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陷落:虎门的辉煌与唏嘘

2018-08-27 03:13王残阳
蓝盾 2018年5期
关键词:炮台虎门鸦片

王残阳

去年国庆节,位于广深高速上的虎门大桥的车流量达到了17.1万车次,突破了近年来的历史最高值,似乎印证了网友们“英雄难过虎门关”的笑谈。其实,就历史上而言,虎门大桥横跨的虎门炮台遗址,正是明清时代粤东海防的要塞。因虎门炮台规模宏大,看上去固若金汤,素有“金锁铜关”之称与“南海长城”之誉。从这个方面来说,“英雄难过虎门关”也算是一种历史的真实。

虎门炮台见证了林则徐销烟的历史壮举,也经历了因清政府腐朽无能、和战间摇摆不定,最终失守陷落的历史悲凉,守军关天培、陈连升等数千名将士全部壮烈牺牲。在炮台遗址旁,“节兵火坟”“义勇之冢”,默默述说着抗争到底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粤东的海防重地

虎门位于广东东莞境内,是从珠江口由水路通往省会广州的必经之地。虎门之外是一个喇叭形的海湾,而从虎门逆流而上,珠江水道逐步收窄,从军事上看这里正是拱卫广州的门户,也就自然成了军事防御的重地。

虎门的军事价值,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充分挖掘。明朝政府为了抵御倭寇的侵袭和近代西方殖民者的海上扩张,实施严格的海禁政策,在沿海要地设立卫所,其中广东就有9卫30所。明永乐年间,政府开始在虎门修筑防御设施,设兵把守。嘉靖年间,为严密防范倭寇的进犯,虎门的军事设施得到了加固。

虎门炮台并非一个具体的炮台名称,而是由修筑在河中小岛和两岸上的一连串炮台构成的,这些炮台从清朝嘉庆年间开始大规模建设,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防御阵地。1809年,两广总督张百龄以广东地邻海洋、防务繁忙为由,同时也是为了应对海盗张保仔,奏请复设水师提督,驻扎虎门,统管全省水师和虎门炮台。得到朝廷准许后,张百龄筹饷练水师,大规模招兵买马,很快就平定了海盗之患。

虎门炮台虽然规模宏大,在西方的坚船利炮面前却不堪一击。1834年,英国驻华商务总监律劳卑,为了恫吓清政府开放经商,指使军舰强闯虎门。在交战中,虎门诸炮台向英舰连发數弹,打死英兵3人,但清军的几座炮台都遭到严重损毁,最终英舰抵达广州黄埔。“律劳卑事件”令清政府大受震动,道光帝下令撤掉广东水师提督李增阶,调了江南苏淞镇总兵、署理江南提督关天培接任。

关天培到任后,经过现场勘查,决定新建一批炮台,并对现有炮台进行修缮更新。他亲自监督铸造大炮八千斤、六千斤的四十尊,六千斤以下的数百尊,并分置各炮台,提高防备能力。

在连续数十年的建设中,虎门炮台形成了由三道门户构成的军事要塞,当时被称呼为“虎门十台”。其中,沙角、大角炮台构成了第一重门户,负责对外海的警戒和防御,防止敌人从海面上的进攻。沙角炮台位于虎门沙角山顶,建于清嘉庆年间。据关天培《筹海初集》记载,这个炮台周长42丈,设有炮洞11个,配大小铁炮11位,台门配炮1位,另铸500斤生铁炮1门备用。炮台还建有火药库、官厅、官房、兵房等设施。

由于沙角、大角炮台的炮火距离太远,不能构成交叉火力,难以封锁整个洋面,因此沙角炮台后又改为号令台。凡外国商船入境,必须停泊在沙角洋面以外,等待水师检查后才能通过。如有外船企图闯入,先发空炮制止,再发实炮予以警告,如再不听从,则向该船开炮,并通知各炮台备战。同时,在白草山顶建望楼一座,楼前竖一高杆,日夜瞭望。

