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辉
1发展成效
近年来,泾川县依托良好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条件,积极开展肉牛产业惠民富民的战略决策,按照“抓小区转方式、重科技强支撑、增投入夯基础,强监督保安全”的要求,积极抢抓政策机遇.切实强化项目建设.深度开发养牛产业。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畜牧产业的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先后实施了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乡镇兽医站工作站基础设施建设、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肉牛产业建设等项目,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投资资金和县级财政配套专项资金,协调金融机构投放信贷资金,撬动民问投资等方式。目前已建成千头规模养牛场11个,千头养牛村52个,百头养牛社198个,壮大养牛户2236户;共建成标准化规模养牛场(小区)45个,创建符合“标准化示范场14个,探索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型、养殖协会牵头型、养殖大户独资型、养殖农户联建型等多种符合县情实际的建设模式。
2存在的问题
2.1“观念不新,饲养管理不科学”的思想瓶颈。多年以来,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泾川县牛产业良种化程度低.养殖户缺乏科学的饲养、营养调配、标准化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的养殖经验,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尚有相当部分仍然采用古老守旧粗放的喂养方式,养殖方法单一,重改良、轻饲养的现象依然存在,造成了牛存栏大出栏小,草料资源浪费大,致使基础母牛膘情差、发情率低、产犊率低,从而出现改良品种的杂交优势和内在潜力得不到有效发挥,肉牛结构得不到改善,客观上达到了制约肉牛数量的增长,阻碍了牛产业向规模化发展的步伐。
2.2“政府投入不足,民间资本不活”的资金瓶颈。多年来,泾川县多方面整合惠农资金并制定措施,鼓励各类资本向牛产业方面汇集,以扶持泾川县牛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但受财政的制约,整合资金对发展牛产业没有形成固定的投入模式,缺乏保障性投资、没有带动力强的牛产品深加工项目,“资金严重不足,龙头企业稀少”已成为阻碍泾川县牛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2.3“土地资源不够,发展空间不宽”的要素瓶颈。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和土地“红线”政策的出台,可用于发展畜牧业的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加上对畜禽禁养区、限养区、水源地保护区、生态保护区范围的不断扩大,畜牧业发展与用地之间矛盾日益突出。部分区域畜禽养殖总量超过周边环境承载能力,畜禽粪便等养殖废弃物治理任务艰巨,治理投入明显不足,治理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2.4“品质不佳.服务不优”的技术瓶颈。目前,泾川县牛品种多而且杂,优质品种数量稀少,所占比例低,土、杂、劣品种个体小、产肉低、生长慢且普遍存在,出肉率不足34%,头均产肉为75公斤,与全国平均水平和现行出口加工标准差距大。由于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的影响.县、乡畜牧技术推广单位试验、化验设备简陋,培训、推广条件落后,方法简单,服务环节单一,局限于产前提供规划信息,产中指导农民养殖,对产后畜产品的销售、加工、贮藏等方面缺乏相应的配套服务,不足以滿足肉牛发展的需求。
3思路与对策
3.1以强基地为支撑,推行集约高效的饲养模式。立足泾川县养殖分布现状,科学制订基地建设规划.全面推进标准化规模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通过辐射带动养殖专业乡(镇)、专业村建设步伐.引导泾川县牛产业向相对集中、连片开发的方向发展,实现数量快速增长、质量明显提升、效益保持稳定的良好发展势头,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造就规模效益。
3.2以改品种为突破,提高专业化科技水平。在确保肉牛存栏量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科技培训,科学化饲养管理,提高牛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深入开展畜牧技术服务入户工程,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全面推广“五良”技术配套、规范化饲养管理、优质的青贮饲料利用等先进技术,提高科学化饲养管理水平,助推泾川肉牛产业升级提档。
3.3以政府扶持为助力,实行组织化经营模式。建立牛产业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扩大对牛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努力营造牛产业发展的适宜环境。积极做好向上争资、招商引资、银行贷款、财政补助等工作,全方位筹措资金助力牛产业发展,建立起以财政资金为引子、以社会资金为主体、以银行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同时,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造就一批专业性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支持各类具有实力强、信息灵、渠道畅、网络广的组织,盘活市场流通环节,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从而进一步促进牛产业养殖效益,保障农户利益,促进农民增收。
3.4以企业为引领,提升产业化加工模式。坚持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做大做强泾川县牛产业发展的主抓手.全面对接省内外知名企业,集中精力引进一批投资大、带动力强的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充分调动现有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一条龙产销模式,大力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新建养殖基地和育肥场,积极引进优良品种的母畜和冻配繁殖技术,与周边养殖户签署养殖协议,为养殖户提供优质幼畜和技术指导,实行农企结合、定单生产,逐步把企业、基地、农户和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作为企业“车间”,建立起产、加、销一条龙的联接机制,扎实推进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体系建设,实现畜产品就地加工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