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优
“蚂蚁”憾大树,出现在了现实生活中。
2018年6月8日,蚂蚁金服公布了最新一轮的融资,融资的总额度达到了140亿美元。
此轮融资后,蚂蚁金服估值超1500亿美元,达阿里巴巴市值近三分之一,成全球最大“独角兽”。蚂蚁金服希望明后年能在香港和A股同时上市,而本轮融资或许会成为蚂蚁金服上市前的最后一轮私募融资。
早在日前,阿里巴巴发布、2018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时,彭博社曾刊文称,该公司正在敲定一笔价值100亿美元的融资,并可能很快启动IPO。如今,这笔融资敲定了,且不止百亿。
融资达百亿 上市在即
2018年6月8日,蚂蚁金服对外宣布新一轮融资,融资总金额140亿美元。
蚂蚁金服方面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支付宝的全球化拓展,自主科研投入和全球顶尖人才的招募,从而提升支付宝及其合作伙伴向全球消费者和小微企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能力。此外,资金也将用于培育新兴市场的本地科技人才,助力当地的数字化转型,让普通民众也能享受数字经济带来的红利。
本轮融资既包括来自国内投资者的人民币资金,也包括了蚂蚁金服旗下全资子公司——蚂蚁国际筹集的来自国际投资者的美元资金。
除原有股东继续跟投外,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华平投资、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银湖投资、淡马锡、泛大西洋资本集团、T.Rowe Price旗下基金、凯雷投资集团、Janchor Partners、Discovery Capital Management以及Baillie Gifford等全球顶尖资本成为新增的战略投资者。
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表示:“国内、国际投资者看好的不仅是蚂蚁金服以及支付宝的全球竞争力,更看好的是中国步入新时代的发展机遇。我们将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携手为更多国家和地区,带去中国成功的技术经验和模式,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普惠金融发展。”
“过去14年中,我们为能够持续帮助普通人和小微企业而自豪。现在,我们将和更多拥有相同愿景和使命的伙伴,一起加速我们的战略进程。”井贤栋说。
自2015年起,支付寶响应“一带一路”的倡议,通过向当地合作伙伴输出技术经验,助力9个本地手机钱包的诞生或发展,包括印度、韩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在内的国家和地区用户,正在逐步享受到移动支付安全而高效的服务。
截至2018年3月31日,支付宝与其全球合作伙伴的年活跃用户数已达8.7亿。
井贤栋进一步补充:“科技是面向未来的核心驱动力,我们将持续强化在区块链、人工智能、安全、物联网和云计算方面的布局,用科技驱动包括金融服务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并进一步打造开放的生态系统,通过技术投资和创新,在不同的国家寻找合作伙伴,为全球个人和小微企业带来更安全、透明、高效和普惠的金融服务,让数字经济的红利惠及到更多的人群。”
蚂蚁金服在此之间已经经历过两次融资了,在2015年的7月份,蚂蚁金服就完成了A轮融资,总额度接近18.5亿美元,由全国社保基金、国开金融等一系列机构参与投资。
在2016年的4月,蚂蚁金服已经完成了B轮融资,这次的总额度已经超过45亿美元,是第一融资的二倍有余,由建行旗下中投海外和建信信托、中国人寿、中油集团等机构参投。
发展迅速 对外投入布局不断加码
日前,阿里巴巴公布了2018财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报告显示,2018财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2502.66亿元,同比增长58%,创下IPO以来最高增速;核心电商业务收入2140.20亿元,同比增长60%;净利润为832.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第四季度营收为98.73亿美元,同比增长61%;净利润为10.59亿美元,同比下滑33%。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22.48亿美元,同比增长35%。
