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经理奔私背后

2018-08-27 03:27许亚岚
经济 2018年14期
关键词:投研经理基金

许亚岚

2007年,第一波基金经理“公奔私”热潮出现,当时有10多位知名公募基金经理“下海”奔向私募,比如星石投资的江晖、朱雀投资的李华轮、景泰利丰的张英飚、世诚投资的陈家琳、鼎锋资产的张高……之后,分别在2009年和2014年迎来第二波和第三波“公奔私”热潮。10多年来,已经陆陆续续有数百位的基金经理“公奔私”,他们有的已经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比如前“公募一哥”王亚伟,有的却黯然退场,比如明星基金经理王贵文。

源于信心

2007年至今,股市经历了数次大浪,金融风暴、闪电式股灾、熊市的重创等都给“公奔私”的基金经理们带来了诸多考验,能在这期间扛过风险“存活”下来的大佬无疑都有着过人的经验和能力。比如最受瞩目的就是前“公募一哥”王亚伟,自2012年从华夏基金离职后成立了千合资本,至今也经历了“踩雷”之后“割肉”,之后再“踏空”等危机,经受住了考验也吸取了经驗。

其实说到最初的选择,基金大佬们选择“公奔私”的原因无非两个字——雄心。2007年第一批极少数的几位“公奔私”的大佬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景泰利丰董事长张英飚就是其中之一,他有着丰富的从业经历和投资历练,早在1994年,就已经在君安证券担任投资经理,是A股的“股市老兵”,也是目前证券市场上为数极少经历四次牛熊转换的私募基金之一。

在看准了市场行情后,张英飚对自己“奔私”的决定充满信心,在之后10多年的创业生涯中也经历了股市带来的数次风险,除去前5年的探索稳固阶段,在最近5年,其投资理念和投资制度建设才算真正稳定下来。他向《经济》记者坦言,近几年公募基金经理“下海”要容易一些,而在2007年则需要更大的勇气,“那时候是借助信托渠道做私募,由于阳光私募还没有合法化,所以有点打政策擦边球的味道”。在2009年恰逢牛市和2014年监管政策明确的那几年也出现了大面积的“公奔私”现象,“那时候就好像是,做这行的不‘下海就觉得没面子”。

张英飚告诉记者,从国际视野看,公募基金、养老金和私募基金这三股力量是不可或缺的,而在2007年,中国只有两股力量,私募基金几乎可以说是不存在的,“这肯定不正常”。

直到2014年,私募基金的市场正规地位得到确立后,中国的私募基金才迎来爆发式增长。“我们当时加入私募行业成为了第一批吃蛋糕的人,因为有绝对的信心认为私募行业未来肯定要壮大,当这个蛋糕越来越大之后,我们会受益。我们是第一批拥有私募牌照的人,2013年第一批有25家私募基金,那时候叫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特别会员,2014年获得了正式会员资格。”在经历了2015年股灾和2016年的熔断之后,2017年张英飚旗下的A股基金创了历史新高,接近40亿元规模的景泰利丰在同等管理规模的证券类私募公司中名列前茅。

作为2007年最早一批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如今已有接近200亿元规模的星石投资自成立以来也经历了10多年的大风大浪,曾任职于华夏基金、工银瑞信基金、湘财荷银基金的江晖找了杨玲等一批拥有创业激情的合伙人搭建起团队。

创业之初当然也担心过私募的正规性,但在博时基金基金管理部总经理肖华“公奔私”发出第一弹,并成功借助阳光私募的模式募集资金后,给了他们信心,在经过各方调研后,借着牛市的氛围和江晖在公募的号召力,在2007年7月30日发了第一个产品,总共募集了1.5亿元。

对于当时做出的决定,星石投资总经理杨玲对《经济》记者称,当时的市场环境为私募基金的诞生创造了良好的契机。“首先是市场基础,社会财富快速积累,高净值人群高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日益显现的财富管理需求,促使不同的资产管理机构出现;其次是制度基础,私募的蓬勃发展是金融业市场化改革的必然成果;最后是人才基础,公募基金已经发展了10年,培育出大量成熟、优秀的基金经理人才,他们走出来独立创业,为私募行业提供了人才基础。

摆脱枷锁

除了这些第一批敢于吃“螃蟹”大佬外,近几年私募行业也陆续出现很多“新星”。不同于2007年“公奔私”后存在的很多不确定性,他们这么做的初衷就要简单一些。

曾在麦格里投资银行、香港的高盛集团任职过的盛世资产董事总经理、投资总监刘晓俊,自2010年就开始在中国开展量化交易,他告诉《经济》记者,当时在国内做私募是因为看到国内的股指期货出来了,这为做量化投资提供了做空的工具,“我们招一些公募基金经理,也是因为他们已经在公募得到了比较好的磨练,出来之后可以管理更多的资金”。

