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优
资本市场诱惑着实大,又一家农商行冲刺IPO。
近日,安徽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马鞍山农商行”)公布了招股说明书。招股书显示,该行拟在深交所上市,拟发行不超过5亿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马鞍山农商行于2009年6月获批股份制改造,更名为“马鞍山农商行”,经历了从农信社到农合行,再到农商行的转变历程,是安徽省首家挂牌的农村商业银行。此次上市后,将成为2018年以来第二家获当地银监局批准上市的安徽地区农商行,1月份安徽亳州药都农商行已率先获批。
招股书显示,2017年马鞍山农商行实现净利润4.30亿元,同比有所上涨,但是其不良贷款率却连年超过2%,在当前8家拟IPO农商行中居于首位,远高于全国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
营业收入下滑,净利却上涨
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7年来,马鞍山农商行的总资产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分别为401.37亿元、486.32亿元、551.23亿元,三年来同比涨幅为37.34%。
其中,贷款业务是该行重要的收入来源,发放贷款和垫款在资产总额中的占比较高。哉至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和2017年12月31日,该行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分别为215.38亿元、243.85亿元和283.75亿元,分别占资产总额的53.66%、50.14%和51.48%。对此,马鞍山农商行在招股书中表示,如果贷款客户到期不能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其将遭受损失。
从业绩方面来看,招股书显示,马鞍山农商行的盈利能力也尚可,2015年~2017年分别实现净利润2.45亿元、3.38亿元、4.3亿元,三年的时间同比上涨了75.51%。只是,《投资时报》记者通过梳理发现,该行和大多数地方性银行一样,利息净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颇高,过度依赖息差收入。数据显示,2015-2017年,马鞍山农商行的利息净收入分别为107.76亿元、105.23亿元、115.54亿元,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分别高达96.61%、81.64%、96.78%。
与此同时,需要关注的是,在净利润上涨的同时,该行去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却有所下滑。2017年其实现营业收入11.94亿元,较2016年同期的12.89亿元下降了7.3%。营业收入下滑,净利润却实现了上涨,如此逻辑稍显蹊跷。
此外,从资本充足情况方面来看,马鞍山农商行去年的三个资本充足率同比均出现了下滑。据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年该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728%、14.81%、14.81%,而2016年这三个数据则分别为24.86%、21.05%、21.05%,同比分别下降了7.08%、6.24%、6.24%。而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年末,该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则分别为24.37%、20.36%、20.36%,三年来同比降幅较为明显。
可见,在业绩快速增长的同时,马鞍山农商行的资本压力愈加明显。该行在招股书中表示,考虑到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及业务创新等将持续消耗本行资本,同时鉴于日趋严格的监管要求,本行仅靠内源补充难以维持健康的资本充足程度,未来几年,本行将面临较大的资本补充压力。
不良贷款率远超全国商业银行平均水平
银监会披露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来,全国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74%、1.74%和1.67%,其中,全国农商行各年末平均的不良率为2.48%、2.49%、3.16%。招股书数据显示,马鞍山农商行2015年至2017年的不良贷款率则分别达2.62%、2.75%、2.32%。可见,该行的不良贷款率均高于全国商业银行整体水平。其中,2015年和2016年高于全国农商行平均水平。
同时,与A股上市银行相比,该行2015年和2016年的不良贷款率也高于A股上市银行及A股上市农商行平均不良贷款率。招股书显示,截至2015年和2016年年末,A股上市银行平均不良率分别为1.54%、1.62%;A股上市农商行平均不良率分别为1.72%、1.79%。
对此,马鞍山农商行在招股书中解释称,其不良率之所以处于较高水平主要源于三大方面。一是在國内实体经济结构逐步发生转型,宏观经济发展正处于多期叠加的大背景下,实体经济企稳回升的拐点尚未真正来临,部分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和盈利下降并存的困境,企业现金流萎缩,潜在风险有所积累,银行业面临着资产质量下降、不良贷款持续暴露的压力;二是报告期内马鞍山市正处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期间,外部宏观经济形势较为严峻,传统产业链上下游的公司贷款及个人经营性贷款整体违约率也伴随提高。受此影响,本行的部分授信业务也发生风险,影响到本行整体信贷资产质量;三是受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担保圈链辐射等因素的持续影响,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抗风险能力较弱,已成为不良贷款增长的主要领域。
招股书数据显示,2015年~2017年,该行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59.48亿元、69.63亿元、81.87亿元,在公司贷款总额中的占比分别高达88.04%、84.51%和91.75%。此外,该行主要在马鞍山地区开展经营,大部分业务集中在马鞍山地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其约63.18%的贷款投放于马鞍山地区的客户,且大部分分支机构也分布在马鞍山地区,风险也比较集中。
值得注意的是,该行在安徽省内外的不良贷款率差距较为明显。招股书显示,截至去年年末,马鞍山农商行在安徽省内的不良贷款总额为3.99亿元,不良率为1.61%;而在安徽外的不良贷款余额虽然低于省内为2.92亿元,但是其不良率却高达5.93%,远超省内。而实际上,在2015年和2016年,这种差距便已存在。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和2016年年末,该行省内与省外的不良率分别为1.87%和7.73%、1.87%和7.92%。
对此,马鞍山农商行在招股书中表示,一方面,报告期内,该行设立村镇银行的部分省外地区受特定事件影响,爆发违约事件,降低该地区信贷资产质量;另一方面,随着各地村镇银行的设立,其推广了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由于该类贷款业务通常呈现单笔额度较小,数量分散的特征,发放对象主要包括农户、家庭作坊、个体工商户等其他小微客户,因此,在宏观经济压力加大和劳动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下,区域信用风险持续升高,从而直接影响了贷款质量。
为了降低不良率,该行也在通过不良资产转让、内部核销的手段进行处置。招股书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该行核销不良贷款金额分别为15.64亿元、14亿元、3.37亿元,核销笔数分别为161笔、41笔、432笔。股权分散四名股东持股超10%
公开资料显示,于2009年7月8日揭牌开业的马鞍山农商银行是全国第一家地级市农商银行,其前身是马鞍山农村合作银行,于2005年12月20日成立,改制前为马鞍山农村信用联社。2009年6月,该行获批股份制改造,并更名为“马鞍山农商行”,自成立以来经历了从农信社到农合行,再到农商行的转变历程。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7年末,该行下设l家分行,54家支行,并在甘肃兰州、江西赣州、河北廊坊等全国多地共设立了21家村镇银行,与该行全部总分支机构总数56家相比已接近一半。
据《投资时报》记者了解,自2007年7月2日至2013年6月以来,马鞍山农商行先后历经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增资扩股等共三次注册资本变动。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其注册资本为15亿元。
在股东方面,和大多数农商行一样,马鞍山农商行的股权也比较分散,没有控股股东和实控人。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3月12日,该行拥有法人股东92户、自然人股东1434户,股东户数共计1525户。
从股东结构来看,截至招股书签署之日,持有该行5%以上股份的股东有四名,包括盛世达投资有限公司、江东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安联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安徽安振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其中,盛世达投资有限公司、江东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持股比例皆为10%,并列为第一大股东;安徽安联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安徽安振產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为5.13%、5%,位列第三、四大股东。
上市之路曲折坎坷,作为一家股权较为分散的地方性银行,马鞍山农商行在不良率过高的情况下,能否“过关斩将”,顺利IPO,尚待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