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慧
【摘 要】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具备直接、简便、迅速的特点,使用最多、最广,是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情境;氛围;辩论;实践;素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30-0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因此本人认为,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创设情景,巧妙导入
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创设符合生活的交际情景,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这样每个学生才能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在教学《打电话》时,我会给学生摆上电话道具,给学生戴个头饰,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场景扮演各种角色进行对话练习。如:1、小明生病了,请你扮演小明打电话向老师请假。2、小红本来与小英约定去公园玩的,但是妈妈生病了不能赴约,请你扮演小红打电话跟小英解释。3、小光因体育训练时间延长,不能按时回家,请你扮演小光打电话告诉父母。通过模拟这样的场景,学生兴致百倍地投入到口语交际中去,既激发了兴趣,又培养了角色意识。
又如教学S版四年级下册《我心中的校园风景线》,我先让他们观看我自己录制的视频《美丽的校园》:在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学校草坪上一片绿油油的;花红柳绿,小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校道两旁的榕树、小叶榄仁、秋枫树换上了绿色的新装,鸟儿欢快地唱着歌飞来飞去;国旗下同学们在尽情地玩耍、踢球……通过视频,学生不知不觉地被带进了美丽的校园,领略到美好的風景,激发了孩子们说的欲望,说起来滔滔不绝。就这样,口语交际的能力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
我不但在单元的口语交际课里创设交际情景,还尽量从学生们熟悉的或有兴趣的生活中去构思教学情景,努力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例如:我班的潘秋梅同学品学兼优,但家境贫寒,每天晚上既要完成作业,又要帮奶奶编织大量的竹器帮补家用。如果完成了作业,就不能帮奶奶编竹器,生活就更加艰难,如果帮奶奶编竹器,又不能完成作业。潘秋梅同学到底应该怎样做呢?由于这个话题非常贴近生活,同学们争相发言,各抒己见,纷纷为这位同学出谋划策。口语交际的能力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过贴近生活的交际情景,激发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说和听的愿望,学生便能找到口语交际的“利器”,训练的效果才能事半功倍。二、营造良好的氛围
“孟母三迁”说的是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这充分说明环境氛围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心情愉悦,能说会道的孩子变得侃侃而谈,沉默寡言的孩子也能抛开顾虑,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
1.演讲与辩论。
结合单元的教学以及主题班会,我不定期组织学生举行演讲比赛和辩论会。如:学年初,实行班干部竞选制度,组织了“班干部竞选”的演讲比赛。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先在小组进行,确定中心,组织好材料:竞选什么职务,为什么要竞选?竞选成功后会如何做好工作……这时,学生的兴趣盎然。由于都作了充分的准备,大部分的学生都说得非常有条理,极具说服力。很多学生还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并竞选成功。我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适时举行辩论会。如学习完《圆明园的毁灭》后,组织学生以“该不该重建圆明园”为主题进行辩论;还有“女大学生独自一人游西藏惨遭杀害,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我们该不该抵制日货”等进行辩论。同学们都饶有兴味地投入口语交际训练中。
2.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我在教学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三口语交际《人间处处有真情》时,我提前布置学生走上大街小巷,每人做两三件好事。上课时,先引导学生议一议他们是怎样帮助别人的,然后让学生模拟情景进行扮演。由于有了实践的过程,学生有切身感受,做好事的情景历历在目,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创设口语交际的训练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会有更深刻的感受,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三、挖掘教材的训练素材
“智慧不能创造素材,素材是自然或机遇的赠予,而智慧的骄傲在于利用了它们。”—— 埃德蒙·伯克。小学语文教材中语言因素十分丰富,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选择口语交际训练的切入点,创造更多的口语交际训练的机会给学生。例如:学习了S版六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我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命运是悲惨的,假如她没有死,而是来到了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你会说些什么呢?可以为她做些什么呢?”提出问题后,先分小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一个成员当众演讲。由于学习课文时,学生读懂了作者对小女孩的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不满,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而且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说:“小女孩,不要伤心难过,虽然你失去了疼爱你的奶奶,可是有我们关心,帮助你,你一定也会和我们一样快乐的!”有的学生说:“小女孩,我要真诚地邀请你到我家住,让我那做教师的妈妈帮你补习功课,以你的聪明才智,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大学生!”有的学生说:“小女孩,我会把我的新鞋子送给你,温暖你那冻僵的脚。”……
“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布卢姆。只要教师采取各种形式,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让学生成为交际的主人,口语交际课也能做到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