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官制内容与程序之繁复,大概是古代中国最突出的,涉及官员晋升的环节就包括:考课、磨勘、改官、荐举、叙迁、差遣及除授等等。而每项规制又有相应的一套流程,若对此细加考察的话,不难发现这些规则利弊兼有,即一方面为官员划定出升迁的步骤和路线图,具有共同遵循的原则意义,以力图规避人为随意性带来的不公;另一方面,在实施中不免产生拘泥烦琐条规的现象,并且存在日趋僵化的趋势。其中的考课制度,主要考核官员的任职年限与业绩情况。考核的内容包括:履历出身、业绩、过失、请假等事项,以及所在机构长官批写的评语意见。接下来的磨勘制度,是对完成任期和考课的官员,再勘验其档案文书是否齐备及真伪,并审核业绩与推荐意见等情况,以决定其能否迁转。随后的改官制度,是对通过磨勘的低级官员,依据规定改换官秩,一般给予晋升京官序列的待遇,少数人还可直接改为更高的朝官。无法通过磨勘、改官者,则只有依据“循资”原则在幕职州县的七级阶官中逐级升迁,往往终老于下僚之位。
在循资、磨勘、改官等环节上,都必须有上级官员(举主)推荐,此即荐举制度。每位举主要承担荐举失察之责,推荐的人数也有限定,如宋真宗朝规定:中书省、门下省五品以上朝臣每人每年可荐举5人,其他朝官可推荐3人。事实上,此项要求越来越严,如州县的幕职官通常要有五位举主推荐,其中必须包括州级长官或监司官员的保荐。因而,要找到符合规定的举主人数,实非易事。宋人即说:选任县令须有三人推荐,县令任满无过失,又要荐者五人以上,方能轉京官。要特别指出的是,进士出身者通常能获得优待,尤其是进士科中的佼佼者享有特殊礼遇,可以获得更快的晋升机会。以上诸项制度,同样适用于普通京朝官的晋升过程。到中级以上的朝官,规则开始有所不同,如中书舍人以上高官不必磨勘;地方的路与州级长官不用离任赴京,可就地参加磨勘。
宋朝沿袭以往旧制,实行阶官与差遣分离的规则,原本中央与地方机构中的大量官职,如果没有委派职事,便成为阶官,又称寄禄官。而各机构中实际的职权,则由受到专门委派的官员负责,此即差遣制度。随着阶官人数的日益膨胀,各机构中的实职难以满足,员多与阙少的矛盾相当突出,造成几个甚至更多官员等候一个“官阙”的局面,如一州或一县出现长官缺位,具备资格的人选可能多达十位以上。因此,能否差遣到实职官位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差遣制也就最为官场所看重。北宋前期,负责一般官员差遣任命(除授)的机构有多个,宋神宗朝改革后,都划归吏部,即“吏部四选”,其任命被称为“差除”。但中上级官员的任免权归宰相负责的中书,称之为“堂除”。至于高级、核心臣僚的任免,裁断权则掌握在帝王手里,即“特旨除授”。依照规则,差遣任命的原则仍然是以资历与业绩为主。
(摘编自陈峰《宋朝官员晋升的主要规则与积弊》,选自《光明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宋代官制内容与程序较为繁杂,涉及环节较多,每项规制有一定的流程,这样可确保公平公正地选拔官员。
B. 考课制度考核内容较多,重在考察官员履历所反映的年限业绩,具体执行过程中也很难排除流于形式的可能。
C. 改官制度,是对通过磨勘的高级官员,依据规则给予其更高的待遇或职位,但这一环节必须有举主的推荐。
D. 在宋代,负责一般官员差遣任命的机构为吏部,但是高级官员、核心大臣的裁断权则掌握在皇帝手中。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宋代对官员设置的各项晋升制度,能够满足常态下大多数官员的升迁诉求,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B. 宋代官员晋升的环节较多,大致有七种,这些环节有着先后顺序,官员升迁过程中每一环节都不能少。
C. 宋朝沿袭阶官与差遣分离的规则,如没有委派职事,就会成为具有官名实际却没有掌管具体事务的官员。
D. 纵观宋朝官员晋升制度,论资排辈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官员的晋升,这也难免导致人才的积压和庸官的存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差遣制最为当时官场所看重,当阶官人数较多而实职官位难以满足的情况下,则可能会产生腐败。
B. 在宋代,要想当上县令再到转任京官,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少于2次荐举,并且有不少于8人的推荐。
C. 在宋代官场,如果是权臣当道,往往会加深官员选拔制度的积弊,从而给官场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D. 宋朝普通官员但凡没有显著罪过,大多能通过年限资历获得提拔,也就会出现“不问其久而问其功”的情况。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故乡就是一个车站
何海锋
春节过后,冬雨凄凄,夜色还未褪去,小镇的车站里只有寥寥数人。结束了短暂的春节假期,我又极不情愿地踏上回京的返程。一到车站,我就在心里面琢磨,到底该如何定义即将开始的这一段旅途?如果除夕前的行程理所当然地叫做“回家”,此时反方向的行进还能被称作“回京”吗?哪里才真正是我“回”与“归”的所在?
