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资管”转型升级筑梦金融发展新方位

2018-08-27 05:21
金融理财 2018年2期
关键词:大资管资管信托

2017年,金融市场风起云涌,监管政策接二连三。伴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国内资产管理市场也迎来了革命性的时刻。“严”字当头,大资管将如何转型,未来将何去何从?

1月21日,在2018中国金融理财创新与发展论坛暨第八届“金貔貅奖”颁奖盛典上,中国建设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中心副总经理谢国旺、兴业银行资产托管部总经理吴若曼、民生加银基金副总经理宋永明、国嘉资本管理公司首席合规风控官王景雷、天诺财富董事长钟凯、鼎信长城集团董事长章华、中粮信托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勇围绕着“大资管转型升级,寻找金融发展新方位”的话题展开了热烈而又精彩的讨论。

章华:大家下午好!我们这是一个新时代,在新时代里面,我们召开一个年度会议,会议的主题“新坐标新方位”,圆桌论坛内容非常切合我们的大环境,围绕着新方位而展开。刚才中国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潘东总也提到了从过去一个多月间陆续出台30多个针对金融业的监管法规,这应该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这么集中的发布。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我们该何去何从变得尤为关键。在座的几位都是业界大咖,都是在银行业、基金业、财富管理、信托管理有多年从业经验的。

挑战与压力巨大备路大伽激辩大资管转型的化解之道

章华:在新规之下.大家的挑战与压力是什么,化解之道是什么?

谢国旺:银行资管掘金住房租赁市场蓝海。这个问题不是新问题了,按理说每个人对这个问题都有很深的感受。我觉得前面的嘉宾说得都很透,我个人感觉其实这个问题在去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三大目标已经高度概括了,总的就是服务实体经济,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我想作为一个国有银行,我们会紧紧围绕三个大主题,我们对新规态度很鲜明,一定是拥抱欢迎新规。在新规总体框架下,我们围绕去年提出的三大任务,要把国有银行责任担当做好。

章华:房地产是灰犀牛之一,我们明显看到建设银行围绕着租售并举做了很大的贡献,请您跟我们分享—下。我们知道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房地产租金回报率只有1.5%左右.银行怎么会赔钱干这个事情呢?

谢国旺:我发现论坛的质量真的是很高,对此,我先谈谈我个人的理解,您说的这个情况是在我们内部探讨过的问题。第一,建设银行最开始的渊源就是与房地产建筑行业,这个红利吃了近30年了。但是在中央去年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时候,我们高管上下都在探索这个路,如何响应党的号召?租购同权在经济上的意义到底如何落地,是不是一片蓝海?我们作为一个国有银行应该做政府提倡和推动的事情,这是一个大行应该的行为。从这方面讲,我们应该从政策上顺势而为,才能找到一片蓝海。

第二,以我们对房地产的理解,我们感觉到租赁市场是一片可以真正挖掘的市场。比如说租售比,北京大概是1:700,国际上1:200,差别很大。但是我们最近调研发现,实际上房地产市场几乎所有的房子,盖出来都是为了卖,而不是用来租的。我们去一些城市调研,有些并不是一线的城市,一个25平米的房子能够租到2500元左右,但是如果这个房子变成50平米,却不可能租到5000。这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大的思路,这个市场如何细分?从资产管理的角度有很多的点可以研究来做。

当然,服务租房市场是我们建行大的战略,我们今年快速地在IT上推出五大系统。借助这些系统,真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经过对市场分析之后,我们自己感觉到整个资管在租赁住房方面,大有可为。

章华:我刚才提问一个问题,谢总回答的非常概括,我又提问一个问题,谢总的回答非常圆满。那么,接来下请问,这波新规对各自所在岗位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对我们来说化解之道是什么?

吴若曼:新规之下,第三方托管大有可为

因为资管业务发展制度的设计让银行有一个新兴业务叫托管银行,这是三类银行中最全面的接触到资本市场的一类。所有的产品,无论是股票、债券、货币还是股权,包括贷款类的各种信托保险,公募私募都必须选择托管,所以托管行业随着资管业务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发展。去年Q3报告显示,银行不包括券商托管的,就有135万亿的规模。

新的资管新规出台之后,银行理财受影响很大,像我们这样的中型银行受影响更大,通道不能走了,各类都不能进行,我们原有的以银行理财推动整个业务发展的模式通道少了一倍,去通道、去嵌套的规模少了30%左右。