相对于公募基金较大的局限性,对于基金经理来说,私募基金的工作不仅相对来说业绩报酬会更高,操作起来也更加自由和灵活。

首先,公募由于体系比较大,交易并不灵活,“比如不能大手卖出某些股票,每天卖出的股票数目不能高于买入的股票数目等,而私募既没有交易的限制,也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制约”。刘晓俊举了个例子,在目前处于下跌趋势的市场环境下,公募只能亏,而做私募可以用股指期货做对冲,可以做多股票,可以做空股指期货来避险,在下跌的时候也可以挣钱。

其次,公募基金业绩提成并不会特别高,主要还是靠工资和一定的奖金,不管做多好工资也不会大幅提高,而私募的竞争力比较强,做得好业绩报酬就比较多,交易更自由,也有更多的赚钱机会。“所以私募从业人员更愿意出去跑业务,不会像公募那样死气沉沉的。”刘晓俊说。

具体来看,对于从业者来说,私募的制度灵活,能保护投资人利益,也更能实现纯粹的投资梦想。“比如业绩报酬提取机制可以驱动私募专注于为投资人创造收益,而非扩充规模;‘三合一即股东、基金经理、管理层是同一批人的特征,也使得公司团队稳定,投研人才更接近于自己的梦想。”杨玲说道。

另外,私募行业是充分市场化的资管行业。“私募基金没有金融牌照,展业也不是采用牌照审批制,可以说拿的是市场牌照,在这里投资人用脚投票,只有在投资端有优势的私募才能生存,这样的环境对于优秀的投资人才非常有吸引力。”杨玲说。

而站在机构创办者的角度看,私募公司的利益和个人是挂钩的,张英飚表示,在公募时大多数时间就是做投资,而在私募,除了做投资,还要做管理,“虽然工作量更多,但精神状态也更好”。

中阅资本总经理孙建波去年刚从银河证券离职,虽然“奔私”时间短,也不是市场行情最好的时候,但他认为,很多公募基金经理“奔私”主要还是因为自己的一些理想情怀。“全球非常大的对冲基金也好,创投基金也好,很多都是私募,中国资本市场的多样性发展方向,使得在国际竞争领域需要优秀的私募公司成长起来,然而现在中国甚至在国际上能拿得出手的私募公司都没有,我就是朝着这样一种理想去走。”孙建波对《经济》记者表示。

“最大的变化就是要自己找饭吃了。”谈及工作转变后的感受,孙建波表示,之前在公募有明确的分工,做起来非常简单,而在私募则要为公司谋生存,特别是在熊市的环境下,整个市场的营销策略都要去考虑,并且两者所面对的渠道和监管政策也都不一样。

总体而言,导致目前基金经理“公奔私”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私募基金比公募基金具有更为灵活的投资方式、更有竞争力的激励机制和更加成熟的投资人。

输送人才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公募基金经理“奔私”导致了私募的竞争越发激烈,也使得公募基金流失了很多人才。对此,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对《经济》记者表示,基金经理“公奔私”的现象属于行业内正常流动,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首先要合法合规运作,“只要基金管理人能力过关,能够为投资者获得收益,那么无论基金经理在公募还是在私募,都是值得投资人信赖的”,不仅有 “公奔私”,今后也会有基金经理从私募转到公募的。

如果在公募做得好,出来做私募也能做好,那么人才的流入对私募行业的发展肯定有利,而一些做得不好的人也会回公募,对公募影响也不大。“公募毕竟是靠整个体系在维持生活,对于个别基金经理的依赖性并不强。”刘晓俊如是说。

潘向东也表示,由于公募基金经理注重基本面研究,“奔私”推动了私募行业的规范化和快速发展,当然不排除个别公募基金经理的离职,导致管理的产品业绩出现较大波动,但是公募基金具备完善的上市公司调研,投研决策流程较为规范,专职研究人员较多,券商卖方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充分,因此,公募基金的成绩更多取决于其制度的完善和公募基金整体的投研能力,基金经理“奔私”对行业的冲击有限。

“公募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后面还会有源源不断的人顶上,所以很大程度上公募为中国的资本市场输送了很多人才。”孙建波称。

总体来看,基金經理“公奔私”促进了私募行业的发展。杨玲认为,这给私募行业带来了三点好处。

第一,带来了成熟的投资理念。A股价值投资理念由早期公募基金引入,他们倡导研究创造价值,才有21世纪初“五朵金花”的行情。

第二,树立了对合规这一经营底线的信仰。公募有着优秀的合规风控举措,建立了全面的合规风险管理文化,比如物理和制度上的防火墙隔离、完善的信息披露流程等,随着基金经理“公奔私”,这些先进完整的制度,也注入私募,推动了行业的规范。

第三,带来了专业的投研管理制度,如团队作战、投研梯队,培养了一批有号召力的基金经理进入私募,第一批公募基金公司起步于1997年,到2007年第一批“公奔私”大潮出现,经历了10年发展,涌现了许多知名公募基金经理。这些人具有较强的市场号召力,进入到私募行业后,为私募行业赢得了关注,起到了投资实力的背书作用,为后来从业者作出表率。

