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艳梅
【摘 要】 思维导图最先由英国的心理学家托尼巴赞提出,又称为心智图,它综合地运用左脑的词语、数字、逻辑和右脑的色彩、图像、符号、空间意识等功能,将思维痕迹用图画和线条直观的表达出来,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数学正是发展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能力的学科。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符合小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身心发展阶段性特征,能在复习时帮助学生建立整体的知识框架,最终提高小学生数学复习的效率。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小学数学 期末考试
一、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数学学科的逻辑性、严密性和系统性,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复习课又不仅仅是所学知识的的简单罗列,而是把看似相对独立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并查缺补漏,使知识点系统化、清晰化,并具有扩展性。
在传统的数学复习课中,往往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以教师为主,缺乏学生主动参与。大多数的教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主导课堂:宣布课题,提问,梳理知识点。学生没有思考和探究的时间,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并没有真正的搭建起知识框架。(二)以训练为主,缺乏学生体悟。复习课往往因时间紧,任务重而沦为了“练习课”。学生和教师一起陷入“做题,讲题,再做题”的题海怪圈中,学生的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无从谈起。(三)以应试为主,忽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很多教师认为复习就是为了考试,一味地靠题海战术,应付考试,却牺牲了学生沟通合作意识,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针对小学数学复习课上出现的问题及数学复习的特点,很多研究都发现思维导图非常适合用于小学数学复习课中[1]。利用思维导图可以优化小学数学复习教学模式,促进师共同发展。
教师不仅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梳理整本书中概念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体系后传授给学生,有效提高备课效率,明确教学思路,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产生的疑惑进行解答,并由此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提高对教师的评估效率[2]。
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归纳整理知识点更容易把握重点,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更加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在制作思维导图这一过程中,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复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复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助力小学数学期末复习
由于期末复习跨度大,知识点多且杂乱,在进行复习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组织学生先将整个学期的知识点进行全盘梳理,构建出整体结构框架,明确复习内容,再依次针对各个单元重点梳理,借助思维导图将零散、孤立的知识串联起来,最终形成一个清晰健全的知識结构。基于思维导图的复习课教学模式一般主要包含以下三个环节[3]:
1、 课前预习准备
课前,教师要仔细钻研教材,充分备课,准确把握复习主题的中心和重点,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明确主题,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例如,对三年级下册“面积”这一知识点进行复习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些提问:“面积包括了哪些知识?面积单位有哪些?他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通过这些提问引发学生对于面积这一内容的思考和回忆。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主题看书回忆、独立思考,自行将对知识点的梳理、总结呈现在自己的思维导图上。
2、 课中交流完善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进行复习课时,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学生展示交流、教师点评和小组合作等活动完善学生的思维导图。
教学初始,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课前绘制的思维导图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并说明自己的思路和想法,邀请和自己想法类似的学生补充交流。学生讲解完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指出各个概念及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给予适当的启发和补充,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中存在的不足,使复习全面而精准。
通过展示交流,学生进一步明确知识体系。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小组讨论,修改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集思广益,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修改完成后,在小组内再次解说自己的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还可以加深复习效果。
3、课后巩固记忆
课后,学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在脑海中对知识点快速梳理,也可以把思维导图的内容说给家人听,从而完成高效复习,也增加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思维导图的运用给小学数学复习课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优化复习课堂,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提高复习效率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运用,帮助学生轻松地学习,高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1] 李天飞.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J].课堂,2017(04): 108
[2] 李俊坤.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5):82-83
[3] 干国华.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运用探析—以“多边形面积的整理和复习”为例[J].新课程研究,2017(05):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