同时,面临的问题也非常多。上面说的是规模方面的影响,其实对运营模式也有很大的影响。兴业银行托管超过11万亿,也排在前几位,但却不像其他银行,像工行有公募,我们更多在私募、专户、信托领域进行竞争。我们是全行业托管只数最多的银行,达到2.4万只。每一只要按照净值性管理要求,我们必须重建系统,科技升级换代、客户响应有很大的改变。

当然,机遇也很大,第三方托管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就第三方托管来说,真正净值化托管银行并不是特别多,所以对于我们这一类在科技、人员、业务模式比较多的银行来说,特别是商业银行,净值化管理之后在股权类的投资、在ABS都会加大。

所以,我觉得每一次调整会有很大的影响,但同时也会有动力,总之我们对这个行业充满信心。

宋永明:权益类基金是下一步发展的契机

我去年7月份加入到公募基金行业,讲到今天的主题资产监管新规政策影响,我印象最深的去年7月份刚到基金公司的时候,遇到的第一个规定是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管理辦法,对公募基金流动性管理提出一系列要求。随后,一行三会出台统一资管的征求意见稿,年底有了一系列监管的政策,比如说货币基金不纳入到规模的计量、货币基金达到风险准备金200倍后不能再增加等等,直到今年年初密集出台的监管新规,债券交易、同业存单备案管理、大额风险暴露、银信合作规定等等。所有这些监管新规直指降低杠杆、统一纳入监管,这是未来资管行业监管的总体方向。

公募基金这几年迅速地发展,但是它的发展靠的是什么?货币基金。如果未来资管新规出台,大家对于公募基金发展总体比较乐观。资产管理监管新规及配套办法基本上是按照公募基金的净值管理、托管、打破刚兑,也体现了规范的监管思路。但是我认为这个办法出台,从中短期看,对公募基金也不会有大的刺激。不过资管行业总体在规范、收缩,总的蛋糕变小了,公募行业也会受到影响。

未来怎么做,走到哪一步?回归本源,基金行业本质上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主动地发挥管理能力,为客户获得比较好的收益。而不是利用基金作为政策或者监管套利的通道,也不是用来回避政策、税收监管的通道,所以我们要有清晰地认识。从2007年的时候,公募基金在资本市场中的占比大约是37%左右,经历了10年的发展,目前在资本市场上的占比仅仅是40%,很难想像到会这么低。实际上这些年基金业的快速发展,是以货币基金、理财型基金为主的。

民生加银基金虽然是银行系的基金公司,但是主动管理能力也很强。我们大股东是民生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据银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公司权益类基金过去三年收益率排名第四,投研实力比较强。很不容易的是,权益类投资有几位明星基金经理,总经理吴剑飞自己就是一位基金经理,亲自担纲,在投研方面抓得非常细致,风控也比较严格。所以基于比较强的投研水平,去年下半年权益类基金迅速地增长,这也是下一步发展的契机。

王景雷:大资管行业应当终结乱象回归本源

关于资管新规带来的挑战,就像小马过河的寓言故事一样,由于我们现场嘉宾所处行业不一样,相关资管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业务规则、产品标准等不尽一致,大家的感受也是冷热不均、喜忧杂陈,不尽相同。就资产管理行业整体而言,面临的挑战比较大。就私募基金行业而言面临的新规压力相对小些,因为私募基金行业的监管规范架构,基本上是在资管新规的总体监管原则之内。

关于如何应对资管新规、大资管如何转型升级、金融发展如何寻找新方位,我们需要从国家进步、市场发展的大背景、大格局下统筹考虑。

首先要找到指南针,这个指南针就是国家重大政策法规,特别是新的时代变化,至少有十九大精神、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核、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等各部委关于《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等资管新规重要相关文件等四大方向坐标。

我原来在中国证监会工作时,是《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两部资本市场核心法律修订组的重要成员,当时针对“证券”法律定义的范围过窄、资产管理产品规则不统一、标准不统一、监管不统一等问题从法律修订到大资管监管协调统一均做了系统、深入研究和顶层制度设计,当时的很多工作建议大多体现在此次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资管新规对部分业界机构而言像是晴天霹雳,但对于我们曾在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工作多年的資深人士而言,更多地感受是大资管行业应当终结乱象、回归本源,监管也应当拨乱反正、回归本位,监管机构要姓监。即使从全球来看,金融行业特别是我们私募基金行业的监管也呈现出趋严态势。适当加强监管统一、规范工作不是要打垮金融行业,目的是使金融体系能够在整体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找准了指南针,剩下的工作就是各自定好位、回归本位、各负其责、坚决贯彻落实,要紧密围绕防控金融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一带一路、雄安新区、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做好资产管理行业特别是私募投资基金工作。金融业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关系到全体国民财富。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直接融资比重仍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我们私募基金已经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日益承担起对投资人的信托责任、对资本市场的价值回归责任和对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责任。我们金融机构应当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促进融资便利化、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障风险可控。

相信我们能在新时代、新格局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服务中国实体经济、共建和谐美好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钟凯:未来最需要考虑的问题,是钱从哪里来?

