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福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
随着国家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隧道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对于特长隧道的通风设计和方案比选,在隧道建设及运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风方案考虑的相关因素较多,即包括通风方式、通风标准、通风计算,又要考虑到周边环境、工程造价、施工工期等。在设置竖(斜)井分段时,不仅要考虑到正常运营、交通阻塞、防灾救灾、风机配置、运营费用等,而且还要考虑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竖(斜)井长度,施工便道等因素[1]。本文主要阐明了隧道营运通风系统各方案的比选,经计算、分析和论证,确定了技术可靠、投资相对节约的通风方案。希望能够为解决长大隧道通风方案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拟建项目祁县至离石高速公路是山西省规划“三纵十二横十二环高速公路网”中第七横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起点位于祁县城赵镇修善村西北,设城赵枢纽连接榆祁高速(S60)及京昆高速(G5),路线经晋中市祁县、吕梁市文水县、交城县、离石区,与吕梁环城高速公路在离石区信义镇相连接,终点在离石区信义镇,设离石东枢纽连接吕梁环城高速。拟建项目采用隧道方案穿越吕梁山脉,设置了吕梁山特长隧道,隧道长度9818 m,设计速度采用80 km/h,断面采用三心圆形式,其具体参数和设置详见表1。
表1 祁县至离石高速公路吕梁山隧道表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应根据公路等级、隧道长度、设计速度、设计交通量、车道数、平纵线形、地形地质、隧道海拔高程、隧址区域自然条件等因素,进行经济技术比较,确定合理通风方案[2]。隧道通风除了需要满足交通运营通风外,还必须满足火灾发生时的通风需求。
2.2.1 烟尘设计浓度
表2 烟尘设计浓度K(荧光灯、LED灯等光源)
2.2.2 CO和NO2设计浓度
CO设计正常段平均浓度δCO取100 cm3/m3,同时考虑交通阻滞时,阻滞段的平均CO浓度δCO可取150 cm3/m3,经历时间20 min。隧道作业段空气的CO允许浓度不应大于30 cm3/m3,NO2允许浓度不应大于0.12 cm3/m3。
2.2.3 换气要求
吕梁山隧道内换气频率取每小时3次,换气风速取1.5 m/s。
隧道通风按照行驶速度、火灾工况、换气工况进行计算隧道内稀释CO和烟尘等的需风量。设计近景年和设计远景年对应的设计需风量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 近景年隧道设计需风量(2029年) m3/s
表4 远景年隧道设计需风量(2039年) m3/s
根据表3、表4的计算结果可知:根据设计需风量大小,结合吕梁山隧道地形、地质、几何线性、行车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并考虑该隧道防灾救灾的需要,所以吕梁山隧道采用斜(竖)井分段送排式+射流风机纵向式通风。
根据隧道近、远景年计算需风量,利用左线左侧1号、2号两处施工斜井,将隧道左线分为3段,采用两处斜井送、排式+射流风机纵向式通风;右线同样划分为3个通风区段,利用1号斜井排出式+1号竖井(YK74+600)送排式+射流风机纵向式通风,如图1所示。隧道分段需风量计算如表5所示。
图1 吕梁山隧道通风方案示意图(方案一)
a)近景年(2029年) 单机功率30 kW的双向射流风机86台;功率为390 kW排风机3台,功率为250 kW排风机4台;功率为370 kW送风机2台,功率为550 kW送风机2台,功率为790 kW送风机2台。
表5 吕梁山隧道分段需风量计算表(方案一)
b)远景年(2039年) 单机功率30 kW的双向射流风机114台;功率为390 kW排风机5台,功率为250 kW排风机4台;功率为370 kW送风机3台,功率为550 kW送风机2台,功率为790 kW送风机3台。
根据隧道近、远景年计算需风量,利用1号、2号两处施工斜井,将隧道左线分为3段,采用两处斜井送、排式+射流风机纵向式通风;右线也划分为3个通风区段,利用2号斜井排出式+2号竖井(YK72+400)送排式+射流风机纵向式通风,如图2所示。隧道分段需风量计算如表6所示。
图2 吕梁山隧道通风方案示意图(方案二)
表6 吕梁山隧道分段需风量计算表(方案二)
a)近景年(2029年) 单机功率30 kW的双向射流风机88台;功率为390 kW排风机2台,功率为250 kW排风机5台;功率为250 kW送风机2台,功率为550 kW送风机2台,功率为790 kW送风机2台。