到车站送我的爸爸此时与我并排坐着,说了一路的话,这会儿竟然无言。正当我胡思乱想的时候,他突然问我:你到过多少车站呀?我笑着告诉他,数不过来了。然而,我又忽然想到,如果真的做这样的记录,再把到过的车站在地理坐标和时间轴上穿联起来,也许就是自己的生命轨迹了。
看来,车站对于人生并不是无足轻重的。龙应台在她的《大江大海1949》里写下了最触动我的一句话:“一上船,就是一辈子。”是啊,越来越快捷的交通在缩短空间上距离的同时,也让别离变得轻而易举。人生从来不是圆满的,就算都是从同一个站点出发,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再回来;就算再回来,也许更多的是物是人非。
在诗人眼里,车站总是伴随着离别的。对于凡夫俗子,车站则更多意味着远行。小的时候,我根本没有车站的概念,目之所及,脚力所至,就是我的整个天地。后来慢慢长大,父母用望子成龙的目光,几乎是逼视着,一步一步把我推向了外面的世界。从不情愿、不习惯到热切的渴望、逐渐的适应,直到渐行渐远。这个过程中,一个一个的车站,仿佛沙滩上踩下的脚印,那么真实地存在过,却又变得模糊不清。
车站成就了我的远行,也带来了外面世界的一切——那些被人们称之为“文明”的东西。城里的生活方式,也通过这个小车站,一点点地搬到了这里。但是,人们在为能够跟紧城里人文明的脚步而沾沾自喜的同时,也发现,原来恬静悠然的乡间生活似乎一去不复返了,就连慕名过来体验农家乐的城里人都说:好像不大对劲。
故乡不再依旧,回不去的故乡,我也曾这样感慨过。但是故乡之于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个车站而已。而对于车站来说,所有人都只是过客,哪怕这个车站曾经让你有过刻骨铭心的故事,哪怕它对于你的命运有着至深至切的影响,哪怕它让你日思夜想、魂牵梦绕,你都只是一个过客,你只能让它长存在你的记忆里,而不可能占有它,让它一定保持过往的容颜。故乡就是一个车站,我们要承认和尊重它的姿态和韵味。
车站是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和韵味呢?我印象中的车站,很少有像那天清晨这样的冷清。人声鼎沸、川流不息才是车站的常态。车站是最需要帮助和关心的地方,因为本地也许对很多人来说是初来乍到;车站又是最需要防备的地方,因为这里到处都是陌生人。车站是最讲究秩序的,车站又是最无序的。
车站是人世间的一个缩影,分与合,聚与散,前行与回归,希望与思念,都在这里汇聚。有人说,看一个人的人缘,不在于身前有多少众星捧月,而在于葬礼上有多少人抚棺相送。我却以为,如果在车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总有人在热切地守候你或者温柔地目送你,这也是一种为人的境界,并绝对可以算是人生的一大幸事。而在车站里形单影只又托带着一大堆行李,是人世间最值得同情的境遇之一。
车站不仅仅是交通工具的停靠点,它有时也会让你思考自身“回归”何处,有时会触动你追溯人生的轨迹;它可能会迅速地把“文明”带到我们的面前,让我们不知所措,也可能摧毁我们对故乡最柔软的温情。车站里也有一个人世间,在那里,我们常常能看到自己:彷徨、流离、追寻,最后叶落归根。
(选自《中国文化报》)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说了一路的话,可是到车站后却无言的“爸爸”,在面对父子离别的时候,心里有些不舍,情绪明显有些低沉。
B.“车站是最讲究秩序的,车站又是最无序的”,讲究秩序是说在车站要排队守时上车,无序是说乘车的人向不同的方向去。
C. 车站是交通工具的停靠点,车站是人世间的一个缩影,在这其中,有着聚散离合,有着悲欢离合,有着人间百态。
D.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饱含着真情,由衷地抒发了对故乡的热爱,流露出想回到故乡去艰苦创业努力打拼的感慨。
5. 文章开头提到车站里“只有寥寥数人”,与一般印象中热闹的车站有差别,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5分)
6. 你认为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予以简要概括。(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气质原本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是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也指风度、模样。借用到书法上来,讲的也是其稳定的个性特点。书法的气质便是在色彩、布局、笔墨、线条中展现。一个人的气质是一个人内在涵养和修养的外在体现,是内心平衡及文化修养的结合,是持之以恒的结果。书法的气质首先来源于法度,书法的“法”就是方法和尺度。