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底线协调当下与未来——灾后重建中的可持续发展探讨

2018-08-27 05:56
中国勘察设计 2018年6期
关键词:芦山生态建筑

自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迄今已过去了10年,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特色救灾治理机制中,家园得以重建,损毁的城市得以修复,地震带来的伤痛也正在远去。在此背景下,社会各界从救灾举措、重建规划、防灾减灾、对口援建、灾后跟踪和韧性城市等方面进行系统反思,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救灾治理能力,还能推动城市建设理念的完善和更新。

从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到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四川省院”)作为本土设计力量,参与的灾后重建工作可以概括为四类:一是房屋安全鉴定评估,二是区域规划和城市设计,三是建筑设计,四是地质灾害治理的勘察设计。

在汶川和芦山两次大地震中,四川省院共投入1500余人次参与抗震救灾,完成房屋检测和安全排查1200余项,完成地质灾害治理近600余处,完成项目设计300余项。此外,结合实践经验,还形成了10余册标准图集,在行业期刊上共发表论文30余篇。

立足多次参与抗震救灾的实际经验,我们逐渐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灾后重建应对策略。作为一项特殊任务,灾后重建中的“可持续发展”,不以追求最优为目标,而是守住底线,在重重矛盾中最大限度协调好当前需求和长远发展的关系。

灾后重建工作的问题分析

根据多次参与的实际经验,我们对灾后重建工作的问题总结如下:

时间紧迫,质量良莠不齐

地震灾害发生后,首要任务是快速救灾。面对家园被毁的受灾情况,妥善安置灾民的基本生活,解决灾民的住房问题,是灾后重建中最为迫切的任务。由于时间紧迫,工期大幅压缩,导致部分灾后安置房建设质量低下,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

图1 绿建技术图

主体多样,形象工程频出

在中国目前的救灾机制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导致了灾后重建的参与主体包括了政府、援建单位、社会企业、公益组织、媒体机构、受灾居民等,在多方力量主导下的灾后重建,各方立场不同、诉求不同,极易出现彰显救灾业绩、超越实际需求的形象工程。

生态忽视,环境破坏严重

震区灾后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灾后重建项目应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造成二次破坏,但在快速建设的迫切需求下,生态环境因素往往被忽视,导致部分灾后重建项目对脆弱的自然生态破坏严重。

文脉断裂,地域文化丧失

近年来,四川地震频发,且均发生在地理条件独特、自然禀赋优越和文化底蕴深厚的区域,如汶川是羌族聚集地,九寨沟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震对这些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重建过程中,容易过多植入现代建筑元素、材料和形态等,进一步人为地割裂了地域文脉的传承。

上述灾后重建问题,并非源于参与者的主观意愿,而是由灾后重建工作机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造成的。当前机制中,参与者首先面临着“时间紧、资金少、任务重、难点多、关注高、影响广”的重重矛盾,表现出“三边工程”“质量降档”和“妥协平衡”等浅层现象,从而对“生态”“文态”和“业态”产生深层影响,进一步加剧了灾后重建的复杂矛盾,要系统改善运行机制的问题,可以尝试从可持续发展的建造策略着手解决。

可持续发展的灾后重建建造策略

可持续发展策略内容众多,立足自身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以下两方面:一是高效经济、生态绿色;二是文脉传承、地域乡土。在此,笔者试结合三个具体案例进行探讨。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解决生态绿色的问题

在可持续发展的大原则下,每一个项目根据自身特点都会有所侧重。第一个案例为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着重解决的是生态绿色的问题。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大熊猫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的核桃坪基地遭到严重破坏,经综合评估,需在保护区内异地重建。作为灾后重建的重要项目,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由香港特区政府援建,希望建成一流的科学研究与自然保护的教育基地。项目选址在保护区内的神树坪,占地150公顷,建筑面积1.98万平方米,场地属于青藏高原气候带,周边高山环绕,区域内气候适宜,且分布着野生大熊猫。因此,在整体规划上,整个园区以“低影响”作为设计出发点,以熊猫这一特殊物种为媒介,重建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尊重原始地貌。设计中,我们摒弃了对建筑形式的刻意追求,最大限度控制建设强度,以接近“零开挖”的方式融入自然环境,对原始场地的影响几乎为零。

第二,分散布置建筑,突出周围山体。项目依地形而建,屋面、平台和坡道等共同构成错落有致、轻盈舒展的建筑群落,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建筑群落中的熊猫圈养区,以细胞组织的形式伸入原始地貌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场地的侵占和干扰。

图2 迎宾广场

图3 科研大楼

图4 总体鸟瞰图

图5 繁育猫舍

第三,场地内外生态环境的延续。当地降雨量丰富,但全年分配不均,为了防止洪涝灾害及水土流失,针对项目的给排水系统进行了专门的规划设计,通过对雨水的处理和利用,实现了雨水径流控制、防洪排涝、景观层次丰富等多重效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环境效益。项目雨水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手法,也对我们以后的类似项目产生了示范作用。

第四,实现了四川省内首个绿色建筑“设计+运营”双三星示范项目。设计中,采用“低成本”的被动式技术、优化自然通风、构建立体绿化、运用可调节的外遮阳等,在此基础上,辅以经济合理的主动技术,如全负荷电热水蓄热系统、电峰谷差蓄热等,进一步改善室内环境。

第五,大面积使用场地原生材料。片石和竹子是当地最具地方性的材料,因此,我们搜集了地震垮塌山体的石材,采用“笼装石”的方式构建建筑基座的装饰性外墙,而建筑本身的装饰性外墙和百叶则大量运用当地的竹材。

