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鲜艳
摘 要:当前,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是国家核心的教育方针,推行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的学生,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充分开发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而这个过程中,数学学科表现最为突出。文章将从数学自身的特点出发,浅析数学活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构建与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数学;教学活动;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1.数学教学活动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是将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进行的,教师要注意在数学活动时协调学生脑、手、眼、口之间的配合,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算一算等形式,将理论融入实践,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在数学活动中,学生通过手脑并用,不但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思维能力
思维的概念比较抽象,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想。或者也可以称之为“思考”,它囊括了分析、总结、类比等,推理和判断就是思维的核心表现形式。
1.学生主导课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灵活思维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师生之间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燃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适时引导点拨及鼓励,让学生能够自主、灵活地进行数学学习,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自发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及方法。
2.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高中,数学都是重实践的一门学科,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需深度挖掘教材,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正确的方向上寻求答案,获得解决问题的快乐。
3.设置疑难,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思维能力
思考的前提是有问题,数学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疑问”是锻炼思维的关键点,当然在设疑的过程中,要讲究一定的策略。一方面,在基础教学中,设疑要由易至难、步步深入,没有这个客观过程的话,学生容易失去信心。如果仅仅是机械被动接受知识而没有疑问兴奋点的话,那么就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就失去了思维锻炼的契机。另一方面,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教师要适时设置较高难度的发散性思维的题目,加以引导,让学生深入探索该知识点的内涵。比如在六年级一次方程—x-3=2中,在去分母时容易发生思维混乱导致错误,需教师引导,在移项过程中注意变号、在系数化为一时注意符号等,然后再出示相关类型题,举一反三,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
4.开展启发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简而言之,启发式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思维。比如在小学学习活动“正方形的认识”中,学生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正方形,但真正理论性的學习中仍然存在理解的障碍。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如如何利用自己的作业本制作出一个正方形图形。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这类活动会非常有兴趣动手实践,积极调动思维能力,利用工具或徒手撕出来,最后经过学生自主的讨论和教师的讲解,彻底弄清楚如何制作正方形。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到了培养,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培养直觉思维很是重要,教师要学会“寻宝式”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适时引导学生去发现真理。引导重在“引”,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和表达,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深入讨论,这是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总之,思维锻炼贯穿教育的始终,当然,数学活动不是学生锻炼思维的唯一途径,但是效果显著的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精心设计、适时引导,使学生积极融入,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思维也将得到拓展和创新。
[1]陈赛义.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刊),2014.
[2]刘丽勤.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