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界定
“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表述出自《语文课程标准》,其中情感是指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态度是指人说话、动作的神情以及对人对事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价值观是指个人对事物和行为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三者相辅相成,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共情”一词原为心理学概念,笔者将语文教学中的“共情”定义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与教师一起进入文本以及文本作者的精神世界,合理地产生情感共鸣与个性体验的过程。
本文首次把“共情”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联系到一起,针对难以“共情”的生活经验类课文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对一线教师的语文教学有实际帮助。
二、问题与解决方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有较多篇目以学校、家庭生活为主题,适合“共情”,但还有部分课文,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很难引起“共情”,笔者将其定义为“生活经验类课文”,即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才能深刻理解的课文。具体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能够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的课文。如《触摸春天》一课,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家中蒙上眼睛,只靠触摸和直觉来整理房间,亲身感受盲人的世界,从而对盲童安静的在花丛中流连、用双手拢住蝴蝶产生惊叹;《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教师可引导学生模拟小男孩在水洼中弯腰、捡起小鱼再抛出的动作,让学生亲身感受这种善举需要付出的努力,从而对小男孩不怕辛苦、拯救生命的行为产生敬意。教学《找春天》一课可鼓励学生走出家门找春天,《风筝》一课可让学生实际去放一次风筝,《画杨桃》一课让学生亲自动手去画,《燕子》《蜜蜂》《翠鸟》《白鹅》《猫》《母鸡》《鲸》《松鼠》等课文,更是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找到机会去观察这些动物,可以实际观察,也可以通过视频研究,再回到课堂进行分享。教学这类课文时,要想达到“共情”,需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活动或小动物产生兴趣,而亲身实践就是最好的方法。
二是可以通过和他人交流,间接获得生活经验的课文。如《乡下人家》《小桥流水人家》等文章,既描述了乡村美景,又展现了乡下生活独有的闲适,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访父母,搜集其乡村生活经验,总结整理成文字,到课堂上分享。又如《窃读记》《慈母情深》等文章,学生无法理解为什么旧时代读书困难,也不理解在工厂劳作的母亲为什么拿出一元五角钱都下了很大的决心,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和身边的老人交流。教学这类课文,很容易陷入“就着课文讲课文”的误区,把力气下到分析人物、品味文字上去,但如果學生不能充分体会这些生活经验,对文章的理解就会浮于表面,只有通过交流采访的方式充分感受另一种生活,方能与作者达到“共情”。
三是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学作品,获得一定情感体验的课文。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思乡”为主题,选编了《泊船瓜洲》《梅花魂》《桂花雨》等诗文,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尚未有过离开故土后对家乡魂牵梦萦的经历,对思乡之情理解泛泛。此时教师可以推荐阅读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中的第五章《我被打发离开了家》,由于学生和主人公的年纪接近,且故事以第一人称叙述,学生很容易将自己代入其中,受到感动,再回过头来体会少小离家、思念亲人的文章,就很容易产生共鸣。再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学生缺乏对地震的认识,无法切实体会到父亲在废墟中连挖38小时,最终救出儿子的伟大,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汶川地震相关纪实文学,学生读后对地震这一绝境有了深刻认识,再看课文,就对父爱和承诺的重量有了新的理解。
综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归根结底是培养学生对生活深刻的洞察和理解。生活本身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体验生活,通过与人交流和阅读来拓展生活阅历,如此才能够与不同的文章作者产生“共情”,最终成为具有人文底蕴、具备人文情怀的完整的人。
史秋爽,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教师。