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本着“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指导思想,认真遵照小学生的基本特点和认知规律,在“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中积极有效地开展课程实践活动。情境教学法具有情趣性、形象性、针对性、启迪性、传动性等功能特点,是促进启智益能和引领情感实践的“行家里手”。笔者拟就如下几个方面,试对此简要阐述一些并非成熟的洞孔之见。
一、善于在生活类情境中开展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并且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丰富与发展。它如果远离或摆脱生活元素的涵养和滋润,就会逐步走向“无本无源、镜花水月”的枯虚境地。与之相應的是,积极开展以生活化为主的情境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更好地学用结合,而且有利于为教与学实践畅通一条源源不断的活水渠道。以贺知章的《咏柳》教学为例。课前笔者特意带领学生在校园里观赏河边垂柳。孩子们三五成群地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并且相互讨论着、交流着……此时此刻,原本熟视无睹的柳树在他们眼中马上“鲜活”“亮丽”了起来。面对眼前的“绿柳垂挂”“秀发飘逸”“婀娜多姿”,笔者脱口吟出了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并且煞有介意地析解起来,学生听得认真、学得动情、说得热烈……回归课堂之中,他们更是读有所感、学有所悟,这样的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二、善于在科技类情境中开展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
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科学技术自登堂入室以来,以其先进独特、无可比拟的优势功效,为校园课程活动提供了喜闻乐见的良好支撑,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赢得了无限发展的美妙前景。以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教学为例。其中“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寒”字,暗示了英勇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和悲壮。理解这一“寒”字的内涵和情感,确是无可规避的教学难点。正因为如此,笔者借助多媒体技术,当堂播放了《长征》影视剧中的相关精彩片段,为小学生提供了一场惊险悲壮的“视听盛宴”。他们从“光秃秃的铁索桥”“万丈深渊”“敌人的围追堵截”等历史再现中不由得“寒”意顿生,在恍如身临其境中对“寒”意的理解也就事半功倍地迎刃而解了。再如,笔者习惯于把一些教学重难点内容和小学生“易混易错”知识点,收集起来并形成丰富多彩的“技术集锦”,根据实际需要在课堂内外演示在学生眼前,让他们轻轻松松地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确实赢得了可观可感的“科技红利”。
三、善于在活动类情境中开展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
“儿童的智慧多出自于他们的手指尖上。”不仅如此,宋代陆游还强调指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并充分利用小学生“求动、求趣、求新”的活泼心态,努力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积极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元的活动情境教学,如此而为,既可有效激发语文学习情趣,又能在手口脑互动中深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从而为促进他们的实践创新和个性化发展逐步奠定点点滴滴的基础。以《负荆请罪》为例。笔者引导全班以多人学习小组为单元,并且从课文内容改编、相关道具自制到课本剧表演、组内组际评议等各类活动环节,都由小学生自行安排、有序进行。除了必要的协调和指导外,自始至终教师都是一个“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再如,教师引导小学生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古诗词诵读会、观题诵诗词、看图诵诗词等比赛活动,既可不断放大“以赛激趣促学”的良好效应,又能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对古诗词的积累和积淀。
三、善于在渲染类情境中开展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
“环境生成情景,情景铺设心境。”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借助故事、音乐、美术和游戏等形式手段,有效渲染课堂教学环境,非常有利于为语文教学带来令人期待的“附加增值”。以“音乐情境”活动为例。悦耳动人的音乐不仅能给人美的享受,更能够陶冶人的心灵,渲染课堂情境,活跃学习思维。比如,教学《月光启蒙》时,可在导入环节播放《摇篮曲》,把人重新带入到充满温馨和暖意的母爱怀抱,享受那种令人终生难忘的人生启蒙氛围,以充分发挥有效导入的作用,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以唱代教、以唱代学”的活动方法,既渲染了课堂氛围和学生心境,收获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更是别开生面地开展了“热爱长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教育。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教师应坚持从实际出发,灵活选取或单独或组合的情境类型,以更好地触摸重点、突破难点,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姚淑娟,山东青岛市黄岛区育才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