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无声的钥匙

2018-08-26 18:02王佳慧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老舍医生课文

王佳慧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200-01

近年来,语文教材一直为社会所诟病。一些学者对语文教材的所选用课文的真实性、科学性产生了质疑。 文学博士、著名文学杂志《收获》的副编审叶开先生曾说:“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心里有没有基本的底线?”但是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没有权利去改编文本、没有精力去编写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材 ,面对不可改变的语文教材我们应该怎样去进行我们的课堂教学?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如何让语文教材因质疑而精彩?

一篇课文的“教学价值”具有一定的内隐性,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从新颖的阅读体验、细节的敏锐捕捉、广阔的视野、独特的视角等方面去把握一篇文章的教学价值。但一般来说更多地可以从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表达效果等方面考虑,看看课文有哪些语言形式可以转化,有哪些语言点需要揣摩体会,有哪些语言实践点可以训练,看看课文采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为什么用这样的表达方式等。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这样落实。一、拓展文本语言的空间,实现个体语言的再造

尽管语文教学承担着多维的教学目标,但是语文教学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要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教学就必须要强化语言的本体地位,为学生搭建丰富多样的语言实践平台,扎扎实实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具体来说,就是要以文本中的字、词、句、段篇为语言材料,发掘语言空间,寻找实践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实现由文本语言向再造语言的发展。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唯一的听众》,课文中的最后一句“那时,我总是不由的想起那位'耳聋'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这句话凝聚着作者对这位声乐教授的感激之情。此时此刻,随着作者文本的追思,学生的情感也正是勃发之际,这一环节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师:多么余味无穷的省略号呀,这时作者又想到什么呢?你能用几句话写一写吗?

生1:那位清晨我唯一的听众,总是在我沮丧的时候,默默地支持我……

生2:我真想大声地对老人说:“谢谢,是您让我重拾信心!是您让我这个音乐白痴有了自豪感。”

以上教学,以教学内容为载体,通过写话的形式,对文本进行整体的回顾和把握,同时通过写去表达心中的感受,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共构同生。二、发挥文本语言示范功能,促进语言的转化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能“理解的”语言和“既理解又会运用的”语言,是个体学习语言过程中的两个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只有帮助学生完成语言学习过程中从“理解”到会“运用”的跨越,使更多的学生尽可能多地将课文中学到的“消极语言”转化为他们的“积极语言”,才能尽快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

例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的难点是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我们可以通过分析阮恒献血时的心理活动,以此来促进语言的转化。鉴于此,我设计了一个语言训练:

师:阮恒在抽血时害怕、痛苦、不禁轻声啜泣。这时医生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他停止了啜泣。同学们,想一想医生对阮恒说了一些什么呢,你能模仿医生的语气去安慰一下阮恒吗?

生1:医生会轻声说,阮恒别难过,疼痛一会儿就会过去,你是个坚强的孩子……

生2:医生会抚摸着阮恒的额头说,阮恒你不要怕,抽血不会对你的生命造成威胁,你还可以像以前一样健康……

生3:医生会说,阮恒你真勇敢,你最棒……

以上教学通过揣摩、模仿医生的话语,既促使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又引导学生学习了课文语言的表达方式。实现了“消极语言”到“积极语言”的转化,体现了文本的教学价值。三、关注文本语言的表现力,提高语言的鉴赏能力

语言是有“温度”的,触摸不同的语言,我们能感受到语言不同的温度;语言是有“力度”的,掂量不同的语言,我们能感受到语言不同的力度(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就读的方面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泳、体味,哪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能读?)因此,语文教学要特别关注文本语言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一字一词一句,乃至一个标点的玩味、比较、揣摩中积淀语感、发展语感,提高鉴赏能力。

例如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猫》 一课中猫“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抓痒”中的“蹭”字是这样教的

师:能说说“蹭”字儿的意思吗?

生1:是“摩擦”的意思

师:那作者为什么不用“摩擦”而用“蹭”?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体会其中的不同(“蹭”虽然有摩擦的意思,但绝不仅仅是“摩擦”那么简单(大家联系上下文,看看对这个“蹭”字还能找到什么新的感觉(学生自由读课文)

生2:我觉得“蹭”一种温柔地“摩擦”,因为课文中说,猫高兴的时候,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猫蹭主人的腿,那是在向主人表示亲热呢。

生3:我觉得“蹭”还有一种撒娇的味道。猫在老舍爷爷面前撒个娇,要求给抓抓痒。说明猫和老舍爷爷的关系特别好。

师:说得多精彩啊!同学们,一个“蹭”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猫的可爱,而且还让我们看到了一幅“人爱猫,猫爱人”的动人画面。是的,在老舍爷爷看来,猫就是他的孩子;同样,在猫的眼中,老舍

爷爷就是它最可信赖的亲人。一个“蹭”主人和猫之间蹭出了友谊、蹭出了感情。而一个“蹭”也蹭出了学生智慧的火花,独特的体验。这启示我们,文本中有许多含义深刻或意蕴深远的词句,需要我们去煮,只有引導学生走上语言的桥梁,潜心涵泳、潜心化解,才能使语文教学血肉丰满,有滋有味。

猜你喜欢
老舍医生课文
北平的秋
最美医生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背课文的小偷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