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彩风景画属于一种学易难精的画种,也因此在运用水彩进行作画时,技法的使用会影响到画质以及画的表现风格。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水彩风景画中的技法,其次通过整体画面、题材选择、共性个性表现等方面,就技法对水彩风景画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自己一点看法。
关键词:水彩风景画;绘画技法;艺术特点
水彩画是运用水调以及透明颜料来进行作画的一种绘画方式,由于其色彩透明,而作画中能够通过一层颜色来覆盖另一层颜色从而达到产生特殊颜色的作用,但是颜色不能覆盖过多会使颜料颜色变脏,而且水蒸发过快都会导致画作质量出现偏差,也因此,水彩画并不适合大幅作品作画,比较适合风景作画。与其他绘画方式相比,水彩画更为注重技法。
一、水彩风景画中的技法
水彩风景画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技法:①干画法。干画法是指将第一层画干透后进行重复作画的方式,其需要通过层涂、罩色、接色、枯笔等过程进行。使用干画法能够产生丰富的层次效果,这种画法擅长表现光影效果;②湿画法。湿画法是水彩画最为重要的画法,其通过重叠以及接色等过程,来表现出对水色渗透、晕化、淋漓等特点,从而表现出自然的色彩、滋润的效果,但是这种技法学习难度非常大,对作画者要求非常高;③水分掌握。水分掌握是水彩风景画中最为重要的技法要点,其中需要对水分蒸发时间、空气干湿度控制、画纸吸水速度等自然特点进行掌控,从而达到作画目的;④留空。留空是水彩风景画中的特色技法,画中一些浅亮色、白色的部分,需要在作画过程中留出来,在作画过程中,适当的留空能够对有效表现出画面的张力,但是不恰当的留空会导致画质受到一定影响;⑤笔法。在作画中笔法非常重要,其在作画时对于用水以及用色紧密相连,其中画笔的粗细、软硬,运笔的速度,笔触的流畅度都会对水彩风景画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
二、技法对水彩风景画的影响
(一)技法对水彩风景画画面整体影响
技法能够影响水彩风景画的画面整体布局。对于水彩风景画来说,风景的画面整体感非常重要,尤其对于风景布局较为复杂的色彩以及景物,需要对整体画面进行艺术加工。如通过湿画法进行浓墨绘画过程中,需要对画面进行整体轮廓布局,从而产生深沉厚重的画面布局效果。此外在进行水彩风景画中,由于需要考虑到水分蒸发等一些额外因素影响,在布局过程需要进行慎重考虑,也因此通过水彩画的技法能够解决画面整体影响的问题。如在画天空时,由于天空中云雾与天空颜色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一些无法预料的变化,这些景色稍纵即逝,而且天空的颜色可以作为水彩风景画的布局色彩,运用水彩画风景时,可以通过干画法对天空进行初步铺垫,然后以此为基础,层层叠加,最终形成一个光线层次较为明显的水彩风景画[1]。
(二)技法对水彩风景画题材选择影响
水彩画在题材选择方面十分广泛,而风景画是受到广大水彩画家青睐的题材。此外,在作画过程中采用的技法也是对水彩画作家产生影响的关键之处。水彩画在进行作画过程中,通常采用干画法或者湿画法进行作画,其中干画法通过叠色技法来表现的光影效果非常好,而湿画法在着色过程中,将纸面全部或者局部染水再着色,便会作画结束后产生混合色彩的朦胧美感,这里需要注意,不能进行多种颜色同时进行,会影响到画质,而对于远景、雨景、雾景以及景物阴暗或者虚的部分能够在表现力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画家吴大凯的写意作品《渔歌高行唱伴舟》中,便运用大量的湿画法,表现出山水风景朦胧之美,将近处的渔舟、中、远处的山石、树木房屋刻画的淋漓尽致也因此技法对于水彩画选择风景题材起到一定的影响[2]。
(三)技法对水彩风景画共性与个性的表现影响
水彩画的共性是指画面布局中各个部分连在一起能够产生一种和谐、共生的氛围,而个性是基于共性上,各个部分与众不同,但是有进行和谐连接,让人有一种画面每一个部分都有存在必要的感受。在作画过程中,水彩画技法由于其有着色快,作画偶然性高等特点,在作画过程中使整体布局存在一种朦胧美的共性以及作画者作画的个性特点,从而产生优秀的水彩风景画。此外在水彩画在作画过程中,对水与色的控制非常重要,这两种技法会对水彩风景画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在湿画法中,通过对笔触、水以及色彩的控制,来产生烟雨蒙蒙、波浪滔滔、大雾弥漫、云间高山等水彩风景画艺术效果,是作画者对风景画感情表达的最佳途径,也对水彩风景画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总结
综上所述,水彩风景画的技法在水彩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也对其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根据本文分析可知,水彩风景画非常注重技法的选择以及运用,如果能够采取良好的技法对水彩风景画进行布局、绘画,将会对水彩风景画产生较强的画面整体感、局部朦胧美感以及局部与整体结合的共性與个性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能够使其表现出水彩风景画的水韵、色彩等艺术效果,从而起到提升整体画作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淏.浅谈技法对水彩风景画的影响[J].戏剧之家,2016(12):168.
[2]刘春霞.水彩风景画技法在手绘效果图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2,33(06):131-133+137.
作者简介:罗玉春(1997—),女,汉族,四川巴中人,本科,现就读于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环境设计专业。
报刊荟萃·上半月2018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