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六盘水新路

2018-08-25 07:42王忠
当代贵州 2018年26期
关键词:六盘水绿色生态

文_王忠

六盘水坚决摒弃有损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把“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绿色”已成为近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和主题曲。

近年来,六盘水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殷殷嘱托,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将大生态作为推动转型升级、后发赶超的重大战略行动,与大扶贫、大数据战略行动并举同抓齐推,走出了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新路子。2017年,六盘水在“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考核中排名全省第一,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6.94%,绿色经济“四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5%,绿色生态已经成为新时代六盘水高质量发展的主色调。

树立绿色发展新导向

六盘水因煤而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越来越放大着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后遗症——森林覆盖率最低时跌至7.55%;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荒漠化、石漠化现象触目惊心;而且还成了酸雨的重灾区。2007年因环境污染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区域限批”黑名单。

转变从观念起步。痛定思痛,方能扭转乾坤。面对日趋恶劣的生态环境,六盘水深刻认识到,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和群众利益为代价,必须把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方向,把绿色变成一种永续发展的理念、自觉自愿的行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走一条百姓富、生态美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改变从行动出发。想法决定做法,理念指导行动。《贵州屋脊·中国凉都三地同城化重要节点山体绿化规划》《“三线六带”产业发展规划》等9项林业绿化发展规划相继出台,退耕还林工程、特色农业“3155工程”、绿色贵州建设六盘水三年行动深入推进,首部地方性实体法规《六盘水市水城河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保护生态环境、开展植树造林、加快转型升级成为六盘水干部群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巨变从实干得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以大生态战略行动为引领,聚焦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旅游价值、社会价值“四个最大化”,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100余亿元,完成营造林418.49万亩,森林面积增加至850万亩,水土流失率从42.92%下降至37.46%,土壤侵蚀模数由每百平方公里1985吨降低至731吨,先后获得中国红豆杉之乡、中国野生猕猴桃之乡、中国野生刺梨之乡、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牂牁江国家湿地公园、玉舍国家森林公园、黄果树瀑布源国家森林公园、水城国家杜鹃公园“三乡六园”九张国家级生态名片。

铸就转型升级新动力

六盘水坚决摒弃有损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把“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谋绿色发展、做绿色文章,“绿色”已成为近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和主题曲。

绿色产品势头俏,生态农业劲头足。六盘水始终把农业绿色发展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以“3155”工程为核心,以“三变”改革为抓手,以百姓富为目标,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个、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31个、市级农业产业园10个;红心猕猴桃、刺梨、雪凝红核桃、软籽石榴等“八大生态产业”达到320.75万亩;“弥你红”“天刺力”“水城春”等品牌享誉省内外,“九层山”茶叶远销欧洲,获批创建全国首个“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城市”。

六盘水市将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作为推动转型升级、后发赶超的重大实践,走出了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图为六盘水市委书记王忠(中)在钟山区六盘花山检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六盘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循环经济作引领,生态工业前景好。六盘水始终坚持“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的发展思路,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两条腿”走路,加快煤炭、电力、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循环化改造、资源化利用,推进传统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提升,实施采煤采气一体化,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达8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57.74%,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8.63个百分点。大数据、清洁能源、新型建材、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风生水起,大数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3.6%,智能终端等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47.5%,全市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57.9%,对规上工业的贡献率达43.43%,被确立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旅游资源巧开发,生态旅游风正酣。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是典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六盘水将山地旅游作为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来培育,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多姿多彩的森林景观、气势磅礴的高原地貌,加快全域旅游发展,陆续推出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景区景点和线路,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14个、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有中国纬度最低的滑雪场4个,逐步构建起全域旅游新格局。所辖4县市区全部获批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成功举办中国凉都·六盘水——气候·养生·旅游论坛,中国·凉都夏季国际马拉松赛已成为六盘水对外宣传的一块金字招牌,被评为“中国十佳旅游避暑城市”,入围“2018全球避暑名城排行榜”百强,“康养胜地·中国凉都”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增进绿色民生新福祉

六盘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牢牢守好发展、安全、生态“三条底线”,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全力打好生态扶贫攻坚战。围绕在同一战场上共同打好精准脱贫和生态治理两个攻坚战目标,以国家和省级林业重点工程为抓手,生态治理助力脱贫一批、特色产业助力脱贫一批、森林管护助力脱贫一批、退耕还林政策助力脱贫一批,成功举办全国中药材产业扶贫启动仪式,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护林员2936人,累计兑现新一轮退耕还林款45738.19万元,新增林下经济88.29万亩,林地稳定利用210万亩以上,覆盖贫困农户4.17万户10.39万人,助农增收户均2400元以上。

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工程,启动实施“以气代煤压减燃煤污染三年行动”,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2%;乡镇千人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全面落实重点流域“河长制”,三岔河流域内考核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三改三化”,完成改厨15.07万户、改厕8.61万户、改圈4.09万户、庭院硬化13.3万户、房屋靓化4.767万户、环境美化39.5万户,9个村落进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全力打好督察整改攻坚战。完成中央环保督查组交办案件202件,立案处罚83件,责令整改企业102家,责令停产60家,累计处罚金额1274.46万元,行政拘留4人,刑事拘留3人,约谈54人,问责23人,“美丽凉都拒绝污染”理念深入人心。

下一步,六盘水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奋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猜你喜欢
六盘水绿色生态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诗书画苑
六盘水:盘县1月份税收实现高增长
追踪绿色的秘密
盱眙生态藕
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再勇重视民生问题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