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字由篆而隶,进而有楷、草,在书写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法度。从单字结构到章法布局,再到笔墨精神,都有一整套行为规则,不同的书写者如何拿捏运用这些规则,便是“度”。面对同一规则,而每个人运用的度不同,则形成了风格迥异而又内在统一的书法作品。书法的气质,更重要的是来源于中国历代文人的心灵累积。这种累积,不仅是总和,更多的是特质。文人,是笔墨里生出来的魂灵,这样的魂灵,源于笔墨,而又付于笔墨。书法是他们的心迹,如果说“迹”是书写,由心而生的迹则是书法。书法最讲心迹。“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讲的便是这个道理。中国文人的气质成就了书法的气质,从这个意义上讲,书法的气质便代表了中国文人的气质,更是代表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气质。讲书法,最具特点的两句话是:结构严谨,法度庄严。两个“严”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和书法的高度自律精神。
(摘编自周伟《书法的气质就是中国人的气质》,选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据调查显示,仅25.7%的人在生活中有较多手写机会,大多数人(74.2%)表示手写机会不多,其中23.6%的人手写机会很少,4.4%的人几乎已经不用手写了,85.8%表示有人说过自己的字不好看。鲁迅先生说:“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长期不写字的损失其实是多重的。医生的“天书”,已被抱怨了几十年。国家语委前主任赵沁平教授曾痛陈:“现在很多学生写字时只知道字的大概形状,但具体怎么写就不会了,而用电脑时这个字很快就能敲出來。长期使用电脑导致学生提笔忘字,这与一个书法大国很不匹配。”在“握着鼠标忘了笔杆”的时代,加强书法教育既是对汉字书写技能的培育,更是对古老母语文化的珍视与敬畏。国学大师饶宗颐说:“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肌理骨干,可以说是整个汉文化构成的因子。”汉字自诞生之日起就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和信息符号,更是传承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所以,我们不能丢了我们文化最基本的因子,不但中小学新生都要学书法,我们每个人都该学书法。
(摘编自刘英团《“提笔忘字”威胁书法大国》,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三:
对于近些年书坛兴起的这种“丑书风”,著名书法家张铜彦将之形容为“偏不往美的方向写,一味追求新奇”。在他看来,即便草书,也得按照其规范来写,不能都没站稳,就撒欢儿跑。据他介绍,一些书法展上的作品,错字率竟然有六七成,“绝大部分是作者生造出来的‘新字儿。”张铜彦分析说,层出不穷的书法展让原本属于个人寄情山水的文字,也去追求视觉冲击力,“在‘艺术化过程中,一些人连书法最基本的‘把字写对的律条都弃之脑后了。”还有比这更恶劣的书写。在一些场合,有人以脚执笔,或是将双笔插进鼻孔里写字;更有甚者,将头发蘸上浓墨,长发甩过,留下一堆堆墨迹。“这种东西就是‘江湖杂耍,比‘丑书更荒诞。”对于这种“新意”,书法评论家黄君认为,一些组织展览的评委以怪、乱为创意,导致除了他们自己,没人欣赏得了。
(摘编自陈涛《书坛兴起“丑书”风?》,选自《北京日报》)
7. 下列对材料中书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书法是写字,某种程度上来说又不仅仅是写字,书法之所以为“法”,是有一些基本特点和规律的。
B. 书法可以说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书法的气质代表了中国文人的气质,更代表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气质。
C. 书法具有稳定的个性特点,书法的气质最终来源于法度,其实“法度”包括“法”和“度”两个方面。
D. 汉字作为我们文化最基本的因子,不能在我们手上丢掉,中小学新生要学书法,我们每个人都该学书法。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目前大多数人手写机会很少,极少部分人几乎已经不用手写了,长期使用电脑导致学生提笔忘字,这与一个书法大国很不匹配。
B.“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是围绕阅读来讲的,阅读时要多记笔记,达到秃笔堆成山的地步,书读多了才会有文化素养。
