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莉
格瑞格这些天在准备大学入学考试的功课,老师要求他阅读一本书《爱无可忍》,然后写篇论文交上来,书的作者正是他的父亲——英国知名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
看到格瑞格要交论文,伊恩想帮帮儿子,于是他告诉格瑞格自己写这本书时是怎么想的、写论文时要注意哪些方面等。在父亲的帮助下,格瑞格顺利地 完成了论文。结果却出人意料,论文只拿到了C+,老师给出的评语是:不同意论文中的观点。
2011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采用了一篇名为《朱启钤:“ 被抹掉的奠基人”》的文章。文章作者很是好奇,便自己拿着试卷做了一遍,结果对照标准答案,却只拿到了一半左右的分数。作者于是调侃道:“出题老师果然名不虚传,把作者本人都打败了,幸好我当年没落到你手上。”
2017年,众多浙江考生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落”到了一条草鱼的手上。
那年的浙江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题,选用了某专栏作家的文章《一种美味》。其中,有一道题目是这样的:请赏析文章结尾“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還闪着一丝诡异的光”。这让众多考生懵圈了。于是考试结束后,专栏作家的微博上挤满了向他提问的考生。作家更懵圈啊,他是这样回答的:“我本来是为了搞笑的,谁知道还有这么一出啊。就是有点儿说不出来的感受,感觉生活太诡异了。对不起,我解释不了。”
我跟女儿说起这几件事情,女儿听完后,很淡定地说:“如果我是作者本人,我就会删除记忆,当自己是读者、考生来答题。我应该能拿到至少三分之二的分数。”我听后,不禁莞尔。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出题人、考生和女儿,因为文字,在此刻汇聚。谁能说答案是唯一的呢?只不过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在过程和规则里突围、成长,或者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