威远、镇远、靖远等炮台,则是虎门要塞的第二重门户,构成了一个呈“品”字型、互为支撑的坚固体系,牢牢地守住了珠江。其中,威远炮台位于威远岛侧边的海滩上,从1835年开始修建。其平面呈月牙形,底层均用花岗岩垒砌,顶层用三合土夯筑,非常坚固。威远炮台共有暗炮位40个,露天炮位4个,并设有弹药库、码头、兵房等设施。靖远炮台是关天培新建的,也是所有炮台中火力最强大的,共安设各类大炮60门。

大虎炮台则为第三重门户,设有火炮32门。清军还在横档岛、武山之间的江面上,设置木排2排,大铁链372丈,作为拦截敌舰的利器。

整个虎门要塞配置各类火炮383门,形成了由警戒区、海口区、侧翼区相互配合的完善的海口防御壁垒体系,成为清光绪年间设施最完整、火力最强大、工事最坚固的海防要塞。

关天培对水师的训练也很严格。他制定了春秋两操训练章程,每年二月末、八月初,都会率领士兵到威远、镇远等六处进行实战演习,操练枪炮。在此基础上,关天培总结了战时炮台的编制数:9台、10船、426炮、2028人。

钦差大臣的使命

19世纪前期,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的不利局面,大肆向中国倾销鸦片,攫取了巨额利润,却导致了中国白银的大量外流,同时令国民沉溺于鸦片,极大地摧残了民族精神。清军官兵中多有吸食鸦片者,就连广东水师之中也有一部分人占着地利之便,给英国的鸦片船当起了保护伞,收取巨额贿赂。

对于鸦片贸易的危害,当时的有识之士都颇有警觉。湖广总督林则徐在湖南、湖北力推禁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给道光帝上奏折,直言“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真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曾经吸食过鸦片,后认清其危害才戒除的道光帝,创纪录地连续八次召见林则徐,命令他担任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陆各营,到广州查禁鸦片。

1839年3月,林则徐抵达广州,享受九响礼炮的礼遇。他随即就开始了大规模的禁烟运动,先是查禁了走私鸦片的中国商人,后又向英国人开展了硬碰硬的斗争。一开始,鸦片商颠地(Lancelot Dent)、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Charles Elliot)等人以为林则徐只是做做样子,但当林则徐派兵包围外国商馆、捉拿颠地后,他们只得乖乖地交出了所有的鸦片。英美两国的鸦片贩子,累计交出了20238箱鸦片。加上华人缴纳的鸦片,总共238万斤。

如何彻底处理掉这么多收缴起来的鸦片,就成了摆在林则徐面前的一道难题。他原本计划将鸦片运回北京销毁,但又担心路途中被人更换,经报道光帝同意,改为在广东就地销毁。可改用什么方法呢?火烧法只会让鸦片提纯,传统的“烟土拌桐油焚毁法”会有膏余渗入土中,两个方法皆不可行。经过广泛征求意见,他认识到鸦片最怕的是盐和石灰,最终决定采取“海水浸化法”。

林则徐命人在虎门海滩处挖开两个长、宽各 46.5米的大池,池底地铺上大石头,四周置桩栏板,防止渗漏。每个池的两侧都有涵洞,一个通海水、一个通清水。销烟时,先将池子储满清水,加入盐卤,将鸦片切成四瓣投进池中浸泡半日,随后加入整块烧透的石灰,遇水后石灰迅速沸腾,将鸦片烧化。池上铺有木板,由士兵和民工在现场不停地搅拌,让鸦片充分稀释、融化。等退潮时,就打开涵洞,把处理完的渣滓排入大海,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6月3日,虎门销烟正式开始。林则徐在销烟池旁边搭设了观礼台,广东省的军政官员尽数出席,并向各界市民和外国商人进行开放。一些外国商人、传教士不相信中国官员有办法能够彻底销毁鸦片,都跑来实地求证,林则徐干脆把他们拉到池边看个究竟。他们观看整个过程后,都心悦诚服,脱帽向林致敬。事后,传教士裨治文这样写道:“我们已经反复检查销毁过程的一部分,他们在整个工作进行时的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料,我不能想象再有任何事情会比执行这项任务更加忠实的了。”一些外国媒体纷纷对销烟进行了报道。英国鸦片商人则是全部拒绝出席活动,以示对“侵占英国商人财产”的抗议。