C. 高达八成多的学生表示自己写的字不好看,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这也提示我们,学校应当在教学中强化书法教育。
D. 完全不按正规套路来写,一味求新求异,以致别人很难认识,更难理解其中深意,这样的“书法”实在是不应该。
E. 从某种角度来说,学书法不仅是学写字,更是学文化;书法教育不单单是书写的教育,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9. 针对材料二和材料三的相关内容,就如何提升书法水平,请从两个不同层面简要提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忽辛,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丁三子。至元初以世臣子备宿卫,世祖善其应对。至元十四年,授兵部郎中。明年,出为河南等路宣慰司同知。河南多强盗,往往群聚山林,劫杀行路,官军收捕失利,忽辛以招安自任,遣土豪持檄谕之。未几,贼二人来自归,忽辛赐之冠巾,且谕之曰:“汝昔为贼,今既自归,即良民矣。”俾侍左右,出入房闼无间,悉放还,令遍谕其党。数日后,招集其为首者十辈来,身长各七尺余。忽辛命吏籍其姓名为民,俾随侍左右。夜则令卧户外,时呼而饮食之,各得其欢心。群盗闻之,相继款附。二十一年,授云南诸路转运使。明年,转陕西道。又明年,授燕南河北道宣慰司同知,寻除南京总管。三十年,授两浙盐运使。大德元年,进江东道宣慰使,改陕西行台御史中丞,再改云南行省右丞。
既至,条具诸不便事言于宗王,请更张之,王不可,忽辛与左丞刘正驰还京师,有旨令宗王协力施行。由是一切病民之政,悉革而新之。豪民规避徭役,往往投充王府宿卫,有司不胜供给,忽辛按朝廷元额所无者,悉籍为民,去其宿卫三分之二。马龙州酋谋叛阴与外贼通持所受宣敕纳贼以示信事觉宗王为左右所蔽将释不问忽辛与刘正反覆研鞫反状尽得竟斩之。军粮支给,地理远近不同,吏夤缘为奸,忽辛籍军户姓名及仓廪处所,为更番支给,吏奸始除。先是,赡思丁为云南平章时,建孔子庙为学校,拨田五顷,以供祭祀教养。赡思丁卒,田为大德寺所有,忽辛按庙学旧籍夺归之。乃复下诸郡邑遍立庙学,选文学之士为之教官,文風大兴。王府畜马繁多,悉纵之郊,败民禾稼,而牧人又在民家宿食,室无宁居。忽辛度地置草场,构屋数十间,使为牧所,民得以安。
(节选自《元史·忽辛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马龙州酋谋叛/阴与外贼通/持所受宣敕纳贼以示信/事觉/宗王为左右所蔽/将释不问/忽辛与刘正反覆研鞫/反状尽得/竟斩之
B. 马龙州酋/谋叛阴/与外贼通/持所受宣敕纳贼以示信事觉/宗王为左右/所蔽将释不问/忽辛与刘正反覆研鞫/反状尽得竟斩之
C. 马龙州酋谋叛/阴与外贼/通持所受宣敕纳贼以示信事觉/宗王为左右/所蔽将释不问/忽辛与刘正反覆研鞫/反状尽得/竟斩之
D. 马龙州酋/谋叛/阴与外贼通/持所受宣敕纳贼/以示信/事觉/宗王为左右所蔽/将释不问/忽辛与刘正反覆/研鞫/反状尽得/竟斩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兵部,中书省下的一个部,其他还有五部为吏、户、礼、刑、工,其中在兵部设有尚书、侍郎、郎中和员外郎等官职。
B. 檄,古代官府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文告)的一种,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敌人、揭发罪行等的文书。
C. 七尺,古代的标准长度单位是“尺”,但是历朝历代的“尺”的长短并不一致,“七尺”相当于现在的一米八上下。
D. 大德,皇帝的年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年号一般有一定的意义,大德年号意在歌颂皇帝的文治武功。
1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忽辛把招安作为自己的任务,在两名盗贼前来自首的情况下,认为他们过去是盗贼,既然自首就是良民,并且还赏赐给他们物品。
B. 忽辛一生辗转多地,曾担任多个职位,这其中就包括兵部郎中、云南诸路转运使、陕西行台御史中丞、云南平章、南京总管等官职。
C. 在田地被大德寺占有的情况下,忽辛将田地归还孔子庙,还下令各郡县普遍设立孔子庙学堂,选拔有文化学识的人做官,文风大为兴盛。
D. 忽辛在云南时,主持全省军政事务,面临云南宗王势力膨胀时,他不避权势,废除弊政,坚持云南的改革和建设,巩固了行省政权。
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俾侍左右,出入房闼无间,悉放还,令遍谕其党。
译文:
(2)赡思丁卒,田为大德寺所有,忽辛按庙学旧籍夺归之。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满江红