b)远景年(2039年) 单机功率30 kW的双向射流风机112台;功率为390 kW排风机3台,功率为250 kW排风机6台;功率为250 kW送风机2台,功率为550 kW送风机2台,功率为790 kW送风机3台。
根据隧道近、远景年计算需风量,利用左线左侧1号施工斜井和3号竖井(ZK76+180),将隧道左线分为3段,采用一处斜井送排式+一处竖井送排式+射流风机纵向式通风;右线同样划分为3个通风区段,利用1号斜井排出式+1号竖井(YK74+600)送排式+射流风机纵向式通风,如图3所示。隧道分段需风量计算如表7所示。
图3 吕梁山隧道通风方案示意图(方案三)
表7 吕梁山隧道分段需风量计算表(方案三)
a)近景年(2029年) 单机功率30 kW的双向射流风机86台;功率为390 kW排风机3台,功率为250 kW排风机4台;功率为370 kW送风机2台,功率为550 kW送风机2台,功率为640 kW送风机2台。
b)远景年(2039年) 单机功率30 kW的双向射流风机114台;功率为390 kW排风机5台,功率为250 kW排风机4台;功率为370 kW送风机3台,功率为550 kW送风机2台,功率为640 kW送风机3台。
根据隧道近、远景年计算需风量,利用左线左侧1号、2号两处施工斜井,将隧道左线分为3段,采用两处斜井送排式+射流风机纵向式通风;右线同样划分为3个通风区段,利用1号斜井排出式+1号竖井(YK74+600)送排式+射流风机纵向式通风。通风方案平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4 吕梁山隧道通风方案示意图(方案四)
方案四和方案一的区别在于方案一采用了地上风机房,方案四采用了地下风机房。通过计算,两个方案的风机配置一样,主要区别在风机房形式不同导致的工程造价不同。
为准确分析吕梁山隧道施工工期,首先应明确长大隧道辅助坑道的设计位置、工作面布置,每个工作面负责的施工范围,以及每个施工段落隧道围岩布置情况等[3]。按设计,隧道进、出口主洞及斜井同时开始施工,竖井开工后仅进行自身施工,由于出渣费用较高,不进行主洞辅助施工。斜井贯通转入主洞后相向进行掘进,以增加施工作业面加快施工进度,隧道最大可允许单洞4个掌子面同时掘进。同时充分考虑:洞身掘进时间;施工过程中处治涌水、塌方等事件所消耗的时间;隧道掌子面贯通后二衬、路面及机电等后续工程的施工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经综合估算各方案工期如表8。
图5 吕梁山隧道通风斜、竖井位置示意图
表8 吕梁山隧道不同方案下的施工工期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知,4个方案从技术上均是可行的。方案一和方案二中隧道左线由于通风的分段与施工分段基本一致,完全可以利用左线左侧的两处施工斜井作为通风斜井,两套方案的主要区别在于右线隧道竖井位置的不同,导致通风方案差异。方案三充分利用了仅有的一处施工斜井。方案四的特点是采用了地下风机房。下面对4种通风方案从土建费用、前期设备费用、运营用电等经济方面做进一步比较。
表9 吕梁山隧道通风方案经济比较表 万元
各方案优缺点对比情况如表10所示。
表10 吕梁山隧道各方案优缺点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方案四采用了地下风机房,对地表环境破坏最少,但是前期土建费用太高,故不作为推荐方案。
方案三采用两竖一斜,地上风机房,该方案前期投入和后期运营费用最低,但是施工周期最长(较其他方案长140 d左右),施工期间增加利息和施工机械等增资较大,约1亿元以上,故也不作为推荐方案。
方案一和方案二均能充分利用两处施工斜井,两个方案的主要区别在于竖井位置不同,方案二虽然在经济比选中也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考虑到其地上风机房所处位置地势较低,附近有季节性地表溪流,距离风机房300 m左右有村庄。选在此处施工,前期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后期风机产生的噪声以及排出的有害气体会对周围村民产生影响(秋冬两季排风口处于村庄的上风方向),方案一则不存在此类问题。综合比较,将方案一作为推荐方案。
通风设计是隧道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隧道长度、纵坡、地形、地质、气象等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吕梁山隧道通风方案的设计和比选,经计算、分析、比较和论证,确定了技术可靠、投资相对节约的通风方案。希望能够指导吕梁山隧道通风方案的设计,也为以后长大隧道通风方案的设计和比选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