销烟活动一直持续到6月25日才宣告结束。在23天时间内,虎门海滩一次次升腾起浓浓的烟雾,贻害无穷的毒品被彻底毁灭,最后只剩下8箱作为样品送到京城,并在北京被销毁。道光帝给了林则徐毫无保留的称赞——“卿之忠心爱国皎然于域中化外矣!”林则徐过55岁生日时,道光帝还亲笔书写“福”“寿”二字的大楷横匾,差人送往广州,以示嘉奖。

虎门销烟是林则徐一生中最光辉闪亮的时刻,一度是他最大的功绩,后来却成了他官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成了他最大的“罪过”。同一事件却得出如此截然不同的评价,历史的残酷不免让人唏嘘。背后的原因,就是那个立场摇摆不定的道光帝。

不对称的战争

虎门销烟一役,令大清上下沉浸在一片获胜的喜悦之中。然而,查禁鸦片中遭受惨重损失的英国人,绝不甘心就此承認失败。在遥远的英伦三岛,出兵中国的声浪越来越高。1939年10月1日,英国内阁会议以中英贸易受阻、英国臣民生命受到威胁为借口,决定派遣一支舰队前往中国,并训令印度总督予以合作。“鹰派”外相巴麦尊为此频频调兵遣将,将分散在英国、南非和印度等地的海军力量予以集中,向中国集结。

中英双方的军队,在这一阶段频繁爆发小规模战斗。1839年11月,关天培指挥水师,与英国兵船“土密”号和“华伦”号,在穿鼻洋发生激战,以死伤数十人的代价,将英舰赶跑。

1840年1月,林则徐根据道光帝旨意,宣布正式封港,永远断绝和英国贸易,这进一步加剧了中英之间的冲突。2月,英国任命乔治·懿律为英国全权代表和海军统帅。4月,英国国会经过激烈辩论后,通过了对华采取军事行动的决定。6月28日,懿律率领由数十艘军舰和4000名士兵组成的“东方远征军”封锁了珠江口,宣告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然而,面对已经到来的战争,林则徐产生了很大的战略误判。在他上报道光帝的奏折上说:“伏查英夷近日来船,所配兵械较多,实仍载运鸦片。”同时,他还认为英军只是海军实力较强,陆军士兵的腿绑得很紧,蹲都蹲不下来,根本没办法打仗,不足为惧。就连相对思想开明的林则徐都是如此认识,当时清朝官员的眼界和视野也就可想而知了。

好在虎门炮台防守严密,来势汹汹的英军眼看占不到多大便宜,于是只留下少数军舰封锁珠江口,其他军舰则挥师北上,于7月攻占定海,8月抵达天津大沽口。面对英军的坚船利炮,道光帝的态度发生动摇,决定允许通商且惩办林则徐,以求换得英舰南撤,并派直隶总督琦善南下广州与英人谈判。此后,林则徐因销烟挑起中英冲突的“罪行”被革职,后来还被从重发配至新疆伊犁。

眼看着谈判久久没有效果,为了对琦善施压,1841年1月7日清晨,英军3艘军舰发起了对沙角、大角炮台的突袭。虽然清军守军拼命向海上之敌发起炮击,但对于其侧后翼的防守却极为薄弱。在军舰正面强攻的同时,还有4艘英国武装轮船带着小船运送陆军从穿鼻湾登陆,在汉奸带路下登上山顶,架起3门野炮,从上往下轰击炮台沙角炮台。

