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花儿”中的梅花意象

2018-08-27 01:06杨生顺
群文天地 2018年2期
关键词:雀儿程式民歌

杨生顺

河湟“花儿”中有许多用花卉起兴的作品。这些花卉大部分是当地有的,如牡丹、芍药、菊花、刺玫花、菜籽花、山丹花、水红花等。另外一些花卉是当地没有的,如梅花、桂花、白兰花、石榴花、玫瑰花、水仙花等。“花儿”学界对前者进行过诸多研究,对后者没有开展研究。

河湟地区无梅树,自然也不会有梅花,梅花意象却经常出现在“花儿”中。

有些梅花意象出现在河湟“花儿”的衬句中,如《我搭尕妹一条心》(二牡丹令):

青石头(么)栏杆(者)玉(呀)石桥,

(来吧,二牡丹来吧,二呀梅花哎哟)

桥头(儿)靠(哟)崖(呀)着(呀)哩(吨);

我搭(么)尕妹(者)心(呀)一条,

(来吧,二牡丹来吧,二呀梅花哎哟)

肝花(儿)连(哟)心(呀)着(呀)哩(吔)。

这里的“二牡丹”同“二梅花”一并出现在“花儿”的衬句中,提升了“花儿”的音乐美和形象美,使演唱变得更加活泼动人。

大部分情况下,梅花出现在“花儿”的起兴句中。有腊梅起兴的,如:

白布凉圈白似雪,

腊梅花不怕冰寒:

牛郎织女会天河,

每年有见面的一天。

这首“花儿”的第一句“白布凉圈白似雪”与另外一首传统“花儿”“菜子的花儿黄似金,黄死者有人问了;你身上得下相思病,有有看好的先生”都采用了相同的起兴程式,这种程式就是×××××似×”。然而,这种起兴程式同样出现在江南民歌中,如“芥菜开花黄似金”“石榴花开红似火”等。腊梅花主要在江南等地广泛种植,青海老百姓别说没见过腊梅,即便见过腊梅也不会用当地没有的植物起兴的。那么,河湟“花儿”中为什么会有梅花意象呢?那是因为明代政府实施移民实边政策,江南人屯军屯田河湟地区,歌随人走,江南民歌亦传人河湟,许多江南民歌渐渐蜕变为“花儿”,所以河湟“花儿”中,既有江南民歌的许多起兴程式或结构程式,也有江南地区的梅花等诸类花卉意象。

此外,“花儿”中有很多梅花起兴的作品。如:

十月的梅花将开来,

白仙鹤展翅着飞来;

活着时带着书信来,

死了时托一个梦来。

元代大画家王冕(浙江诸暨人)有《素梅》(其六),诗云:

江南十月春色早,

处处梅花当水开。

玉笛一声霜不小,

满天明月鹤飞来。

若细加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首河湟“花儿”与王冕的诗有相似之处:一是梅花意象,梅花盛开的时间都是农历十月。二是鹤意象,“花儿”是“白仙鹤展翅着飞来”,王冕诗是“满天明月鹤飞来”,只不过“花儿”是民间语言,王冕诗是文人语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是君子的象征,仙鹤则是幸福吉祥长寿的象征,取《诗经》“乐只君子,万寿无疆”意。两个意象的相同与梅花开放的时间的重叠,说明这首河湟“花儿”与江南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这首“花儿”作品,以前可能是一首江南民歌,后来被人们改成“花儿”了。

在河湟“花儿”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一些用“雀儿探梅”起兴的作品,如:

红雀儿噙着一口水,

蓝雀儿探梅着哩;

我心里牵的就是你,

你心里牵谁着哩。

出去个大门趴腰儿树,

寒雀儿探梅者哩;

你去了跟我的哥哥说,

尕妹妹还活着哩。

蓝雀儿探梅到树上,

梅瓣儿漂在个水上;

我把你想的到命上,

你心里有牵到我上。

在河湟文化中,“雀儿探梅”有时出现在绘画中;有时出现在酒令中,如“七(个)雀儿探梅”;有时出现在民歌中。从上面三首“花儿”作品来看,雀儿有红有蓝,与江南色彩丰富的鸟类颇为吻合。“寒雀儿”为通感修辞,与江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梅花迎寒盛开时的感觉及时间是切合的。对梅树的形状描述也是惟妙惟肖的,“趴腰儿树”简洁形象准确地把弯曲倾斜的梅树描写得活灵活现。上述“花儿”起兴,重点在“探梅”二字上,“梅瓣儿漂在个水上”富有诗意地展现了江南地区梅花临水、雀儿探梅、落花流水的动人场景。

少部分梅花意象,出现在“花儿”的后兩句中,如:

阴山里拉雾阳山里开,

平川里渗出个水来;

