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2018-08-26 18:02钟嫣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钟嫣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教育技术水平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旧的教学思想被我们摒弃,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亟待改变。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我亲身感受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呈现出的亮点以及目前教学所取得的成绩。为了展示新课改所取得的成果,总结新课改的经验,宣传新课改的典型,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来谈一谈,新课改对于以往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的改变,以及信号塔还在实施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上的制定。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49-01

引言

课程改革的问题,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中都处于重要的地位。笔者作为亲历新课改过程的一线教师,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许多工作内容上的变化,对于这种变化笔者自身有着很深的感触。一、以往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上的问题。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我们过去整体的教学理念,那么“慢”是一个很合适的字。在过去的时代,我们的教育主要追求内容与形式的稳定,因此培养的目标是长久不变的。这在一定的时期内曾经起到过一定的作用,然而这并不适合今天的时代。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如果一个教师在教学中仍然用封闭的眼光去看待教学这件事情,那么他的教学就很难适应当下的社会。从结果上来看,这似乎是教学方法上的缺失所造成的问题。可是从本质上来说,其实这是一个教师在教育理念上的问题,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时代对待教育的理念出现了问题。

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出现问题。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也可以看出,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会出现问题。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减负一直是一个被我们反复提起的词。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的课业压力太大,因此会对学习产生抵触的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当老师在课堂中讲课时学生还能够根据教师的授课节奏而约束自己的行为,可是一旦离开了教室,学生就会把知识学习抛之脑后,转而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来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

3.教学评价出现的问题。

这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面临这样一种尴尬。我们都知道学生学习的目的是為了最终掌握知识,能够灵活的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然而由于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往往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因而学生就会忙于去应对各种考试,对于知识的使用和理解反而不那么在意。这样的现象显然是本末倒置的,可是在我们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却长期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一些本对数学学习有兴趣的学生因为成绩上并不突出而逐渐丧失了学习数学的信心。这对于我们的教育来说,显然是一种悲哀。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中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地去探究知识的原理,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也可以更娴熟的去解决问题。下面笔者就来谈一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中我们所运用的策略。

1.改变教学评价体系。

首先,我们在教学评价体系上进行改革。上中说到,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关系到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进而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评价中,我们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唯成绩论的教学评价标准。在课堂中,在知识考核的过程中,我们建立了多方面的教学评价标准,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展现自己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所收获的内容,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为自己建立学习的信心。

举例来说,我们如今在教学过程中设立了多项对于学生的考察方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都能够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且不需要通过所有的考察,只要能够真正展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就可以得到认可。比如在乘除法的教学过程中,针对那些思维比较发散的学生,我们提供了课前的问题设置环节,让思维比较发散的学生可以在学习之前,针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提问。当学生设置完自己的问题之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所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展开自己的教学,沿着学生所提问的思路进行教学的讲解。这样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同时也会收获成就感。

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沿着上文的思路,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上文中我们说到,我们鼓励学生在课前对于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提问。这实际上是在构建起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初步框架。学生一旦提出了问题,就必然会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而教师只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举例来说,在上文提到的乘除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让学生探究乘法口诀表的组成规律。教师让学生提出了相关的思考问题要之后为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对教师选择出来的问题进行群体讨论。在讨论之后,就是让每组选出一个代表来陈述自己组的讨论结果,教师综合每一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再给出答案,这样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了知识的思考过程中。

3.鼓励学生将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让学生将对于知识的理解转化为对于知识的实际应用,是我们教学要完成的最后一个步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前的教学环境营造以及课后的任务分配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举例来说,当学习完成除法相关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回家之后,对于家长每天买菜的花费进行统计。并将相关的计算结果,做成展示内容在课堂中展示出来。在展示过程中,学生需要讲解自己计算的思路,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理解自己在知识的实际应用中所作出的工作。

综上所述,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小学数学课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被改变,每个教师在教学中都积极开发出能够适用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让学生从一个知识的接受者变为知识的探索者,让课堂从单纯的知识讲授变为灵活的互动教学。实践最终证明,我们的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可以感受到更多的学习成就感。然而我们也明白,课程改革不是一个一次性完成的任务,它将作为一种习惯贯穿在我们今后的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李明远.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改革[J].现代教学,2015.

[2]石锦航.小学数学的现代信息化教学研究[J].读与写,2017.

[3]刘瑾.小学数学的生本教学研究[J].心理教学,2017.

[4]王慧敏.高中数学的互动课堂构建[J].教学研究,2017.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