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溪
【摘 要】 在初唐书家中,褚遂良虽对楷书的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书法早年受东晋王羲之,长辈欧阳询、虞世南等的影响,能够取其精华,中晚年书风趋于成熟,摆脱了欧虞风格,最终自成体系。他为唐代书法树立了新的规范,更为后世书法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清人刘熙载称褚遂良为唐之“广大教化主”,寥寥可数的五个字,确定了他的历史地位。《雁塔圣教序》是褚遂良最成熟最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
一、褚遂良与《雁塔圣教序》
褚遂良,初唐时期有名的政治家、书法家,精通文史、博学多才。性格耿直忠诚,晚年因废后之争曾直言进谏而后被贬,晚年仕途颠簸流离,最后遗憾离世。褚遂良学书早期从虞世南,后来取法王羲之,也曾受前辈欧阳询的影响。早期的《伊阙佛龛碑》和《孟法师碑》风格相近,汲取了欧阳询、虞世南用笔锋利刚劲的特点,并保留了隶书遗意,字形偏扁。晚期的《房玄龄碑》和《雁塔圣教序》一个峻整严殇、一个空灵飞动。笔画起伏多姿,跌宕有致,节奏感强烈。
《雁塔圣教序》也称《慈恩寺圣教序》当前藏于西安市慈恩寺塔下。它分别刻在两块石碑上,两石分别位于大雁塔塔底曾层南门东西两侧砖龛内。前石是序文,是唐太宗为玄奘法师译佛经而写,因而称之为圣教。后石是后记,是唐高宗为太子时所撰。基本上全部内容实质上是记写、赞誉玄奘法师战胜了各种困难和障碍,历经长达十七年取经印度,回到长安后翻译佛教三藏要籍情况,高度赞扬玄奘法师弘扬佛法历史功绩和非凡精神。褚遂良于永徽四年十月和十二月写了这两篇文章,由万文韶刻字,后世人称《雁塔圣教序》。
二、《雁塔圣教序》书法艺术特色
从钟繇、王羲之结体平和扁方而且带有显明的隶书形态的楷书,北魏時期风格质朴、苍劲古拙的楷书,再到欧阳询、虞世南结构严谨、刚劲挺拔且笔笔精到的楷书,一直到褚遂良,他将早期方整稚拙的书风升华到笔意华美的境界。楷书在褚遂良的笔下不断适应着时代需求而发展。朱关田先生论及:“至褚氏永徽碑版一出,有唐楷书始有门户可寻,且其书瘦润华逸,刚柔相济,遂使魏晋流风一变而尽。所以初唐三家真正启开李唐楷书之门户者,实褚氏一人。”
《雁塔圣教序》笔法娴熟老练,字体清新刚劲。唐代张怀瓘评此书“美女婵娟似不轻与罗绮,铅华绰约甚有余态”在平时的临摹过程中,我能感受到帖中的主要笔画往往一笔多有提按,直中有曲,灵活多变。其字体看似瘦骨、实则丰腴,看似平淡、实则华美,兼用行草与隶意,具有神韵。此碑用笔精致细腻,体态宽博协调,气息高古脱俗,风韵优美卓越。就拿此碑中最富有褚遂良特色的长横来说,这是他的楷书有别于其他楷书的最大不同之处。其行笔过程呈现出一种一波三折的状态,水平长度总体趋势都向右上方倾斜,先向右、向上的,通过正确的方向顿笔压住笔划的走势,让字的重心稳定。长横多呈现出两头略粗、中间略细且变化丰富的形态,经由明显的提按可以看出强烈的粗细变化。再如碑中潇洒自如的捺画,亦是褚遂良楷书中又一特色之处。捺画融入了浓重的隶书笔意,较之其他笔画而言,非常粗壮、伸展和夸张,通常作为特别吸引眼球的主笔出现。此外,他还融合了行草书笔意,创造性地运用行草书的笔势来书写楷书,着重表现笔画之间的相互关系,突出了笔画之间的流动感和书写过程中的韵律感。这正是他对于笔断意连的及其出色的表现意识。
三、《雁塔圣教序》对后世的影响
在唐代楷书的发展历程中,以崇法为主。褚遂良遵循时代主题的基础上,又能不为当下所束缚。他在吸收借鉴传统书法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对前人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与探索,创造出为他所用的独特书风,褚遂良极富秀美之感又远离庸俗。书法风格正是初唐书法开始摆脱前朝书法而自成体系的模范,对唐朝乃至以后书风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真正意义上开启唐王朝楷书书风之先驱者,当属褚遂良。
褚遂良身后受他书风影响的书家众多,他的“褚体”才能积厚流光。褚遂良的提按回锋和行笔方法对晚唐的颜真卿和柳公权产生了深刻影响。颜真卿是受褚遂良影响颇深的一位代表性书家。颜真卿早年的楷书《多宝塔碑》,其运笔提按变化明显,横画细劲并呈弧形,此种表现形式与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颇为相似。柳公权也是受褚遂良影响的一位晚唐书家,他师法颜体,而颜真卿又是师法褚体,因此在柳公权的书法中也能看到褚遂良的影子。柳体骨力刚劲,起收笔与转折处的顿按明显,都是褚遂良之影响。
褚遂良毕生在继承古人书法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自我创新,他始终矗立于时代的前沿,是一位承上启下的伟大书家,他被誉为“唐代书法一代广大化教主”是实至名归的。
【参考文献】
[1] 金学智.艺概评注[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
[2] 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05.
[3] 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4] 王镛《中国书法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