[南宋]范成大
清江①风帆甚快,作此,与客剧饮歌之。
千古东流,声卷地,云涛如屋。横浩渺、樯竿十丈,不胜帆腹②。夜雨翻江春浦涨,船头鼓急风初熟③。似当年、呼禹乱黄川,飞梭速。 击楫誓、空警俗。休拊髀,都生肉。任炎天冰海,一杯相属。荻笋④蒌芽新入馔,弦凤吹能翻曲。笑人间、何处似尊前,添银烛。
【注】①清江:江西赣江的支流,代指赣江。②帆腹:用苏轼《八月七日入赣过惶恐滩》“长风送客添帆腹”语。船帆因受风而张开,故云“腹”。惶恐滩,赣江滩名。③风初熟:用苏轼诗《金山梦中作》“夜半潮来风又熟”语。风起时方向不定,待至风向不再转移,谓之风熟。④荻笋:荻,芦苇;笋,蒌蒿。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上片落笔先写赣江水流风高浪急,赣江之水滚滚东流,巨大的波涛声如席卷地,翻滚的浪花犹如涌起的重重疊叠的高大房屋。
B.“呼禹乱黄川”一句中,词人呼唤大禹的名字,希望在治水方面取得杰出成就,此次舟行之速,恰似当年追寻着大禹的业绩横渡黄河。
C.“炎天”指南方,“冰海”指北方,这里既指词人当年北上出使,现在南下被贬地方官,也暗喻当年功名可望,而此时无路请缨的情形。
D. 下片开头四句,用“祖逖击楫”和“刘备见大腿长肉慨然流涕”两个典故,表明自己满腔爱国热情和收复失地的希望都已化为烟云的悲哀。
E. 词作用了多个对比和白描,整首词给人以波澜壮阔之感,似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很见英雄本色,抒发出作者胸中的万丈豪情。
15. 阅读全词,我们该如何把握这首词的主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具有宽广的胸怀,并且具有坚韧的品质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 ,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写到了“ , , ”三句,意在提醒即将开始的北伐应吸取以前教训,不可让主降派得逞,当权者还是要收复失地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院长孙世芳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中,部分企业热情比较高,但是先期准备不足,有些急功近利。
②只要一步一个脚印,积小胜为大胜,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这场反腐败斗争的彻底胜利,迎来河清海晏的长治久安局面。
③这场关键的比赛谁会成为最后的优胜者?作为评委的他心照不宣,不肯透露一点信息,让迫切想知道结果的我也无可奈何。
④在鸦片战争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在世界上总是被好多国家侧目而视,因为我们国家虽然大但不强,人口多但还不富裕。
⑤发言人表示,中方注意到事态的最新进展,当务之急是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维护来之不易的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进程。
⑥美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危言危行,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也必将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成龙国际集团和安徽蚌埠古民居博览园联合宣布,运抵该博览园的四栋徽派古民居正式向园区移交,此举标志着成龙收藏的古民居回归安徽。
B. 外交部副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的主要内容,并就中国在北极事务中发生的作用、北极航道的开发回答了提问。
C. 要坚持源头治理,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优势,加强对黑恶势力易发多发地带排查整治,最大限度涉黑涉恶犯罪组织滋生空间。
D. 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将有效延长药物研发周期,提高药物研发成功率,使我国率先发展出基于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医药研发产业链。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 李老师坐了一会儿就离开了,王杰同学把李老师送到家门口激动地说:“李老师您辛苦,请留步,慢慢走!”