妹妹是梅花园中开,

哥哥是探梅的雀儿。

大骡子驮了个狼牙刺,

二骡子有驮个枣儿;

把尕妹好比是梅儿树,

阿哥是探梅的雀儿。

尕马儿驮的紫花布,

大骡子驮的是枣儿;

尕妹是园中的梅花树,

风大得落不上雀儿。

此类“花儿”作品中,经常把“尕妹”比拟为梅花或梅花树,把“阿哥”比拟成“雀儿”,“雀儿探梅”象征着男女之间的爱情追求。就拿最后一首作品来说,风吹梅动,雀儿无以立足,“风大”二字含蓄地写出了雀儿探梅之不易,委婉地表达了阿哥求爱之艰难。研读这些“花儿”作品,我们感觉不长梅花、没见过“雀儿探梅”的青海人民,对梅花的熟悉程度似乎不亚于生活在江南的人们。

在江南地区,人们对梅花的喜爱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花卉。不论文人雅士,还是山间村夫,皆爱梅、种梅、赏梅、咏梅,梅花俨然成为江南的一种文化标志。在文人心中,梅兰竹菊乃花中“四君子”,梅花排其首。江南民歌中,咏梅之作亦不胜枚举。

(问)

窗前腊梅寒冬开,

只有雪花作伴来。

妹托雪花传书信,

不知哥可爱腊梅?

(答)

山中百花四季开,

有兰有菊有腊梅。

春兰秋菊虽然好,

哥我更爱腊月梅。

——浙江省金华县民歌

一年过了一年来,

又见梅花墙西开,

梅花谢落像雪片,

推窗扫雪望郎来。

——浙江省余杭县民歌

腊月里来腊梅芯,

小寒大寒相邻近,

廿四节气年年唱,

十二月花名唱不完。

正月更始万象新,

梅花开放初立春,

雨水交来正月半,

家家户户点红灯。

——南京民歌

上述江南民歌,见证了江南老百姓对梅花(包括腊梅)的喜爱之情。在江南民歌中,也有类似于河湟“花儿”般的比拟,譬如“哥是喜鹊飞上天,妹是山中一枝梅,喜鹊落在梅枝上,石磙打来也不飞。”这首江苏民歌,把情哥比作喜鹊,把情妹比作一枝梅,这种比拟手法与河湟“花儿”中把阿哥比作雀儿、把阿妹比作梅花(或梅花树)是一样的;吴歌取法“喜上梅梢”,突出的是“落”,河湟“花儿”取法“雀儿探梅”,突出的是“探”,而且不论是喜鹊,还是雀儿,都与梅花有关,两种民歌间的传承关系可见一斑。

江南的梅花意象,不只保留在“花儿”中,河湟曲艺小调中随处可见。《背宫》之《梅开二度》《冬景》皆与梅花有关,尤其是《冬景》之“闭柴扉,修毛庵,煨暖炉,把炭添,赏雪饮酒梅花畔”,传递出江南文人赏雪饮酒的风雅习俗。在河湟小调中,梅花意象更多,《腊梅花儿红》《八仙采花》《采花调》《对花》《对花十二月》《数花》《十二月花》《四季花》《绣荷包》等作品中都有歌吟梅花的句子。

河湟“花儿”中,不仅有诸多梅花意象,而且有与梅相关的南京梅花山、凤凰台的文化记忆。

有关南京梅花山的“花儿”如下:

天上的云多不下雨,

请龙王,

梅花山要求个雨哩;

阳世上人多不像你,

邀(qiao)媒人,

一心儿要煨个你哩。

——《中国民间歌谣集成青海省大通县卷:大通花儿集》

这首“花儿”中的梅花山,非青海山名,乃南京特定文化符号,南京梅花山有“天下第一梅山”的美誉。梅花山因东吴孙权葬于此得名。孙权掌握东吴政权后,听取诸葛瑾等人建都秣陵的建议,改秣陵为建业,拓建南京城,疏浚拓宽秦淮河,开凿运河,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孙权死后,葬在朝阳门外的第三个山冈。相传,朱元璋建地宫时,敬重孙权是一条英雄好汉,将其坟墓完好地保留了下来。“花儿”中所说的梅花山求雨,作为一种民俗活动,恐怕与这段历史有一定的联系。南京梅花山是览梅胜地,南京植梅与赏梅的历史,历经六朝至今不衰,据史料载,城南梅岭岗、城北钟山脚下梅花坞均为植梅、赏梅佳地,明末徐渭的《钟山梅花图》就形象地展现了“龙蟠胜地,春风十里梅花”的美景。

这首传统“花儿”还传承创新了江南民歌的基本程式。“天上的云多不下雨”“阳世上人多不像你”与明代江南《山歌》的起兴句“天上星多月弗多”程式基本一致。此类程式的作品在后世江南民歌中极为常见。如:

