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星
今年夏天,台湾地区最热门的话题是什么?水果!先是蔡英文上网卖荔枝,再是赖清德发明水煮香蕉蘸酱油,然后中南部果农到台北将凤梨摔了一地。执政的民进党开中常会,蔡英文怒问:“你们告诉我下一个(卖不出去的)会是哪种水果?”没想到台下的各路大员齐刷刷回答:“火龙果!”简直是成熟一种滞销一种,坐看水果烂在地里。说蔡英文不着急是假的,因为果农的选票眼看着也要烂掉,但没辙也是真的,今年风调雨顺水果丰收,但台湾地区内需有限,农业部门既无收购计划,又无外销通道。至于大陆市场,民进党还较着“独”劲,舍不下脸来求助。
水果不大,却左右着台湾地区的经济和政治,成为民进党的心腹大患。
水果是台湾名片
“原来凤梨酥就是菠萝做的啊。”“释迦好吃吗?”“我要去吃遍台湾的水果。”台湾水果,成为大陆游客的一大诱惑。2008年台湾开放大陆游客之后,各大夜市的鲜切水果盒和各景点的水果摊总是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各地口音的大陆游客。芭乐、莲雾、释迦、芒果、木瓜、凤梨,五颜六色,晶莹剔透,成为台湾的招牌产品。
大陆游客之前,日本游客和欧美游客也是台湾水果的爱好者,台湾“水果王国”的介绍早就写在了各种文字的旅游指南上。台湾水果有多好吃?一个讹传可以说明:“好吃的叫凤梨,一般的叫菠萝。”其实凤梨就是菠萝,是台湾的译法。台湾的凤梨的确胜过菠萝,金钻凤梨不仅皮薄肉脆,甜中微酸,而且没有扎进果肉中的“眼”,削起来方便许多。一位吃了金钻凤梨的大陆游客感慨:“我过去吃的菠萝都是假的吗?”台湾各种水果都有名优品种,凤梨释迦、黑金刚莲雾、爱文芒果、燕巢芭乐,这些品种的价格高于同类水果,但作为游客,宁吃鲜桃一口,品尝台湾水果之最是美好的体验。
台湾水果还有不少衍生美味,甜食、菜肴、冰品,特别是各种水果冰已经形成一种文化。台湾著名画家李梅树创作过油画《冰果店》,作家三毛写过:“夏天来了,也曾想开个冰果店,红豆、绿豆、八宝、仙草、爱玉、杏仁、布丁、凤梨、木瓜、酸梅汤……给它来个大混卖。”《遥远的冰果店》-书称冰品是“吃一口了然于心的,台湾人情滋味。”因此,台北永康街的冰品店,即使是寒冬时节,也挤满吃芒果冰的外来游客。
农业科技是担当
菠萝、香蕉、荔枝、芒果等市场常见水果在台湾的确口味更佳。究其原因,不能简单归功于水土气候,农业科技才是担当。台湾有完备的农业科研体系和优秀的农业科研人才,对于主产水果的品种不断精益求精,对于引进品种也钻研改造青出于蓝。
笔者曾在高雄市东北部的水果产区六龟品尝满桌鲜果,黑珍珠莲雾松脆多汁,清香鲜甜;金煌芒果细腻润滑,浓香馥郁;燕巢芭乐爽口微甜,口舌生津。高雄市农会萧汉俊先生自豪地说:“莲雾、芭乐,都不是台湾的原生水果,都是我们引种的,但我保证它们比原产地还好吃。我们有先进的育种、种植、管理技术,把原来的酸度加甜度,小果变大果。”
萧先生所言不虚,台湾的水果科研能力的确厉害。比如香蕉,最早是从大陆引种的,但现在台湾保留世界各地的香蕉原种200多种,在此基础上,可以不断培育出抗风、防虫、口味更好的新品种。台湾地区科技人员还成功地调节水果产期,比如凤梨释迦,便利用科研成果将产期由夏天调节到冬天,避免了因高温而树上裂果和不便贮存。
台湾地区农业科技的实力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日本统治台湾期间,台湾子弟如想深造,只能报考农科和医科,农业集结了台湾最优秀的人才,学农务农至今在台湾地区也是件令人骄傲的事情。日本当时的殖民政策是“农业台湾、工业日本”,为了掠夺,加大了台湾农业的开发和投入。日本投降后,又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现在台湾地区农业己基本实现现代化,在品种改良、食品加工等方面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鲜果烂了一地
台湾水果曾经不愁销路,日本是最大的买家,日本市场上的香蕉近9成产自台湾。但从来没有铁打的市场,近些年日本市场已经悄然生变,变化到现在台湾香蕉只占了1成。菲律宾香蕉、南美厄瓜多尔香蕉陆续打入日本市场,打破了台湾的垄断地位。菲律宾香蕉后来居上,经改良和栽培技术的提升,口味接近台湾香蕉。厄瓜多尔香蕉耐贮存,运抵后卖相好。最重要的是,当各区域贸易组织形成后,台湾作为地区不能进入,没有授权不能与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打破关税壁垒。当菲律宾香蕉以2.7%至8.5%的优惠关税、秘鲁香蕉以5.5%的关税进入日本,而台湾香蕉还要加税20%时,台湾香蕉就出局了。
在这个过程中,台湾地区的农业部门和贸易部门没有及时应对,为水果找到更多的出路,果农只得盲种盲收,自求多福。风调雨顺水果丰产,再加上同类水果种植过多,卖价还不够采摘的工钱,只好任水果烂在果园。某种水果烂了一地后,价格往往又上涨,果农第二年再生产。碰巧某种水果产量低价格上涨,第二年果农抢种,又有可能烂在地里。
台湾地区多台风暴雨,水果产量不稳定;果园都是私人经营,投入生产无计划;丰产时内需有限,外销不畅;减产时价格飙升,供不应求。这样的循环打不破,水果的命運不会好。水果天天上头条
台湾地区的水果多坎坷,今年特别衰。80公斤的香蕉只能换一份盒饭,这让蕉农还怎么活?蕉农眼睁睁看着辛苦种植的香蕉烂在地里,“山上的猴子都吃胖了。”凤梨每公斤收购价10元新台币,折合2元人民币左右,顶级火龙果往年1公斤200元新台币,今年就只20元新台币。台湾果农今年无论种什么都血本无归,求助无门。
这个夏天,水果频频上了台湾媒体的头条,最火爆的就是农民拉着水果到台北,在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门前摔了一地。这样的场面让台湾当局的高官们心惊,倒不是因为苦民所苦,而是水果有关选票,哪一任领导人都得经过这个考验,否则就得“被香蕉皮滑倒”。从李登辉起,台湾地区领导人各出奇招通过水果考验。李登辉发明了拨经费买香蕉送往军营,最后部队以吃香蕉惩罚犯错小兵;陈水扁动员官员和各级机关买香蕉,据称某监狱为完成任务规定犯人必须一天吃一根香蕉;马英九时期两岸交情不错,大陆出手采购台湾地区过剩水果;现在轮到蔡英文,眼见着果农的愤怒在升温却无计可施,眼看着果农把怒火烧向“台独”,骂“台独”让他们失去了大陆的援手。
虽然两岸官方没了沟通,大陆无法启动紧急采购,但大陆还是出手相助了。在台东县长黄健庭到大陆寻找市场后,无锡、厦门都买了台东的凤梨,并创下了明台湾凤梨外销的最高价格纪录。今年夏天,民进党当局被香蕉皮滑了一下,就算滑不倒,内伤也不小。号称代表草根利益的民进党,水果政治学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