B.《青春月刊》将举办“青葱岁月,我们一起写诗”活动,编辑部欢迎同学们莅临现场,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加。
C. 在吸收前人经验基础上的《古代汉语语法大全》已经出版,鄙人现奉上大作一本,书中疏漏之处敬请斧正。
D. 只见大厅的门忽然开了,一位手拄拐杖的老者从门里出来后笑呵呵地说道:“老朽写得不好,让各位见笑了!”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6分)
近日,“冰花男孩”照片走红网络,照片中的孩子站在教室中,头发和眉毛已经被风霜沾成雪白。他的一句“上学冷,但不辛苦!”感动了万千网友。 ① ,我们也发现, ② ,是边远地区留守儿童尚不理想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③ ,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给更多留守儿童以关爱。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不可否认,高校中确有不少是因为办学规模的扩大与办学方向的转型而改名的。近两年来,高校改名更是频频。高校改名就是学校全方位的升级,很可能意味着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改名成功后,学校在公众心目中的名校地位得到极大提升。但是,当学校以全新的名字示人时,研究成果与教学质量并不一定会获得大幅度地提升。不过,高校改名确实是一次全新的创新。
①不能说高校改名就是学校全方位的升级,只能说有助于学校的升级。
② 。
③ 。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是这样认为的,做事应该雷利风行,说做就做,大张旗鼓地去做;还有人有另外一种观点,做事就是要低调一些,不可太张扬。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触?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 B A. 规则利弊兼有,并不一定能够确保公平公正地选拔官员;C. 不是“高级官员”,而是“低级官员”;D. 在宋神宗时,差遣任命的机构才是吏部。
2. B 有的环节可以少,比如中书舍人以上高官不必磨勘。
3. D 根据当时情况,应当是“不问其功而问其久”。
4. D“想回到故乡艰苦创业努力打拼的感慨”属于无中生有。
5. ①设定了一种离别时冷清的氛围;②凸显出“我”对离开故乡的不舍;③为下文阐发对故乡的怀念以及故乡与车站之间的关系作铺垫。
6. ①心系故乡,关注着故乡的发展;②对城市文明冲击乡村生活的现状感到忧虑;③对恬静悠然的乡间生活的怀念。
7. C 根据文意,把“最终”改为“首先”。
8. DE A. 原文是“大多数人表示手写机会不多”,“不多”与“很少”有区别;B.“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是围绕书法来讲的,意思是书法艺术仅靠秃笔堆成山的苦练是不够的,还需要文化素养来支撑;C.原文是“85.8%表示有人说过自己的字不好看”,这部分人不都是学生。
9.(1)学校应切实加强书法教育,设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从制度上加以保障;(2)社会上应坚决抵制“丑书”行为,杜绝书法作品一味追求新奇的不正之风,倡导规范书写。
10. A
11. C “七尺”相當于现在的一米六上下。
12. B 忽辛没有担任云南平章一职,担任云南平章的是他的父亲赡思丁。
13.(1)忽辛让盗贼随侍在自己身边,出入卧室没有嫌疑,又把他们都放回去,让他们劝说所有的同党。(“左右、无间、遍谕”各1分;句意2分)
(2)赡思丁去世后,田地被大德寺占有,忽辛查验庙学旧有籍册夺回田地归还孔子庙。(“为、按、之”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忽辛,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丁的第三个儿子。至元初年因他是历世有功勋的旧臣的儿子而入宿卫军。世祖欣赏他的应对能力。至元十四年,授兵部郎中。河南地方多强盗,往往群聚山林,劫杀过往旅客,官军围捕失败,忽辛把招安作为自己的任务,派遣土豪拿着官府文书去劝谕盗贼。不久,有两名盗贼前来自首,忽辛赏给他们帽子和头巾,并且对他们说:“过去你们是盗贼,现在既然自首了,就是良民了。” 忽辛让他们随侍在自己身边,出入卧室没有嫌疑,又把他们都放回去,让他们劝说所有的同党。几天以后,招集了为首的十多个人前来,身高都是七尺开外。忽辛命官员登记他们的姓名编为平民,让他们随侍在自己左右,夜里就让他们睡在自己房门外,经常传呼给他们吃喝,每个人都很高兴。强盗们听说此事后,相继前来投诚。至元二十一年,任云南诸路转运使。第二年,转为陕西道转运使。又过了一年,授燕南河北道宣慰司同知,不久任南京总管。三十年,授两浙盐运使。大德元年,晋升为江东道宣慰使,后改任陕西行台御史中丞,再改为云南行省右丞。