不要迷失

往往牛市会促使很多基金经理“公奔私”。除了一些经历过大风浪的“老牌”私募基金,也有很多新生私募机构在市场浪潮中迷失或被淹没。因此,在私募行业竞争越发激烈的情况下,公募基金经理“公奔私”后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找到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任何生意销售都是第一位的,孙建波在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刚成立的时候最大的困难实际上就是资金募集,“基金经理‘公奔私后面临的问题不是发挥优势,而是补短板,你会发现很多基金经理在营销策略等各方面都有欠缺”。

其次,在刘晓俊看来,如果基金经理本来是做主观投资的,最后能做出成果的并不多,毕竟在公募基金时肯定有很多研究员围着他,而到私募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干,资源也不如在公募时好。但如果原来是做量化投资的,出来之后会有更多的量化手段,不一定要请很多人一起做,可以用合作的形式加入一些做得比较好的私募基金,利用其模型、技术和较低成本,拿较高提成,这样也能很快把规模做起来。

“还有一种是原本在公募基金累积了名声,出来后依靠他在公募基金的人脉迅速把规模做起来,然后再去请人扩大销售,稳住整体收入,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王亚伟在这个类别里做得比较好。”刘晓俊说。

基金经理“公奔私”,要考量自身的优势,包括投资策略、资源和渠道,否则可能在残酷的竞争中被淘汰。鑫圣金融研究院院长王默对《经济》记者称,如果在投资策略上更有优势,从长远角度可以向投资研究方向发展,而如果在客户、渠道资源方面更有优势,则倾向于做好金融服务,确保客户的利益,才能实现自我和企业的长远目标。

对此,厚石天成总经理侯延军对《经济》记者坦言:“也有很多像我们这样的草根一点点往上爬,我们也不是吃干饭的,这都是市场轮回,经过这两年的洗牌,最后留下来的都是有一定能力的人,我建议投资人选择基金经理,就选择在市场上‘混到现在的人,都是有赚钱能力的,大概率会保你赚钱。”未来客户对私募行业的投资诉求肯定会越来越大,不止是高净值客户,可能还有养老金、社保、企业内的资金等,竞争也会越来越强的。

“公募基金经理只有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才能在‘奔私后赢得一席之地。”潘向东表示,首先,可以将公募基金较为规范的投研决策和投研管理体系通过经验复制或借鉴等方法,健全私募基金内部投研管理体系,建立专业、高效的基金投研队伍。其次,充分发挥自身注重价值投资和基本面分析的优势,发挥公募基金经理择股和择时的优势。最后,公募行业基金经理“公奔私”后,需要充分利用其投资策略的灵活性,制定适合私募基金投资业绩稳健增长的投资操作理念,在金融创新的背景下为私募基金创造新的盈利模式。

“下海”时机

在2007年中国公募基金经理“下海”是一个必然的现象,这10多年来,“下海”的更多还是有能力的基金经理。而很多“公奔私”的基金经理选择的时机都是在牛市期间。按照历次“公奔私”经验会发现,市场行情较好时,“公奔私”不仅有利于自身发展经营,也可以通过私募市场化机制获得较高的业绩回报率,为投资者创造不错的收益。

而市场行情较差时,“公奔私”需要经营较长时间才能赢得发展空间,因此,在当前市场依然处于震荡整理阶段的情况下,潘向东建议,公募基金经理“奔私”要做好“择时”,自身才能获得较好的发展。

刘晓俊也告诉记者,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出来,会面临找不到资金的困局,并且很多基金经理也没信心马上赢钱,这种情况下,还不如窝在公募基金先拿着稳定的工资,等牛市来了再出来。“特别是本身名气不算太好,业绩、模型也没有做到太亮的时候,就很难活下来。”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公奔私”并不是很有利于个人自身发展,王默也表示,一方面,市场行情不景气,流动性减少,缺少能让客户短期获利的机会;另一方面,行业整顿、合约合规方面有难度。

“这时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都比较难做,毕竟面临的是熊市,总体的资金减少了,整体的流动性差,无论是否做得好,都会受到影响。”刘晓俊认为,此时需要提升投资能力。

当然,也不是说市场低迷的时候就不会有人出来,在张英飚看来,不管在什么样的市场环境下,“公奔私”的决心还取决于有没有自己的投研体系和理论体系,以及个人的能力。

虽然也有做不好默默回去做公募的,但感受了私募工作时的自由,再回公募其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刘晓俊表示,一旦来到了私募,如果做出了成绩都不愿意回公募,尽管这两年是熊市,很多人也会想再忍耐一下,到了牛市就会转好了。

猜你喜欢
投研经理基金
经理的难题
挑剔的经理
夜半买驴的南航经理
天弘基金三管齐下打造投研“实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