企业对研发成果的后续拓展和引导其实际应用,进而通过实际应用新技术或设备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绩效。因此,本文提出假设4:
假设4:政府补助对技术创新产出与企业绩效具有调节作用,具体体现为政府补助增强技术创新产出与财务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数据和研究方法
样本筛选
本文选择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201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进一步研究。所需数据主要经由CSMAR(中国股票市场交易数据库)下载整理。CSMAR数据库按照国际标准惯例设计开发,可信性高、业内公信力强。在界定高新技术企业的时候,我们直接采用数据库的归类:收集了仪器仪表制造业、计算机行业、医药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通信行业的数据信息。
在样本选取方面,本研究基于上述要求从CSMAR数据库中共获取了507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其中ST和PT上市企业财务状况不乐观,由交易所分别采取特别处理和暂停上市处理,面临着严峻的退市风险;另外还有一些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大于1或小于0的,面临着严峻的财务风险;以及信息披露不充分、缺乏研究的关键指标的企业。这些公司的相关数据不具备研究意义,因此将该企业代码剔除样本,最终保留了467家企业。在数据处理方面,本文对这467家上市企业的数据首先使用Excel进行了前期的处理,并利用STATA软件对数据进一步做缩尾处理,最后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进行后续假设检验和模型分析。
研究变量的定义说明
被解释变量
现阶段国内外关于企业财务绩效水平的衡量指标一般有会计指标和股市指标两类,会计指标包括總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等;股市指标包括每股收益率、托宾Q值等。由于我国的股票市场波动幅度较大,因此本文借鉴魏文君、石华倩等(2017)在其《高管持股、投资行为与财务绩效》中对财务绩效的衡量方法:采用会计指标中的净资产收益率,即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其财务绩效水平就越高,并用符号ROE对财务绩效水平进行标识。计算公式如下:
解释变量
根据王维等(2016)对技术创新的度量方法,本文从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两个指标来衡量技术创新能力。
(1)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本文将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定义为企业用于技术创新的资本在主营业务收入的占比,占比越大表明上市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就越大,并用符号R&D进行标识。其计算公式为:
(2)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大多数企业通常用专利数量、专利申请量等指标来衡量企业的技术创新。而由于在我国专利的申请、批复及受全过程较为漫长且通过审核的比例相对较小,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用专利申请数量的对数值对技术创新产出进行衡量,也就是说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越多,其技术创新产出效应越好,并用符号NPA进行标识。
调节变量
本文将政府补助作为调节变量。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在披露时可以划分为与资产相关和与收益相关两部分,但从长远来看,政府补助将根据是否与公司日常活动有关分别计入其他收益和营业外收入本文采用以下计算公式衡量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并用符号Gov来表示。
控制变量
企业的财务绩效水平受到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中众多因素的影响,是众多促进因素与消极因素博弈的结果。因此,在借鉴以往相关研究成果的同时综合考虑财务绩效影响因素,本文选择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和企业年龄作为控制变量。因为本文在选取样本数据时特定了行业和年份,因此没有增加哑变量的引入来控制行业和年度的影响。
本文变量定义见表1所示。
模型设定
本研究采用分层回归模型(Hierarchical Regressions)来检验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政府补助进一步对此主要关系的调节作用。主要关系的回归模型可以如下形式表达:
为对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验证假设1和假设2,本文构建了如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模型1
为对只政府补助对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财务绩效的促进效应进行分析以检验假设3和假设4,本文构建了如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模型2
实证分析
样本描述性分析
表2所示是模型中主要的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包括这些变量的极值、均值、标准差:
作为企业绩效的代表值的ROE,均值为0.0903,可以看出财务绩效并没有达到较高水平高,高新技术上市企业的绩效总体看来表现并不突出,可能与我国现阶段总体经济环境的低迷有关,但极值分别为- 0.5246和0.6586,表明所选样本企业存在巨大的财务绩效水平差距,个别企业处于严重亏损状态,亟需通过技术创新增大市场份额并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反映技术创新投入能力R&D的均值为0.0655,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已成为技术创新资金投入总量第二的经济体,但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从均值上看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投入强度方面有所滞后,表明仍需在研发投入上进一步提升,但从极值情况来看:0和0.5261,企业个体之间的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差距巨大,甚至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完全没有进行研发投入活动;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衡量变量NPA的均值为0.4150,表明我国样本企业在专利及申请上均有积极的态度,极值分别0和3.8791,表明在不同的高新技术企业之间,技术创新产出的效果差距较大;政府补助GOV的极值分别为0和0.1031,表明我国各个市场所属主体在支持研发投入的力度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般来看,市场化进程越高的地区政府支持力度越高。控制变量方面,企业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总资产周转率TURN、研发人员数量占比RD Person Ratio和企业年龄AGE从整体上看样本企业表現良好,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速,但个体之间差距较大;企业规模SIZE的均值与极值之间差距较小,表明样本企业在总资产数量上基本持平;资产负债率LEV的均值为0.3265,低于最佳负债比0.5,表明样本企业在面临一定程度融资约束的同时需要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同时极值分别为0.0328和0.9155,表明个别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程度非常严重,易于陷入财务危机。