忽辛到云南后,逐条列举各种处置不当之事向宗王进言,请求改革,宗王不同意。忽辛与左丞刘正返回京师报告朝廷,朝廷旨令宗王尽力协助忽辛所提改革建议。于是一切有害百姓的政策,全部改革一新。豪强之人躲避徭役,往往投奔王府充当宿卫,有关部门供养不起,忽辛就查验朝廷原定数额,额外之人全部登记为平民,王府的宿卫去除三分之二。马龙州的酋长阴谋反叛,暗中与外贼串通,拿着皇帝给予的委任状送给贼人以表示诚信,事情暴露后,宗王被身边的人蒙蔽,要释放酋长,不予问罪,忽辛和刘正反复研究审问,酋长反叛的罪状全部弄清,最后杀了酋长。军粮的支付供应,地点远近不同,官吏凭借关系从中作弊,忽辛登记军户姓名及仓库地址,让他们轮换支付供应,官吏舞弊的现象才得以消除。在这以前,赡思丁任云南平章政事时,建立孔子庙作为学校,拨给五顷田地,用来供给祭祀教育所需经费。赡思丁去世后,田地被大德寺占有,忽辛查验庙学旧有籍册夺回田地归还孔子庙。又下令各郡县普遍设立孔子庙学堂,选拔有文化学识的人做官,文风大为兴盛。王府饲养的马非常多,全都放牧郊野,毁坏百姓庄稼,而且放牧人又在百姓家吃住,百姓家无安宁之日。忽辛便度量土地设置草场,建造房屋几十间,作为放牧场所,百姓才得以安庆。
14. BE B. 并不是“希望在治水方面取得杰出成就”,而是表达出对大禹的崇敬和怀念之情;E. 词中没有用到白描,用到了多个对比和典故。
15.(1)整首词写舟行赣江,顺风疾驰,词人和客人开怀畅饮的情景,其实这是表面现象;(2)词人表面上的高兴却难掩失意时的激愤,实际上抒写了词人报国无门、理想成空的愤懑之情。
16.(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每答对一空得1分;错、漏、多字该空不得分。)
17. A ①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使用正确。②河清海晏: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使用正确。③心照不宣:彼此心里明白,不便明说,言下之意至少是两个人,与这里的语境相矛盾,使用错误。④侧目而视: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使用错误。⑤当务之急:当前任务中最急迫的事,使用正确。⑥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使用错误。
18. A B. 搭配不当,改“发生”为“发挥”;C. 缺少谓语,在“最大限度”后加上“挤压”;D. 不合逻辑,把“延长”改为“缩短”。
19. D A.“留步”为客套話,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而本句正好用反了;B.“莅临现场”不当,可改为“到活动现场”;C.“大作”改为“拙作”。
20. ①但是在感动之余;②“冰花男孩”坚强意志的背后;③在关爱“冰花男孩”的同时
21. ②不能说改名成功后学校在公众心目中的名校地位得到极大提升,只能说有助于学校地位的提升。
③不能说高校改名就是一次全新的创新,只能说高校改名是一种创新的尝试。
22. 思路点拨:材料中“有人是这样认为的”“ 还有人有另外一种观点”,两种人的看法不同,表明了不同的人生态度。针对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可以选择一种,无所谓对与错,只要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就行。同意第一种观点,做事就应该雷厉风行,大张旗鼓地去做。也可以同意第二种观点,做事就是要低调一些,没必要张扬。也可以理解为做事高调与低调,没有严格的界限,与个人的修为,做事的习惯,生活的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这些,都是人的成长过程中难以回避的。不过,话不可说满,要留有余地。
责任编辑 廖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