从财报各项数据来看,阿里巴巴不仅收获了季度内新增年度活跃消费者最高增值,还创下自IPO以来最高年度收入增长、最高核心电商收入增长,此外在阿里云,菜乌、新零售,全球化等布局也均显示出稳健的增长态势。
不过,其中“2018财年第四季度亏损了7.2亿元”引起市场关注。对此,蚂蚁金服方面称,其在本季度支付给阿里巴巴的特许使用费和软件技术服务费收窄。
在投入和布局方面,数据电视,2018年3月28日,蚂蚁金服宣布出资1.8亿美元购入巴基斯坦公司TMB 45%股权;之后,2018年4月26日,又和孟加拉国移动支付公司bNash达成了合作。
在市场竞争逐渐进入白热化的大背景下,近年来,蚂蚁金服先是尝试通过社交方式撬动支付市场,之后又重回支付领域,开始从商户和用户两端入手,在多个场景进行布局,启动了一系列补贴优惠。比如,对用户采取鼓励金、双向红包等;对商户财富余利宝、网商贷等。
据蚂蚁金服副总裁袁雷鸣透露,蚂蚁金服将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小商家推广和应用移动支付,仅以上两项的直接和间接投入就将达到100亿元。据了解,2018年5月支付宝还正式推出了“码商成长计划”,此计划除延续免费提现等既有投入之外,还将在未来三年为码商提供一万亿的贷款额度支持。
在对外投资方面,据统计,蚂蚁金服近年来不仅投资了蘑菇租房、领投了哈罗单车10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还战略投资了快捷停车、佳都数据,同时蚂蚁金服还参与了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以及投资共享单车平台ofo。公开数据显示,仅2018年以来,蚂蚁金服的总投资额度便已超过百亿美金。“去金融化”科技赋能金融的开始
起步于2004年成立的支付宝,于2014年10月正式成立的蚂蚁金服,用不足4年的时间,已成为一个拥有6亿用户、管理资产规模达2.2万亿元的金融帝国。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以及彭博社报道的数据:在用户数方面,蚂蚁金服目前用户量已增加至6.22亿,超过“宇宙行”中国工商银行个人客户数;管理资产规模达2.2万亿元,其中余额宝规模达到1.58万亿,带动天弘基金成为行业第一;消费贷规模已达到6000亿元,已是中国建设银行的近3.7倍。
2018年2月1日,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联合宣布,根据2014年双方签署的战略协议,并经阿里巴巴董事会批准,阿里巴巴将通过一家中国子公司入股并获得蚂蚁金服33%的股权。
2018年4月9日,蚂蚁金服又在官方微博发布马云致阿里与蚂蚁员工的内部公开信。信中显示,自4月9日起,彭蕾卸任蚂蚁金服董事长一职,专注公司长期发展、全球化战略、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传承,井贤栋接任蚂蚁金服董事长同时兼任CEO,全面带领团队负责公司业务、战略推进和落實。马云在信中也表示,这是蚂蚁历史上最重要的领导团队交替,不仅为了传承,更是为了蜕变。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方可闲庭信步,这是人材队伍上最大的成功。
随着监管的趋严,很多金融科技公司开始宣布不做金融,改做服务,蚂蚁金服也成为其中一员,宣布“去金融化”。
零壹财经报道称,“互联网金融公司不做金融,而是做技术,是回归本质。京东金融、蚂蚁金服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巨头回归技术本身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未来随着人们对于金融科技认识的逐步深入,特别是新科技应用在金融行业的不断铺展开来。金融科技或许将会演变成为一种新的技术,这些技术以金融的形态深入到了各个行业当中,不仅能够给这些行业赋能,而且能够将金融的属性和功能进一步拓展。”
“通过输出技术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无疑是压降自营金融业务资本消耗和流动性管理压力的有力措施。”有业内人士分析称。
资料显示,蚂蚁金服早在2015年提出互联网推进器计划,称要在5年内通过技术帮助1000家金融机构。而在2017年3月,蚂蚁金服也曾明确提出要做TechFin,未来“蚂蚁金服只做Tech(技术),支持金融机构去做好Fin(金融)”。
蚂蚁金服副总裁陈亮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技术的变革和发展,去推动包括金融服务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的变革。”
在激烈市场竞争之下,蚂蚁金服将如何续写传奇,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