天上星多月不明,

溪中鱼多水不清;

朝里官多乱了事,

小姐郎多败名声。

——《江南民间情歌八百首》

江苏无锡民歌:

云里望月月不明,

雾里看花花不真;

浑水里过河无底喏,

勿知阿妹她哪样心。

——《江南民间情歌八百首》

这两首江南民歌的“天上星多月不明,溪中鱼多水不清”“云里望月月不明,雾里看花花不真”的起兴程式可以归纳为“天上x多×不×”“XXX多×不x”。

此类程式的吴歌,也完好地保留在河湟“花儿”中。如下:

天上下雨又下霜,

河里鱼儿奔长江:

河里鱼多水不清,

贤妹人多花了心。

——《青海民族民间文学资料:传统花儿专集》

青海长江经过的地方至今不唱“花儿”,与“长江”有关的“花儿”作品风毛麟角。这首所谓的“花儿”,不论起兴,还是歌词内容,均与长江有关,而且第二句和第四句句末分别用“奔长江”“花了心”三字煞尾,这种煞尾方式在河湟“花儿”中较少,这首作品显然是江南民歌的表达内容与结构特征。

天上的雁儿一溜儿三,

地下开遍并头莲,

情郎半路上霎闪缠,

虎口里拔牙妹敢干!

——《古老传统汉族民间情歌》

这也是一首保留在青海的吴歌。首先,河湟地区没有并头莲,“地下开遍并头莲”更符合江南实际。其次,河湟女性表达情感大多含蓄婉致,不可能有“虎口里拔牙妹敢干”的大胆行径,这种情感表达与江南女性大胆热烈的示爱方式非常相似。

从程式看,这两首作品采用了“天上XX××x”“天上×××××,地下×××××”起兴程式,第一首作品的“河里鱼多水不清”属于“×x多x不×”结构程式,这些程式都是江南民歌中的一些基本程式。此类程式还保留在河湟小调中。如:

天上云多天不晴,

地下山多地不平。

山里頭草多花不明,

河里鱼多水不清。

大路上石多路不平,

阳世上人多心不公。

——《民和民间小调精选》

江南民歌的此类程式,在河湟“花儿”中,既有传承,也有创新。

天上龙多不治水,

地下的清泉儿满了;

庄子里人多不如你,

你把我三魂揽了。

——《青海山歌》

天上有云不下雨,

旋风把云吹散了:

世上人多不如你,

哥哥的心牵烂了。

——《大通花儿集》

天上的云多不下雨,

旋风儿,

你把个云刮散了:

这多的人伙里有有你,

有良心,

你把个心亏烂了。

——《花儿集·西宁特刊》

上述“花儿”作品,在传承了江南民歌“天上×××××,地下×××××”“天上×××××"“天上×多×××”“×××多×××”程式结构的同时,有两处创新:一是四句式“花儿”的第一句和第三句程式相同,结构对称;二是把江南民歌的程式做了微调,“×××××不×”改变为“××××不××”。

上述足证,关于梅花山的“花儿”作品,起兴句明显传承了江南民歌的基本程式,文本中出现南京梅花山这一特定文化符号也不足为奇了。

有关南京凤凰台的“花儿”如下:

三点梅花的凤凰台,

雷响三声者雨来;

听见尕妹的声气来,

精神不由得起来。

——《中国民间歌谣集成青海省大通县卷:大通花儿集》

這首“花儿”中的凤凰台,不是西宁南山的凤凰台,因为西宁凤凰台无梅花。青海老百姓是绝对不会用“三点梅花”修饰凤凰台的。这首“花儿”中的凤凰台应该是南京凤凰台。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凤凰集于南京凤凰山,乃筑台,山和台由此而得名。唐代大诗人李白怀着落寞感伤的心情,曾到此游览,写下了著名的《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五代十国,杨吴筑城时山势被切断,凤凰台围于城内,但仍前临城墉,后附淮水,有十来里。明代筑城时,为高大的城垣所掩。每年12月,南京凤凰山上梅花盛开,别具风韵。梅花山在“朱子巷”(音译)不远的西南方向,“朱子巷”是青海河湟地区许多汉族先祖曾经长期生活的地方,“三点梅花的凤凰台”应该是他们经常歌咏的佳句,随着移民实边,把这种文化带人河湟地区,被后世一代代口传心授地保留了下来。

猜你喜欢
雀儿程式民歌
创意生活用品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学术写作程式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鸟粪中"建筑师"
沙漠里的精灵
猴年话猴
穿花衣 唱民歌
广汽传祺增程式电动车型首发
戏曲音乐的“程式”再思考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