在表3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的主要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中,技术创新投入能力R&D与企业财务绩效ROE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0.148,且通过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测,即两者之间显著负相关,这与假设1的内容是相同的,初步对假设1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同时政府补助GOV与企业绩效ROE的相关系数为0.195,在1%的水平下显著正相关。在控制变量相关性分析中,总资产周转率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r=0.293, p<0.01),而资产负债率则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显著负相关(r=-0.108,p<0.05)。另外,控制变量中的企业年龄AGE与企业绩效负相关,企业规模、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与企业绩效正相关,没有呈现较强的显著性,不过,以上的这些相关性系数都不超过 0.5,不能够确切的将以上变量归为冗余变量。
模型回归结果
表4给出了多元调节回归分析(MMR)的结果。
模型 1 对主要解释变量技术创新投入R&D和技术创新产出NPA以及调节变量政府补助GOV进行回归,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投入能力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196,p<0.01),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且NPA对企业绩效的显著性为0.046<0.05,因此两变量间的正相关关系较为显著。据此,假设1和假设2得证。
本文将主要变量标准化后,将政府补助GOV与技术创新投入R&D的交互项ZGR和政府补助GOV与技术创新产出NPA的交互项ZGN放入第二层后生成模型2,通过多元调节回归分析检验了政府补助对上述假设关系的调节作用,相较于模型1,R平方上升0.04,表明加入交互项后该模型拟合程度变高。在模型1中,ZR&D的系数为-0.196,即ZR&D每增加1单位会导致企业绩效ZROE减少0.196,加入调节变量后,ZGR的系数为0.049,即ZGR每增加1单位导致企业绩效ZROE增加0.49,二者合并对比后发现,政府补助作为调节变量,削弱了技术创新投入ZR&D对企业绩效ZROE的负面影响,假设3得证;而对于技术创新产出ZNPA,在模型1中的系数为0.089,加入调节变量后增加0.059,经过二者合并对比,能够证明政府补助增强了技术创新产出ZNPA对企业绩效ZROE的积极影响,假设4得证。
结语
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政府补贴对于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该结论与大部分研究结论保持一致,政府补贴可以增加企业绩效,为政府补贴行为建立理论基础;2.在不考虑政府补贴的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呈现出显著负相关;加入政府补贴这一调节变量后,削弱了二者的负相关关系。3.政府补贴在技术创新产出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增强了技术创新产出对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即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4.政府补助作为作为中介变量正向调节技术创新投入和企业的关系,其中0.7%的效应通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起作用。
综合以上实证分析,本文基于以往文献对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首次分析在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政府补助产生的调节作用。本文丰富了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路径的相关现有文献的理论体系,为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能力对企业的绩效价值提供了佐证。
更重要的是在探究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绩效两者之间,政府补助是否产生中介效应,这个问题不仅对学术界来讲非常有意义,在现实中也与政府补贴、企业研发创新的政策制定紧密相关。本文不仅阐述了政府补助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的硬性路径,还从实证分析角度丰富了政府补助的效用,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提升绩效的可行方式,是对现有研究的有益补充和拓展。
本研究希望能够对中国新兴经济的高新技术企业有所启示。第一,根据调查结果,高新技术企业应中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开发和运用,并通过次活动过程获取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第二,在如今创新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的时代,而本文论证政府补贴对企业进行创新活动投入进而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政府补贴越高,则企业绩效越高。这为政府有关加高新技术企业的补贴力度相关政策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政府应继续使用行政手段加强政府补贴的导向作用,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绩效的提高贡献一份力量。第三,本文支持了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的显著促进关系,但是企业R&D投入对企业绩效是負向作用。这也提醒政府对于企业研发活动的关注点,不仅应加强政府补贴的导向作用,更应关注如何激励企业提高自主研发质量和提升转化研发成果的能力。而对于企业本身,需要主动探索以企业价值作为导向的政府补贴机制,真正达到提高企业绩效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同时应结合自身特征综合考虑企各项因素进行合理的R&D投入,确保企业良性成长。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康丽珍, 李竹梅. 税收优惠、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一基于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 [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8, 48(06).
[2]FAGERBERG J, MOWERY D C, NELSON R R.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3]OECD. Oslo manual: guidelines for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innovation data[M].3rd ed. Paris: OECD Publishing,2005.
[4]曹崇延,王淮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预测,1998(02).
[5]胡恩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综合评价[J].科研管理,2001,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