项目建成后,我们在绿色生态方面的积极探索,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并获得了一系列奖项,如2017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等。

斜源古镇——解决特色化问题

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项目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将绿色生态的设计扩展到更大尺度上的灾后重建中。斜源古镇就是这一系列实践的代表之一,形成了芦山地震灾后重建的绿色低碳小镇。

斜源镇地处大邑,属于“4·20”芦山地震的41个重灾区之一。震后的斜源镇大部分建筑面临拆除,重建工作中,我们积极尝试对整个镇区进行多维度的绿色规划和建造。

图6 计算机模拟技术辅助规划布局

第一,宏观层面,尝试以“指标体系”的方式指导生态镇区建设。我们从“社会经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生态人居”4个方面细分三级指标,不仅具有可实施、可评估、本土化的特点,还尝试在部分指标上高于国家标准。这种方式在今天看来已不陌生,但在2015年的乡镇灾后重建中使用还是比较超前的。

第二,中观层面,从绿色建筑、能源利用、资源利用、生态修复等方面编制各类绿色专项规划。

第三,实际操作层面,利用计算机模拟数据辅助规划布局,参考模拟数据,在场镇范围内更合理地布局“巷、街、院”,形成了“组团化、生态化”的川西林盘特点。建造方式上,采用本土化的低技绿建策略,通过独特的构造形式,实现生态节能;搭配运用乡土材料,形成老建筑韵味,回应地域乡土文化。

项目建成后,收获了意料之外的成果:理性的规划设计,最终再现了富有乡土气息的人居环境。

汉姜古城——解决文脉传承的问题

汉姜古城项目是“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的重点项目,位于芦山县城的中心,又处于大熊猫香格里拉旅游环线上,区位条件优越。当时,很多人都希望灾后重建能强化开发、扩大规模。接手项目后,通过实地考察,我们的团队认为,无论从生态还是文化上来看,这里都不适宜大规模开发。

图7 大邑县斜源镇绿色低碳场镇建设

图8 斜源镇效果图

图9 斜源镇实景图

图10 新汉风建筑(1)

图11 新汉风建筑(2)

图12 开发控制分区

与前两个项目不同的是,可持续发展策略在本项目中的运用应重点思考古城的文脉传承,以文脉的综合敏感度作为分析基础,尊重原有聚落的空间、形态、肌理和尺度,将规划设计的第一原则确定为“不撒大网、不盲目扩张”。

基本原则确定后,综合考虑“生态承载力”和“人口承载力”等因素,我们将项目范围划分为:核心保护区、控制开发区、协调开发区和滨河生态区。在核心保护区,对受损古迹和建筑进行修缮,力求做到古风再现;在控制开发和协调开发区,积极尝试“新汉风”建筑的创作,形成了以“4·20”芦山地震纪念馆为代表的系列作品;在滨河生态区,充分考虑水源涵养和水质保护,建成了滨河生态缓冲带。不同区域的划分,有效地控制了土地开发范围和开发强度,避免了盲目扩张对古城文态的破坏。

此外,我们翻阅县志发现,自古以来,汉姜古城的格局沿交通干道呈十字轴线,为此,我们进行了保留、挖掘、重构等一系列工作。在保留古城十字轴线格局的同时,根据历史记载,挖掘出了一条从北至南的文化新轴线,通过优化交通路网和商业动线,打造商业、文化、交通的流线网络,重构城市特色空间。

立足城市特色空间,我们对汉代文学、艺术和乐舞戏剧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培育以汉文化为基础的主题文化活动,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实现灾后重建的可持续发展。

2016年4月,芦山地震3周年之际,李克强总理调研灾后重建工作,第一站便参观了这个项目。调研结束后,李克强总理对芦山灾后重建工作给予了肯定。同年7月,汉姜古城正式开街,当地文旅产业正在积极培育和发展中,这给我们设计者带来了很大的鼓舞。

灾后重建工作的总结与思考

针对灾后重建工作的总结和思考,可以概括为“三个全”和“三个再”。

图13 芦山地震纪念馆

图14 滨河区夜景

第一,全动员。每次参与灾后重建,我们的团队涵盖了检测、地灾、勘察、规划、建筑、景观、结构等全部专业,院党委牵头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根据工作推进进度分批次开赴灾区,形成了强大的专业力量,在多方参与的重建机制中起到了良好的专业引导作用。

第二,全方位。我们以规划为主导,统筹城乡,协调多种因素,积极尝试机制创新,在多元参与的博弈和平衡中,始终聚焦“生态绿色”和“地域文化”,不断推进灾后重建工作。

第三,全过程。从灾后第一时间的房屋与地灾检测开始,努力建立起一套涵盖规划、建筑、施工和运行在内的跟踪评价机制,大大提升了对灾后重建各环节的质量把控。

“三个再”,除了前文一直强调的“生态再现”和“本土再生”外,还有“产业再造”。这个“再”最重要,因为产业发展是灾后重建的核心议题,也是执行层面难度最大的,我们也在积极寻求有效的路径,希望学习、借鉴同行的经验,更好用设计描绘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城市发展的轨迹不是单向直线的向上,而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突如其来的灾难不可避免。灾害往往既是自然的产物也包含人为因素,在灾难发生时是否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方式去抵抗、吸收和适应,灾难发生后是否有保护和恢复其必要基础设施和功能的能力与行动,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无法消灭灾难,但可以通过对历次灾难的不断反思,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守住底线,协调当下与未来,积极推动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芦山生态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生态养生”娱晚年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生态
春回芦山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芦山地震道路损毁快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