驻守炮台的清军腹背受敌,副将陈连生指挥守军用地雷、火炮奋力抗击,弹药消耗完后又使用弓箭射击,最后举着腰刀冲锋陷阵,不幸中弹牺牲。他的儿子陈长鹏看到父亲阵亡,悲愤不已,冲进敌群奋力砍杀,先后受伤10余处,最后投海自尽。陈连升部下百余名官兵大多战死,炮台被毁坏,11艘各类船只沉毁。战后,当地群众将75名外地籍贯的官兵合葬于白草山麓,题名“节兵义坟”。陈连生的坐骑被英国人抓去香港,相传该马日夜悲鸣,遥望对岸绝食而死,时人称为“节马”。

1月8日,英军抵达虎门要塞的第二道门户,威胁进攻广州。吓破了胆的琦善,很快答应了英国人的要求,私下签署了包括割让香港在内的《穿鼻草约》。因割地超过了道光帝的容忍底线,琦善被革职,该条约也未能产生法律效应。

惨烈的牺牲

1月27日,当英军占领沙角、大角炮台的消息传到北京,道光帝大为恼火,决定对英国宣战。其后,他委任御前侍卫内大臣奕山为靖逆将军,户部尚书隆文、湖南提督杨芳为参赞大臣协助,前往广州主持抗英军务,并从全国各地调兵遣将。在奕山到广州前,由琦善继续指挥清军作战。而得知清政府拒绝割地之后,英军也准备继续对清军发起进攻,进一步加强军事压力。

在战争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关天培认识到了炮台侧后方空虚的问题,加紧在武山侧后的三门水道修筑炮台,在威远炮台南侧修建沙袋炮台,在各处炮台后侧添加兵勇,以此防备敌人从后方发起偷袭。清军士兵因为沙角等炮台的丢失而士气低落,关天培把自家财物分赠给将士,激励起他们的抵抗决心。面对强敌,关天培也预感结局凶多吉少,于是派人将广东水师提督官印送回广州,并把自己的旧衣服和掉落的牙齿装入一只木匣,寄回江苏淮安老家以示诀别。

经过一番准备后,2月25日,英军再一次发起进攻。他们早就探明,虽然虎门防守极为严密,但在第二重门户中,却有一个凸出来的不设防小岛,即下横档岛,于是当即派兵登陆占领该岛,架设炮位。这样一来,第二重门户的多个炮台,都进入了英军的火炮射程之内。客观来看,这是关天培在炮台规划中的重大失误。

26日一早,激战全面展开。以江中几个小岛为分隔,分为左水道和右水道,清军的炮台主要集中在右水道,他们也等着在右水道与英军决一死战。没想到英军使出了一招“避实就虚”,先从左水道绕至江中小岛上的横档、永安炮台后侧,向守军猛烈发炮。虽然清军击退了一波冲击,但涨潮后英舰又蜂拥而至,几个岛上炮台很快就全部陷落了。特别是横档炮台的守军弹尽粮绝,集体投井殉国。战后,民众集其遗骨葬于上横档岛,碑上有“义勇之冢”四字。

占领横档、永安炮台后,英军调转炮口方向,在军舰的配合下,集中火力攻打右岸火力最强大的威远、靖远、镇远三炮台。关天培当时在靖远炮台坐镇指挥。他当即命令几个炮台向敌军发炮还击,打退敌人一次次的进攻。在作战中,他身上十多处受伤,却依然屹立阵前,打到紧要处还亲自上阵点燃火炮。然而,当日下午,忽然下起大雨,清军的火炮渗水难以发炮,一下子失去了作用。英军随即发起猛攻,双方陷入了肉搏战。关天培挥舞手中佩剑,与闯入炮台的英军殊死搏斗,其左臂被敌人砍伤。就在他忍受剧痛、继续战斗之时,一发炮弹在他身后爆炸,弹片洞穿了他的胸膛。关天培就此壮烈牺牲。不久后,道光帝御制祭文,祭奠关天培,并给他忠节谥号,入祀昭宗祠,后又在虎门建立祀关天培专祠,予以厚葬。