作为资产管理的下游企业,天诺财富认为,第一,在资管要求的前提下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第二,金融体制内如何优化人力资源体系,如何留住人才,这个可能是在咱们这个“以人为本”的行业内需要考虑的。

此外,从2018年开始无论是资管新规还是实体经济发展,未来钱从哪来,这是大家可能需要考虑的问题。

天诺财富作为财富管理行业中带着升级思维成立的一家以私募基金为前提的财富管理公司,整个公司的核心成员都是金融机构从业十年以上的老人,并长期从事财富管理的业务,希望在目前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为财富管理行业带来升级。

我们选择打造综合服务平台的方式,通过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满足客户对金融、投资理财的需求,同时也围绕消费升级做了一些产业投资。目前主要布局五个方向:一是非标住宿,比如精品酒店、民宿等一些围绕消费升级的产业;第二,出入境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选择一些行业进行服务;第三,教育。与具有教育管理能力的企业做教育资产的收购;第四,生活美学。我们也在布局生活美容、医学美容等企业;第五,高端医养。但目前这个部分没有看到特别好的企业。

围绕高净值人群的消费服务,做一些产业投资,我们也是从财富管理细分的角度去考虑如何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以此为前提去做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

章华:未来信托的挑战与机遇在哪儿?

张勇:原有的商业模式濒临破产,三方面着力信托业主动转型

这几年信托行业突飞猛进,除了各位信托行业的努力之外,也受惠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一是所谓的利率双轨制,二是通道业务。

因为这几年我国经济在高歌猛进,对增量的融资需求非常大。许多融资需求在银行得不到满足后,便会转到信托行业,信托行业便体现出一种反周期的状态;当政策限制银行对房地产投资的时候,很多投资也会转到信托。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信托行业无形中获得较多利益,也就呈现出突飞猛进地发展态势。

但是在经济增速平稳的情况下,信托原来的商业逻辑可能就不成立了。原来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有比较高的利润,给投资人10%,信托拿5%,刚兑。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可能只给到12%,要承担12%的风险,承担的风险与收益大大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履行刚兑,原来的信托商业模式可能就会面临破产,所以信托行业必须要转型。

另外一个逻辑,从表面来看,信托本身有一个牌照优势,可以做很多通道业务。但是,如果深入看信托,其功能其实非常强大,现在远远没有发挥出效益。信托牌照与其他牌照相比,可以做实业投资、货币市场。金融无非是把货币或者资产在时间、空间形成转化,信托在这方面的能力就很强。所以,当深入下去之后,才发现信托可以更好地跟实体经济融合。

我们信托行业可能的出路就那么几条,第一,回归本源的内涵之一就是提升主动管理能力;第二,打破刚兑。我国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整个社会都有打破刚兑的过程,但能否打破刚兑,其实背后有许多内涵,对于受托机构来说也有很多责任,做到之后,才有可能打破刚兑。

第三,产品融合。信托有比较强大的牌照优势,可以根据股东资源、管理层偏好,深入介入一些产业,形成对某些行业的把握。当你介入一个产业,优良资产多了之后,加工的产品自然就更方便,但相应的也要承担更多风险,作出更大的贡献。

各自看好的投资行业、投资产品

章华:面对风险累积比较大,监管政策非常严厉情况下,2018年结合各自岗位最看好的投资行业、投资产品是什么?

谢国旺:包括租赁租房在内的大的健康产业。

吴若曼:净值型的公募基金。

宋永明:理财型产品可能迎来发展契机。

王景雷:高端装备、新能源、消费升级、电商。

钟凯:服务行业,也包括消费行业。

张勇:我觉得从中粮产业背景来讲,我们最看好的是农业、消费行业。因为人类历史上没有那么大一个群体实现消费升级。

章华:我也说一点,因为我们在房地产布局多一些,房地产争论很多,2018年量会下来,但是单价会上去。这是我们的研判。

猜你喜欢
大资管资管信托
银行理财子公司:开辟大资管竞合之道
更正启事
信托QDⅡ业务新征程
分级资管产品的异化与正名——评析《资管新规》第二十一条
对资管新规关于通道业务相关规定的理解与思考
资管新规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券商系资产管理公司再添一军 渤海汇金全面发力“大资管”时代
让与担保和信托
从不同视角解读信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