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的误区分析

2018-08-26 18:02张进雄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高考误区分析

张进雄

【摘 要】当前,家长和考生对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方法、录取流程等不够了解,对于专业和学校的选择也存在一些误区。导致考试填报的志愿不合理,被不满意的大学、不适合的专业录取,甚至被退档。鉴于此,本文对当前高考志愿填报存在的误区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考;填报志愿;误区;分析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45-01

引言

高考志愿的填报是考生升学必须要经历的一道坎,填报志愿关系到考生今后的就业和发展,对于考生来说是十分重要。因此家长、老师和考生本人都应该引起重视,多了解一些志愿填报方面的信息,学习一些志愿填报的技巧和方法,科学、合理地填报志愿,走出填报志愿的误区,从而提高学校的录取率,提升家长和老师对考生升学的满意度。一、脱离实际家长包办

高考的考生大部分都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大多是17-18岁的学生。虽然现在有孩子成熟早、独立意识强,但由家长代替、包办选择高考志愿的现象却非常普遍。一方面,由于中国传统的家长作风的沿袭,考生的家长普遍认为高考志愿填报是孩子的终身大事,必须要由“大人”作出决断;另一方面,考生家长不理解、不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及个性发展,不听取孩子的个人想法,全凭自己感觉和职业好恶来给孩子选择志愿。这样很可能会由于家长个人的认识不全面而造成志愿填报的失误,更没有发挥考生志愿填报的主体地位,导致选择的专业背离考生的兴趣和志愿。比如一个性格内向的考生,如果父母让孩子学医,将来当医生势必会面对各种患者,医患接触是必不可少的,就會让孩子以后很痛苦。当前家长替代考生填报志愿十分普遍,广大家长应该引起重视。毕竟高考是孩子一生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其今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考生家长应多收集和了解一些相关的信息,为孩子填报志愿提供一些帮助,但是最终还是由孩子决定。二、咨询不合理

考生或家长在咨询志愿填报时,往往会问:“你们学校的分数线是多少?我考了××分,能进你们学校的××专业吗?”等问题。然而,在填报志愿时,招生人员是无法对这些问题给出确定的答案的。这是由于招生录取是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志愿填报情况、投档规则进行的。因此,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要根据成绩及在全省的排位情况,然后结合招生计划的变化情况和招生院校往年的录取分数进行综合分析,并认真阅读学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学校的录取规则,在咨询时,可以侧重于学校的录取规则、重点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就业安排等。三、不服从专业调剂

不服从调剂即考生的分数达到了填报志愿的院校提档线,但是不够所报专业的专业录取线,这时若填写“不服从专业调剂”意味着学校将会作退档处理。这是高考填报志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没有拉开梯度,没有掌握好专业级差,或全部填报热门专业,且不服从专业调剂,导致最终落榜。而服从调剂能够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可能会被不喜欢的专业录取,因此填报志愿时必须要慎重填写。四、受世俗偏见的影响

一直以来,社会对于“农、地、林、矿、油”等类院校与专业缺乏全面的认识,存在一些偏见,导致考生不愿意报考这类院校。比如,有很多人认为农业大学的毕业生就是种地的,但实际上农业大学的很多专业都与农业无关。尽管当前我国对第一志愿报考农林类院校的考生实行加分政策,并且入学后还有专业奖学金等政策,但是这类院校的报考人数依然不多。高中毕业的学生即将进入社会或大学,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应时刻考虑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并且如果能力一般,报考冷门专业会有很大优势,总之,选择学校和专业不应盲目地追捧热门,而应该从各方面进行考虑。五、盲目从众名校情结

一些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是否与该专业相符,只是一味地追求热门、盲目从众。这样会导致志愿填报形成“扎堆”现象,减少录取的几率,另一方面即使被录取,也会由于所学专业与自己爱好相差甚远而追悔不及。这是一种缺乏主观能动性、被环境所左右的表现。高考填报志愿是一种个人行为,应完全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所掌握的信息进行选择。追求热门如果没有足够的优势和能力是无法和其他优秀人才竞争的,最终会增加自己的心理压力。对于多数成绩和能力处于中间位置的考生,应避开热门专业,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学校和专业。总之,选择一个好的专业,使自己既有兴趣又学有所长,最终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六、平行志愿不合理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下,考生所填的几所院校的志愿均为第一志愿。有些考生和家长对平行志愿缺乏了解,想当然地认为:既然都是第一志愿,应该先投调档线高的,再投调档线低的。然而这种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其原因是一方面对调档线是如何产生的不了解,另一方面是没有认真了解平行志愿中的投档原则,即遵循志愿。大部分考生和家长认为调档线是由高校进行划定的,在投档之前就已经确定的,因此在向高校咨询时总是会问到学校调档线等相关问题,导致相关人员不能准确回答出。实际上所有院校的调档线都是根据调档比例以及报考该校考生的分数自动生成的,也就是考生所在的省级招生办公室人员根据院校当年制定的调档比例,将填报该院校的考生按一定数量投入高校,所投进考生中分数最低的就是院校当年在该省或市的调档线。比如,某院校的所在省当年的招生计划为100人,调档比例是110%,那么在进行投档时该省级招办会将填报该院校的学生按照成绩排名,将前110名考生的档案投入该校,这110名考生中的最后一名考生的分数就是该校在当年的调档线。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考志愿填报对于考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考生未来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教师、家长、考生自己都应该对此引起重视,学生和家长都要了解和咨询相关的报考信息,要避免家长包办的误区,避免在选择志愿时盲目从众,选择热门专业,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爱好来填报志愿,弄清楚平行志愿和调档线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选择最佳的专业和学校。

参考文献

[1]付玉旺.高考填报志愿之误区分析[J].考试与招生,2017(05):10-11.

[2]刘晓东.走出填报志愿的误区[J].高考,2017(13):51-53.

[3]苏蓝.避开高考志愿填报的十大误区(一)[J].高中生,2017(12):58-59.

猜你喜欢
高考误区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冬季洗澡的误区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