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迹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日常生活中与计算机技术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要也越来越大,使社会越来越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改变,而且对社会各行业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国防工业中,计算机技术控制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产业的运行效率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节约生产成本,还起到了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的效果。可以快速,准确的对生产信息进行处理,方便生产者对运营进行管理,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误差和管理上因为信息掌握不足而做出的错误判断。本文根据笔者在多年来在计算机控制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以现代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为出发点,对如何较好的应用做出一些探讨。
【关键词】现代;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T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048-02
自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广泛的应用越来越方便快捷,快节奏。现代计算机控制系统由最初的微型计算机技术不断改进、发展,一个个的技术突破慢慢发展而来,如今计算机控制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事情借助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大大减少工作量并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因为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计算机精度高,控制及时并灵活,也比较容易在实践中何以实现系统的安装,对外界的抗干扰能力强。在各方面都可以完成模拟控制系统可以完成的工作,不久的将来计算机控制系统就可以完全取代模拟控制系统。一、计算机控制系统
现代计算机控制系统是由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之前控制技术和理论相结合发张而来的,这样的结合有效的解决了之前单纯的控制技术的局限,在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通常单纯控制系统在控制上显得特别困难,不能及时对系统工作做出有效的控制,以至于系统工作达不到想要的结果。一方面随着现代控制技术理论的发展,在系统控制中对系统的分析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使得控制系统能满足各项工作的要求,稳定性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对其与经典控制系统的结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能够快速的处理外界信息并计算,对控制系统发出信息,使控制系统做出反应动作。通过两者有效的结合,极大的推动了控制系统的工作效率,也使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结构
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作方式。
现代计算机控制系统通常是由计算机,计算机输出设备,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动作检测裝置,计算机输入装置和人工操作设备组成。在实际工作中,由人工或其他设备向计算机提供初始信息数据,计算机把输入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后把处理后结果转变为控制信号通过计算机输出通道,把处理信号传递到控制器中,控制器通过收到的信息对被控制对象做出相应的动作以达到对被控制对象控制的目的。系统中安装的检测装置通过检测被控制对象的工作状态,得到系统控制工作的控制效果,通过在计算机上安装的输入通道把信息反馈到计算机中。以此来达到控制系统信息循环,实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自主性并保证控制信息的准确性。
2.计算机控制的特点。
计算机控制系统首先具有计算能力高,处理信息量大,并且计算机中可以进行存储,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在每次工作时不需要人每次都把工作的参数输入都输入,避免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而且计算机系统具有很强的逻辑判断能力,能在紧急状况下根据情况做出快速的反应和发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具有智能化,高效率,现代化的特点。三、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的探索
在实际工作中要较好的完成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需要在以下几点中注意并解决问题。
1.计算机本身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随着现代社会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不断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也越来做向更深的层次发展,这对计算机自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系统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以适应不能工作的特点,计算机控制系统对计算机的稳定性有很强的依赖性。不同的工作类型有着不同的复杂程度和对计算机配置的要求,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当计算机控制系统需要连接互联网时要特别注意防范计算机遭受网络病毒的入侵,因为病毒入侵入侵对计算机的信息安全性和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不利于系统高效,有序的工作。
2.计算机系统的结构。
要达到计算机控制系统更高效的工作,使人们可以更方便、简单的进行系统管理,应在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选择上尽可能采用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计算机的系统结构上采用分布式,通过计算机内部网络功能把各个部分连接起来,虽然各部分在工作上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通过各部分都与中央处理机连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可靠的系统。中央处理器把某一个具体的处理任务分解为多个子任务,然后根据每个子任务的特点和计算机各部分处理器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把各个功能分别交给不同处理器处理。各个部分分别不同的处理信息后,通过计算机网络把处理后的信息交回到中央处理器中,由中央处理器再把各个处理器的处理结果组合起来,分析处理后得出最后的信息处理结果。计算机系统在结构上通过分布式布置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中央处理器的处理信息量,达到了更好的完成不同功能之间的协调。而且这样也可以节约成本,对系统的维护更加明确和便捷。
3.计算机控制系统要有较强的人机沟通能力。
计算机控制系统终究是代替人去完成一些控制任务,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计算机控制工作要按照人的意愿。在设计计算机系统时要做到系统能很好的接受人的指令信息,有较好的人机沟通能力,使系统的工作状态始终处于人的要求范围之内,系统对人的要求能做出及时的应答并调整其工作状态。好的人机沟通界面可以使人可以很容易的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操作方法和对系统工作状态的得到全面而准确的了解。方便了工作人员对控制系统的操作,使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使系统可以发挥其最好的工作效果。
4.计算机系统要有统计其工作参数。
要求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计算机对系统各方面的工作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数据进行存储。以便系统维护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及时发现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控制系统在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在之后的系統可以改进和升级中加以改进和解决。加快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实际工作中适应能力的提升,更好的服务于工程建设。
5.加强系统的单元控制。
单元控制是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部位,通常由指令编译器,操作控制器,指令寄存器三部分构成一个控制单元。单元控制把系统接受到的不同的信号进行分类整理和进行分流,在任务处理的过程中起到协调各流程的工作。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提高单元控制是为了使系统工作流程更加程序化和更明确,加快了计算机处理信息的速度和质量,减少了计算机的出错率,同时也在网络安全方面有个进一步的提升,使计算机不容易受到网络病毒的影响,增强了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单元控制的加强使系统对被控制元件进行调控更全面高效,提升了工作系统的稳定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控制系统故障的发生,增加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寿命。
6.系统对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
当在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实际工作时,不可避免的在特殊情况下系统会出现紧急故障。当系统在工作时突然发生故障时,系统中的计算机应在短时间内对控制系统进行全面的故障排查并根据所检测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故障诊断。计算机通过和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以快速确定系统故障原因,待故障查清后做出相信的保护动作,以减轻故障对系统带来的损害和经济损失。如果所发生的故障是系统本身不能处理和解决的,要求系统要发出报警信号,以便工作人员发现和处理问题。四、小结
总之,在现如计算机功能越来越强大和计算机的广泛普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也越来越成熟,在社会各行各业中有可以见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如今社会已是现代化,智能化的社会,借助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社会生产必然以更快,更高质量的状态发展,对社会发展起到很大积极的作用。因此探索和优化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迫在眉睫。这要求计算机控制系统工作者必须全面的考虑其在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根据切实问题加强研究,做好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蔡晓轩.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及其应用研究[J]. 《化工管理》 , 2017 (33) :166-167.
[2]刘樱 , 戚晓强.研究计算机控制系统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 , 2016 (5) :4-5.
[3]杨菲. 现代计算机控制系统及其应用探讨[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12):21.
[4]G Schalk , EC Leuthardt.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using electrocorticographic signals.《IEEE Reviews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 2012 , 4 (51) :140-154.
[5]G Al-Hudhud,Affective command-based control system integrating brain signals in commands control system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 2014 , 30 (1) :53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