英军占领靖远炮台后,调转炮头攻打威远炮台,潮州总兵李廷钰手下伤亡惨重,又苦苦等不来援兵,于是率众撤退,很快威远炮台也陷落了。就这样,仅一天的功夫,虎门要塞的核心阵地都落入了英军之手。英国军舰突破虎门要塞之后,耀武扬威向着广州进发,让清朝从上到下的许多官员都吓破了胆。5月底,奕山在广州城竖起白旗,向英军投降。

关天培指挥下的虎门要塞之所以会输得如此惨烈,既是因为清朝和英国双方武器装备的极大差距,更是因为作战思想的差异。他不懂得英军采取的陆海军协同进攻、抢夺制高点从侧后袭击、运用野炮等现代战争的战斗思想,虎门诸炮台之间虽能形成简单的配合,但大多时间都在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境地。这也是清朝军官们很难克服的时代局限性。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虎门作战充分体现了中国军民的抗争决心,拖延了英国侵略者进犯广州的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英军的嚣张气焰。

反复的毁灭与重建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虎门要塞的多个炮台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后,清政府立即组织对炮台进行了重修。从1843年起,沙角炮台不但组织了修缮,还进行了扩建,炮位遍及沙角湾的各个角落,形成了捕鱼台等新的炮阵地。同时,威远炮台、南山炮台、镇远炮台等也得以重建。

1856年,英军借口“亚罗号事件”,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了逼迫两广总督叶名琛就范,10月23日,英国3艘军舰闯入虎门海口,对炮台发起炮击。叶名琛起初认为英舰只是虚张声势,在战备上无所准备。时任广东水师提督吴元猷因没有接到叶的命令,不敢下令拦截。驻守虎门的清兵也缺乏抵抗意志,有的等待观望,有的未战先逃,结果没有放一炮,眼睁睁看着敌舰闯入了内河,向着广州进发。

11月12日,刚把广州城内外诸炮台毁坏一空的英军军舰,顺着珠江向香港进发,抵达虎门地段时,从上游袭击横档炮台,经过一个多小时炮战之后,英军登陆炮台,守军纷纷溃逃,大炮全部落入敌军手中。第二天,英军用横档炮台的大炮,向东岸的威远、镇远和靖远炮台发起炮击,无心抵抗的清军很快丢盔弃甲,仓惶逃跑。就这样,复建仅10多年的虎门要塞,又一次遭遇了毁灭。而且在作战中居然直接被敌舰闯入,可见这道门户已经是形同虚设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再次投入巨资,继续组织修缮虎门诸炮台。其中,威远炮台、镇远炮台于1882年,由两广总督张树声奏准修复;沙角炮台于1883年,由两广总督曾国荃主持修复;南山炮台,于1895年修复。

1949年后,我国对虎门炮台的遗址进行了保护并向游客开放,成为民众了解百年屈辱历史、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教育基地。在炮台附近,还兴建了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海战博物馆等,并有林则徐销烟池等重要文物,共同营造了浓郁的历史氛围。同時,这里还是禁毒的重要宣传阵地,人们通过亲眼目睹鸦片带来的种种危害,更能够激发禁烟的动力和决心。

(摘自《看历史》)

猜你喜欢
炮台虎门鸦片
太平天国与清军的一笔奇葩买卖
6月历史大事记
相关论
太平天国与清军的一笔奇葩买卖
数十家全球知名服装采购商将集结虎门
第22届虎门服交会暨2017虎门时装周将举办
浅说晚清广州江防重镇沙路炮台
胶东半岛炮台的开发利用
炮台,战争与和平
洋务运动时期出洋官员对西方炮台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