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胸壁振荡排痰仪对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2018-08-26 07:03朱雪娟程元骏杨文涛陈勇兵施立
中国肺癌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肺叶通气实验组

朱雪娟 程元骏 杨文涛 陈勇兵 施立

近年来术后肺功能障碍仍然是心肺手术潜在危险并发症之一[1]。手术中麻醉、肺手术创伤等使患者气道分泌物增加,排痰效果不佳时,将加重患者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低氧血症的发生,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提高排痰效果、促进气道通畅是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关键。单孔胸腔镜微创肺癌根治术具有切口美观、恢复快、创伤小以及对肺功能影响小的优点[3]。高频胸壁振动排痰仪(high-frequency chest wall oscillatory, HFCWO)通过压缩和放松胸壁产生振荡体积模拟咳嗽,有效地清除气道分泌物改善通气和氧合[4]。本研究给予单孔胸腔镜(single port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lobectomy,S-VATS)肺叶切除术患者外用HFCWO治疗,探讨其对减轻术后肺功能障碍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S-VATS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实验组患者术后采用HFCWO排痰,对照组采用常规拍背排痰。实验组患者中位年龄42岁,男性23例,女性22例。对照组中位年龄39岁,男性22例,女性23例。两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年龄<70岁,无呼吸系统原发疾病;②肺部无创伤史,肺功能正常,无心脑血管疾病等;③非小细胞肺癌,术前未行放疗。排除标准:①年龄>70岁;有肺部基础疾病;②胸部创伤病史;③1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死者;④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不全。

1.2 手术及方法

1.2.1 手术过程 两组术前准备和手术体位均相同,均采取双腔气管插管,健侧单肺通气,患者侧卧位。手术方式均为S-VATS,常规行肺叶切除及纵隔肺门淋巴结清扫。腋前线第4或5肋间,切口长度3 cm-4 cm,器械、镜头均经此孔进行操作。术中尽量避免对正常肺组织的牵拉和挤压。

1.2.2 使用方法 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开始均进行排痰治疗,并常规抗感染治疗、雾化吸入治疗、平喘、止痛药物治疗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拍背排痰,2次/d,上午、下午各1次,5 min/次。实验组采用HFCWO排痰,使用中国常州思雅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YSQ01C型HFCWO治疗,患者治疗前先穿上可充气夹克背心,并根据患者实际体型为其调整背心松紧度,可放入一掌最佳。将患者夹克背心与脉冲气体发生器使用管路连接,治疗模式为成人模式(频率9 Hz-11 Hz-13 Hz-10 Hz),治疗时间设置为10 min。患者治疗时直接按下加压键,夹克背心将有规律的进行充气、产生振动,辅助排痰治疗。

1.3 检测指标 术前及术后第7天分别行肺功能检测,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和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血气分析,包括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和氧分压(oxygen partial pressure, PaO2)。术后排痰量以及肺部并发症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风险因素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可能影响术后肺功能的风险因素,包括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排痰量比较 实验组治疗后痰量均高于对照组,第1、2、3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肺功能情况比较 两组术前FEV1和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两组FEV1和FVC均较术前下降,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两组术前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PaO2均低于术前,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前、术后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微创手术具有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5]。随着技术水平成熟和相关器械的研发以及术前3D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处理肺门血管更加方便。S-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有日益替代双孔或多孔VATS的趋势[6,7]。S-VATS最大的特点在于仅有一个3 cm-4 cm手术切口,胸壁的损伤小,其同时具备观察孔及操作孔的功能,不影响实际的操作。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Mean±SD)Tab 1 Comparison of the intraoperation (Mean±SD)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排痰量比较(Mean±SD, mL)Tab 2 Comparison of the postoperative sputum volume (Mean±SD, mL)

表3 两组手术前后肺功能情况比较(Mean±SD, %)Tab 3 Comparison of the pulmonary function in pre-operation and post-operation (Mean±SD, %)

表4 两组手术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Mean±SD, mmHg)Tab 4 Comparison of the blood gas analysis in pre-operation and post-operation (Mean±SD, mmHg)

表5 两组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比较Tab 5 Comparison of the complications and hospital stay in post-operation

患者因高龄、合并COPD等基础疾病、术前呼吸道准备不足;术中手术时间过长、健侧肺过度通气、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过早拔除气管插管均可降低或影响排痰功能。肺内大量分泌物会影响支气管纤毛柱状上皮的功能、血氧饱和度、通气血流比值等。术后患者因切口疼痛不愿意主动咳嗽导致咳痰障碍。故及时促进患者排痰、改善患者气道状况是术后康复的重点。为减少高龄对本研究结果的影响,本次入组的患者均为体检发现,具有住院年龄小、手术耐受性强的特点。

人工叩背法是以往辅助排痰的常用方式,其效果往往不佳。HFCWO通过一定的规律充气和放气,挤压和放松胸壁,诱发吸气气流,改变粘液表面剪切力,同时刺激纤毛,提高纤毛摆动频率,从而使呼吸道分泌物得到松解,粘液的物理性状发生改变,从而有利于分泌物排出[8,9]。本研究中实验组治疗后1 d、2 d、3 d排痰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取HFCWO辅助排痰效果更佳。使用HFCWO辅助排痰时,机器自动充气夹克背心辅助排痰,既可有效减少医院人力资源消耗,又能促进振荡的均匀性,提升排痰效果。

肺功能的影响因素很多,如吸烟、高龄、性别、身高、严重胸廓畸形、基础心肺疾病等。术后早期患者往往因为疼痛而限制胸廓的运动,且肺癌患者肺功能变化与术后并发症和生存率关系密切[10]。因为术后7 d以内也是呼吸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的时期,因此测定术后第7 d患者肺功能的情况具有重要意义。FEV1指最大吸气至肺总量后第1秒内用力的呼气量,既是容量测定,也是1 s内的平均流速测定,是肺功能受损的主要指标;FVC是指尽力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可以反映较大气道的呼气期阻力。因此FEV1和FVC可作为反映肺通气功能程度的良好指标[11]。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前FEV1和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两组FEV1和FVC均较术前下降,但实验组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HFCWO显著改善了术后肺通气功能。

动脉血气分析主要用于对患者缺氧状况、二氧化碳潴留和酸碱代谢状态的判断,评估患者缺氧情况和肺泡通气情况,从而反映患者肺功能水平[12-14]。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两组患者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患者PaO2较术前下降。提示缺氧状况在术后有所加重,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缺氧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发现,两组术前及术后PaCO2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这是因为CO2的扩散系数约为O2的20倍,通常PaO2先于PaCO2发生变化,或出现阻塞性通气障碍时PaCO2才发生异常。

综上所述,在S-VATS肺叶切除术后给予HFCWO治疗可以提高排痰量,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和缺氧状态,且不会增加肺部感染、无胸腔大量出血、恶性心律失常、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影响住院时间,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肺叶通气实验组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不通气的鼻孔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